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窦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窦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窦翊华
 
 窦氏书画苑   港澳海外   青宁新藏   川渝云贵   黑吉辽蒙   鄂赣湘桂   粤琼闽台   陕甘豫晋   苏浙沪皖   京津冀鲁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窦学田教授《沁水窦氏邳州宗族三修谱序》 已阅:6653 / 回复:5(楼主)

《沁水窦氏邳州宗谱》,在江苏窦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窦道轩等的倡导下,经近两年艰苦、耐心、细致的工作,在大多数族人的关心和支持下,其第三次续修谱终将大功告成、付梓刊印。可喜,可贺!
据悉:邳州窦氏开基祖为停云公(字友轩)。他在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从沁水迁至邳东小沂社白溪滨,开基定居,繁衍生息。至九世象彝公,始创《沁水窦氏邳州族谱》,时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只载十世,记事也较简略。此后又经二世而至鸿年公,与子侄辈共议续修族谱事,自乙卯夏而至乙丑秋(公元1915—1925)凡十年,终于完成“续修”、付梓刊印。今由道轩所倡导的“三修”,即在“续修”的基础上进行的。“三修”涉及苏北──以邳州为中心,西自徐州、东达连云港、东西一线十个县市,向北则延及山东省的临术、郯城、苍山、枣庄等四县市,入谱族众近2万5千人,举措动静之大、所涉地域之广、归宗族人之多,为其历史之最。
续修家谱不仅要补充、延续家族世系,尤应注重家族文化的建设与传承。家谱是家族文化的记录,是由其先人辛勤劳作,世代相传,历经数百年乃至数千年沧桑岁月的淘冶、淀积而成。各家族谱中的“姓氏源流”、“堂号”、“世系”、“家传”、“艺文志”、以及“族约”“族规”“族训”等等文档,都具有本家族特有的、极其浓郁的历史文化内涵。即以邳州窦氏而言,停云公自明季由沁水只身徙邳,开基落户。其初,房无一间、地无半亩,为着生计,“力田躬稼、潜隐弗彰”,遂以“勤俭起家”,世代传承,生生不息:七世祖良秀(字卓凡)公,“当乾隆朝,尝以粜粮阴行其德”──“散粟赈饥”,世称“窦善人”,蜚声徐淮间;九世祖象彝公(字念亭),“复置义田,赡族人”三代不替。又“设义塾,教子弟。一时,彬彬然向文学,循循然蹈绳矩,秩秩然长幼有序、进退有礼”,极大地提高了族人的文化素质;十世祖太仆公,受命朝廷,“剿捻捐躯”。而“太仆夫人又能让田宅、赈饥赈乏、慈幼恤孤”;十一世鸿年公(字檍坪),已是清末民初时人,“其守襄阳也,割己俸设因利局,以济贫民沧桑。”──“窦氏之先本以勤俭起家,自奉弥约,而待人以厚”;“置义田、创立宗祠义塾”,尊祖敬宗,提高族人文化素质,培养治国安邦人材:文可恤民治国,武能效命沙场;“秉公持正,廉洁无私”,“处人宜忠,待人以恕;长幼有序,尊卑有礼;不可凌侮长上,不可欺诈朋友,不可吝啬,不可贪财,不可纵恣,不可游荡,不可染于习俗,不可流于非义……”这便是由邳州十几代窦氏族人写就的活生生的家族文化,乃中华窦氏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诚然,旧谱牒承载着我们先人创造的家族文化,蕴涵着许多极其可贵的历史信息。但历史就是历史,适合于某一历史阶段的思想观念,未必就一定适合当今社会。历史在发展,环境在变化,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思想认识绝不可固步自封,而要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知道,“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档案,记录着姓氏源流、家居变迁、人口繁衍的基本过程。所以古人说:“夫族之有谱,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 “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乎本末。”民主革命之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过:“寻根觅本、追源探流,为人之天性,中外皆然。由宗族的团结扩大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爰加应用。”毛泽东主席说:“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周恩来总理讲:“一个爱祖国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家的。我经常想家,想家乡。爱家,爱家乡,是爱国的起点;了解家情、乡情,是懂得国情的开始。只有了解乡情,懂得国情的人,才是真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江***同志也说:“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收集、研究族谱,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革命领袖和国家领导人物有关宗族团结、爱家爱国及家谱研究的讲话,可以看作是当代的“谱论”,对我们续修家谱、写好家谱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在,人类历史已经进入21世纪,中国迈入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华夏儿女早已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教育及科学技术领域都有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应了“盛世修谱”这句老话──在我们仰首挺胸、稳步走进“小康社会”的时候,想到“续修家谱”、想到对家族文化的传承、想到谱写社会主义时期家族文化的新篇章,这是十分合乎逻辑、十分合乎情理、十分合乎时代要求的事。

