登录 | 注册
中华赵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赵氏论坛 >> 赵氏家谱 >> 浏览主题 版主
 
 赵氏新闻   赵氏源流   赵氏家谱   赵氏人物   赵氏企业   捐助留名   赵氏起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广东高要赵氏:皇亲国戚的布衣一族 已阅:5535 / 回复:1(楼主)

[align=center]皇亲国戚的布衣一族[/center]


   当广东高要莲塘镇赵海祥说出的广州话夹着当地的土话时,人们很难把他与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联系起来。从他拿出的《赵氏族谱》上查看,才相信他的确是宋太祖赵匡胤第三十七代孙。
  现年61岁的赵海祥终身为农,他的“官职”是“肇庆赵族宗亲总会”理事长,绝对的民间组织。据《赵氏族谱》记载,当地赵氏家族的始祖赵鼎,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五代孙,原籍河南省汴梁县人,大元大德年间被授予肇庆儒学教授(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赵鼎先在肇庆城西居住,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占籍高要莲塘石巷村,为赵氏家族在肇庆的第一世族。石巷村现在还保留着赵鼎的故居,里面悬挂着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以及赵鼎等赵氏先辈的画像。

  在赵氏人居住的村子里,都建有不同规模的赵族祠堂。位于莲塘镇原有的“赵氏大宗祠”,已成为“莲塘剧院”。在剧院旁的几棵大榕村下,还存有刻着“赵氏大宗祠”的大理石匾牌,上面刻有“同治十三年季冬吉旦”字样。石牌已断成两截,据说是在“文革”期间破四旧砸断的。

  赵氏祠堂最具规模的是位于上巷村的“导阴赵公祠”,高墙大屋,青砖绿瓦,雕梁画栋,墙基为红沙石底。祠堂前还有石级、古代衙门才有的拴马石等。从祠堂里墙壁上的碑文了解到,导阴赵公,是肇庆赵族始祖赵鼎的第四代传人,祠堂由其5个儿子带头出资兴建。祠堂中的碑文显示,赵公其中一个儿子叫赵满,时任山东省寿张县知县,后迁任南京龙师卫御郎,封八里侯。据村里老人们说,只有官居相当位置的人,才能在祠堂的石基铺红沙石底,是身份显赫的象征。当地人称,早些年代,村里头还弥漫着浓郁的北方气息的宋文化。

  《赵氏族谱》记载,赵鼎在肇庆生有6个儿子,经过500多年的生息繁衍,赵鼎家族的后裔在高要莲塘镇约有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莲塘镇的石巷村、上巷村、柑园村、围安村等13个自然村,其中石巷村、上巷村、围安村现在居住的基本上都是赵姓人家。仅上巷村赵氏男丁就超过了1万人,从始祖赵鼎至今已40代了。很难想像,当地的赵氏家族是皇亲国戚的布衣一族。

  或许是常年的田耕生活,赵海祥的身板结实,腰里总夹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里面全是与《赵氏族谱》有关的资料,言谈之中,总带有皇亲国戚的自豪。他说,近十几年来,全身心在研究收集赵氏的分布,与海内外的赵氏家族都有联系。

  据当地人称,当地的赵氏后人,有不少人在外工作,做学问,但绝大部分的皇亲国戚们还是布衣一族,守着祖上的“两亩三分地”,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只有在祭族的时候,他们才会想起祖上曾有过的辉煌,才想起自己是皇亲国戚的布衣一族。□黄耀辉吴文颂邹干豪


作者:58.61.85.* (2007/1/26 17:02:04)   回复此贴
  回复:广东高要赵氏:皇亲国戚的布衣一族 第 1 楼

元代赵鼎是宋太宗八子元俨(八贤王)后代,不是宋太祖

作者:123 (2014/5/10 18:26:33)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0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30)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赵氏论坛  执行时间:1,207.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赵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