作者:窦家旺 (2007/5/22 14:17:31)   回复此贴
  回复:窦学田教授《沁水窦氏邳州宗族三修谱序》 第 1 楼

怎样才能写好社会主义时期的新家谱?应注意的方面可能很多,归根结柢要做到两点:继承与发展。“继承”,并非对旧谱文档兼收并蓄,而是批判地继承,汲取有益的东西;“发展”,是指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发展,即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开创社会主义氏族文化新篇章。要想做好“继承与发展”,必须先学习,对旧谱文档予以研究、了解、认知,从而可分门别类,汲取其氏族文化的精华,扬弃其封建性的糟粕。诚如江***同志所说:“弘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吸取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我们应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回顾往昔、展望未来。在新谱里,继往开来,写上最好的文字、绘出最美的图画,无论其内容与形式,都应焕然一新。
在续写家谱时,我赞成这样的观点:现代人应说现代话、讲现代事、写现代文;应按当代人阅读习惯由左及右横向行文,应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而不要一味“仿古”:用的是繁体字,说的是古汉语,写的是文言文,而且通篇皆为“白文”,不用标点!这样写成的家谱,族人中又有多少人能读通、读懂呢?写出的家谱,族人看不懂,即使写得天花乱坠、印制精美,起不到启发教育作用,劳民伤财又有什么意义?
有人说:用“文言”续写家谱,一来可使古今文档语言风格一致,二来也显得今之修谱者文化水平高、文化程度深─“之乎者也,摇头晃脑,显得多么有派头、多么有学问、多么高雅!”我认为这恰恰是对他自己的嘲弄。试想,文章写出来却没人看,这本身就是天大的悲哀,还谈什么“派头”?说什“学问”“高雅”!充其量不过如吴敬梓《儒林外史》中所写“咬文嚼字的酸酒保”似的,高唱“酒要一壶乎?”──看似“文雅”、“有学问”,实则更显其浅薄,徒为人笑谈!
至于新旧文档存有语言风格“不一致”的问题,恰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没什么不好。不同的时代,有其不同的语言风格,这是客观事实。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档,语言风格也就不尽相同,这是正常现象。如若不然,让现代人说古汉语、写文言文;或是让古人说现代话、写白话文。这样新旧文档“语言风格”自然就“一致”了,但这种“一致”,显然有违历史发展的规律,我们不应去做那些悖历史潮流而动的事。
怎样合理对待旧谱文档?还是那项原则:批判地继承,选取旧谱文档健康有益的内容,纳入新谱。纳入新谱的旧文档,今人读起来可能会遇到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需人帮助疏通。有的人直接将旧文档之文言文译成白话文。我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尽管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都是“汉语”,而要做到古今对译(或称“直译”)而且要达到“信、达、雅”的标准,是极其困难的。这样做实际就是强使古人说现代汉语、写白话文么!我建议:首先对纳入新谱的旧文档进行繁简字体置换,变由上而下的纵向行文为由左及右的横向行文,再予断句,加入标点符号。如有必要,对其难点、疑点再做详注,一来可疏通语言障碍,再则可在注释中评介原著优劣得失,纠正旧文谬误。
家谱文档中首要的内容是追溯姓氏源流。说及“姓氏”,续修家谱者应当明了:先秦以往,“姓”、“氏”是有区别的。古人对此论述很多:“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左传·隐公八年》);“姓者,生也。以此为祖,命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姓不改也;族者,属也。与其子孙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立氏。”(《国语·周语》);《白虎通义》载:“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故礼别类,使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皆为重人伦也。姓,生也,人所禀天气所以生者也。……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贵功德、贱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事。闻其氏即可知其所以,勉人为善也。”
由前人的论述我们得知:起初,“姓”是血缘的标志,产生于母系氏族。它是氏族总的名称,也用以指称氏族的每一个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姓”字最早见于商代卜辞,由“女”、“生”两种偏旁组合而成,是用“形声”兼“会意”的方法构造而成的字。从“形声字”的角度分析:“姓”为“女形,生声”──形(符)“女”表示这个字的意义的范畴,说明“姓”与妇女有关;声(符)“生”既表读音,兼表其义,涵有出生繁衍的意思。从“会意字”的角度来看──“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明确指出:“姓,人所生也。……从女,从生;生亦声。”反过来讲:具有表意特点的汉字“姓”,自身形体就表现了“人所生”这一特定内涵。这里的“人”,当然是指女人,因人类之初曾经历了“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既然“不知其父”,也就不可能依从父姓,而只能依从母姓了。所以,郑樵说:“于文,‘女’、‘生’为‘姓’。故姓之字多从‘女’。”最古老的姓总数并不很多,但大都以“女”为其偏旁,例如:姜、姬、姚、妫、姒、嬴、姞、妘、妊等等,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子”、“秦”、“周”、“郑”等姓,在甲骨文里也要写作“好”、“嫀”、“婤”、“” 。

作者:窦家旺 (2007/5/22 14:18:14)   回复此贴
  回复:窦学田教授《沁水窦氏邳州宗族三修谱序》 第 2 楼

“氏”是“姓”的衍生,孕育于父系氏族的末期,而产生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用以标识同姓子孙的不同分支。因只有贵族才有“氏”,或说只有贵族才有必要命“氏”,用以辨别尊卑贵贱。不过,“姓”并非如前人论述的那样“统系百世而不变”,而是像世上一切发展变化着的事物一样,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在渐渐地发生变化。最初的“姓”为氏族全体成员所共有;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只有奴隶主贵族才有“姓”,奴隶们是不准有姓的。那时所谓“百姓”,实际是指“百官”;大约到了春秋时期,奴隶制日渐衰败,新生的封建地主阶级日益兴盛,平民百姓逐渐也可以有姓了。贵族阶层为标榜其与众不同,遂在祖姓之外又加有“氏”。姓是由祖上传承而得,一个人仅有一个姓;氏由分族而得,一个人可能会有几个氏。郑樵注“士(氏)”称:“陶唐之苗裔,历虞、夏、商、周,至成王,迁之杜,为伯。宣王杀杜伯,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故为士氏;其子孙居随及范,故又为随氏、范氏,有三族焉,伊祁姓。隰叔生士蒍,字子舆,故亦谓之士舆。”(见《通志·氏族略》)春秋时晋臣有士会(士蒍之孙),亦称随会、范会,一人三氏,而祖姓就一个──“祁(或称‘伊祁’,亦作‘伊祈’、‘伊耆’)”。
大约自汉以后,姓与氏就不再区分了。郑樵说:“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故姓可呼为氏;氏不可呼为姓。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见《通志·氏族略·序》)把姓、氏之合界定在“三代之后”(“三代”,一般指夏、商、周三个朝代)似乎早了些,而且时间跨度也太大。顾炎武说得比较准确:“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如果按姓、氏相分而言,秦始皇应为嬴姓、赵氏;汉高祖则为祁姓(或称“伊祁”)刘氏。太史公未追述其祖姓,而以“氏”代“姓”,称“姓赵氏”、“姓刘氏”。时至今日,我们仍沿袭司马迁的说法,无分姓、氏:姓,就是氏;氏,就是姓;姓、氏皆可称“姓氏”。都是用来表明个人所生家族的符号。只是,当我们追述姓氏的历史演变时,就必须分清“姓”、“氏”及“姓氏”的关系。以窦姓而言,司马迁之前的说法应为:姒姓窦氏。
窦氏是姒姓的分族,我们的先祖首推大禹。大禹治水有功,帝舜特别嘉奖,:拟予赐姓。可能考虑到“禹母吞食薏苡受孕而生大禹”的传说,便赐姓“姒”。禹受舜禅,遂以其封地“夏邑(在今河南禹县)”之名而立国号“夏”,都安邑(故城在今山西夏县北)。夏禹在位17年(或称10年)而崩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传位于其子启,史称“夏启”。至此,国家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我国历史进入奴隶制社会,“夏”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大禹首获姒姓,为姒姓始祖。姒姓之族日渐繁盛,其后或以国、或以爵、或以国爵等而为氏──它们是由姒姓繁衍而出,是姒姓的分族,如夏、夏后、有扈(扈)、有男(男)、斟寻(寻)、彤城(彤)、褒、费、杞、缯(曾)、辛、冥、斟戈(戈)、夏侯、窦等多个“氏”,都是由姒姓派生出的,诸氏共俸夏禹为其远祖。
夏启之后三传而至夏后相(启→太康、仲康→相。相为夏启的孙子),为强臣有穷氏(后羿)架空,大权旁落,被迫迁都帝丘(在今河南濮阳西南)。后羿又为其佞臣寒浞烹杀,把持朝政,并占有后羿妻室,生子浇、豷。寒浞对夏后相耿耿于怀,必欲除之而后快。不久,夏后相被寒浞逼杀。相妃后缗,是有仍国之女,当时身怀六甲,“逃出自窦,归于有仍,而生少康焉”。少康成人,为有仍牧正,又遭寒浞父子的忌恨。寒浞志在斩草除根。少康为躲避寒浞及其子浇、豷的迫害,逃奔虞国。虞国之君“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左传·哀公元年》)少康中兴,有龙、杼二子。季杼承君位及姒姓;龙则留居有仍,念及祖母后缗由“窦”逃生,便以窦为氏。窦龙是我窦氏始祖;窦氏裔孙多为“龙的传人”。有仍,在今山东济宁,是我窦氏的第一发祥地。

作者:窦家旺 (2007/5/22 14:18:42)   回复此贴
  回复:窦学田教授《沁水窦氏邳州宗族三修谱序》 第 3 楼

窦氏的产生,距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子孙不断繁衍,至汉代,蔚然而成显族大姓,析房分派,迁徙四方。遂有观津、扶风、河南三“望”,遂有敦煌、陇右、沁水、安丰等不同支派。此后又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变迁,各支派的窦氏族人分别走向全国各地。
或称:邳州窦氏开基祖停云公,“明弘治元年自山西沁水迁至邳东……”所说与鸿年公《续谱•后叙》之“吾邳窦氏,迁自沁水。沁水在汉属河内郡……”所称不同。古来以“沁水”命名的县有两处:其一,指战国时赵之端氏邑,汉置端氏县,隋改称“沁水”,故成在今山西沁水县西30里,今名“故城镇”,与“今山西沁水县”不相吻合。“今山西沁水县”,宋代以后移治于此;其二,汉置县,因沁水而得名,故城在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北、沁水南岸、沁台之西,今名“王寨城”。鉴于现代只有山西省有“沁水县”,以致使人一听“沁水”,便要认定它必在山西无疑。这是一种错觉。《续谱•后叙》明确指出:“沁水在汉属河内郡”。翻开《中国历史地图集》之第二集,查“西汉•司隶部”,其河东郡有端氏县,其西(偏南)50里处有今之“山西沁水县”,再西30里才是“隋改汉端氏县为沁水县”之故址,今名“故城镇”;而“在汉属河内郡”的“沁水县”,则在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偏北)50里处,沁水南岸,今名“王寨城”。隔黄河而与河南郡之雒阳(今作洛阳,属河南省)遥望,相距仅百里。我想,邳州窦氏一世祖停云公原籍似乎当在“河内沁水(今河南省济源县之王寨城)”,而不在“今山西沁水”。
《续谱•后叙》还说:“窦氏得姓之由、相传之次,欧阳公《宰相世系表》既详言之矣,而其所谓‘平陵房’、‘三祖房’者,自宋以后无闻焉。……吾邳窦氏迁自沁水。沁水在汉属河内郡,地近平陵,其即平陵房之后乎?抑非其苗裔乎?”说“沁水……地近平陵”,有意拉近沁水与平陵的距离,大概意在推论沁水窦氏“即平陵房之后”吧。但说“沁水……地近平陵”,实在过于牵强──查《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集之“西汉•司隶部”:平陵在今咸阳西北十余里,属右扶风,其东北为左冯翊,再东为河东郡,郡东南与河内郡相临;平陵东南与京兆尹相临,再东南为弘农郡,郡东北则与河南郡相临。平陵之与沁水,分属扶风、河内两郡,中间有冯翊、河东、京兆、弘农等广阔地域相隔,直线距离几乎达千里之遥,怎能说是“地近”?或许鸿年公别有心声:偏爱“扶风”而羞为“河南”。沁水距雒阳(洛阳)不过百里,“河南”望族在即,却不归宗,为什么偏偏要到千里之外的“平陵(扶风)”去认祖?也许怕人说“望出河南”──而“河南窦氏”在历史上曾被称为“虏姓”之故吧?其实,大可不必为此而伤神,即使其先出自“河南”,“河南”又被人称作“三祖房”,况且“河南”之先不是仍然出自“扶风”平陵吗?

作者:窦家旺 (2007/5/22 14:20:14)   回复此贴
  回复:窦学田教授《沁水窦氏邳州宗族三修谱序》 第 4 楼

(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时拜大将军、更封闻喜侯的窦武,与太傅陈蕃通力辅政,谋诛擅权干政的宦官。事不机密,反被阉宦曹节等杀害。窦氏族人因此而遭牵连:“徙武家属日南”;“武孙辅,时年二岁,逃窜得全。……曹操定荆州,辅与宗人徙居於邺”; 窦统为窦武之侄,时任雁门太守,为避祸乱率部北去,徙居鲜卑漠北之地,得匈奴旧境,建没鹿回部,为其长,或称“部落大人”。窦统生窦宾(字力延),袭为长,将所部移至漠南,并与拓跋•力微结交(力微,后被北魏追封为“始祖神元皇帝”)。窦宾在漠南苦心经营数十年,深得鲜卑人的拥载,势力日渐强盛。宾生一女二子:女配拓跋•力微(后被追封为“神元皇后”);长子窦异,字回题;次子窦他,字建侯(《北史》作“速侯”),亦袭为部落大人。“三国”魏始正九年(公元248年),为消除可能威胁自己地位的异族势力,拓跋•力微竟然借窦宾过世之机,极其残忍地将自己的妻子、二位妻兄及其家属杀害几尽,并其部落,虏掠部众20余万。在力微长子(窦宾外孙)沙漠汗的救助下,怀有身孕的窦他之妻幸免于难,生子窦勤。
窦勤,字羽德,及长,适值沙漠汗之第三子拓拔·猗卢袭为部落酋长(后北魏追封为“穆帝”)。猗卢复还窦氏旧部,命为纥豆陵氏。(东)晋怀帝封猗卢大单于为代公。晋愍帝进封其为代王;封窦勤为忠义侯,使徙居五原。窦勤生窦真,字玄道。窦真生窦朗,字明远。父子二人领有纥豆陵、叱突邻、库莫奚、库狄、纥奚、贺兰诸部。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拓跋•力微七世孙拓跋•珪,为诸部推为代王。同年,改“代”为“魏”,迁都盛乐。史称“后魏”,亦称“北魏”。当此之时,窦真等率部归魏,封为征西大将军;窦朗复领父众,为纥豆陵部落大人。
窦朗生二子:滔、祐。窦祐生三子一女:提、拓、岩。大凡臣属强盛,总要遭到当权者的疑忌。魏道武帝拓跋•珪效仿其先人神元皇帝拓跋•力微的做法──“为消除可能威胁自己地位的异族势力”,再次对窦氏族人开刀,即使你改从鲜卑姓“纥豆陵”氏,也绝不宽宥!他下诏令纥豆陵部离开水美草丰的久居之河套一带地区,向东北迁徙。天兴二年(公元399年)拓跋•珪竟然命令族人拓跋•仪部在窦祐等奉诏迁徙途中设伏突袭,虏掠妇女儿童数千、牛羊马匹以万数。窦祐长子提、女婿,在此事变中被杀,次子拓、女儿被生俘。避祸北国的窦氏族人,再次遭受巨大的创伤。迨及太武帝拓跋•焘,知窦氏之冤,遂又对窦氏一族进行安抚:封窦祐为辽东公;又尊奉其女为“皇太后”;封其次子拓为辽东宣王,自拓始,不再领部落,为魏侍中;又封其三子岩为辽东穆公、安西大将军(后从孝武徙居长安)。窦岩生那、敦、略。窦略,字六头,封太子少保、征北大将军、建昌孝公。魏孝文帝拓跋•宏强力推行汉化,自改“拓跋”氏为“元”氏,故史或称之为“元宏”,使“纥豆陵”复为窦氏,从孝文帝南迁。历史记载:从魏孝文帝迁洛的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八氏十姓”,出於帝属或诸国从魏者;“三十六族九十二姓”,世为部落大人,并号“河南洛阳人。”窦略生五子:兴、拔、岳、善、炽。窦岳,后周清河、广平二郡太守、神武公,与善、炽,共为子孙俸为“三祖”。所以,窦氏“河南”一族,与扶风(平陵)同根。其出也,为窦氏;其归也,仍为窦氏。中间虽有赐姓“纥豆陵”氏一说──据传:鲜卑语“纥豆陵”汉意即“我(是)窦人”,一说意为“窦氏之后”,不知确否。
由沁水向南约百里即黄河。过河向东南,可至今河南省之周口、淮阳、沈丘、柘城,再东行穿过今安徽境,进入今苏北一带地方,经徐州而达邳州。邳州窦氏开基祖停云公也许就是沿着这样一条路线由沁水迁至邳州的吧?
顺宗追远,邳州窦氏族人不会仅停留在对先人业绩的回顾上。回顾历史是为促进当今社会的发展。应下大气力发掘、整理当代窦氏族文化的方方面面,诸如英雄业绩、劳模生涯、善事善举、治学的、为官的,无论男女,只要是对人民、对社会做过有益的事,都应记录在案,并载入家谱,以垂范后人。期待着邳州窦氏宗人谱写出社会主义氏族文化的新篇章,期待着江苏族人在江苏窦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带领和组织下,能尽早完成全省窦氏宗谱的编修。谨以此为序。

作者:窦家旺 (2007/5/22 14:20:57)   回复此贴
  回复:窦学田教授《沁水窦氏邳州宗族三修谱序》 第 5 楼

顶  窦氏出身高贵  人才辈出

作者:219.154.107.* (2007/8/18 17:00:19)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5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33)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窦氏论坛  执行时间:1,359.4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窦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