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俞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俞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俞氏名人(入选大唐资料库) 已阅:4331 / 回复:4(楼主)

俞大猷(1503~1579) 中国明朝抗倭将领,民族英雄。字志辅,号虚江。福建晋江人。少年随名师习兵法和剑术。父死,袭世职百户。嘉靖十四年(1535),任千户,守金门(今属福建)。二十八年,任参将,奉命镇压琼州(今海南岛)黎族人民起义。后转战今江、浙、闽、粤诸省,屡次打败倭寇。三十四年,他与参将卢镗、汤克宽等率部在王江泾(今浙江嘉兴北)斩倭1900余,焚死溺死倭寇数千,继而又在陆泾坝(在今苏州市境)击败溃逃的倭寇。三十五年,任浙江总兵,先平定浙西倭患,又攻克盘踞舟山(今属浙江)的倭巢。后遭诬陷发配大同(今属山西)。四十一年,调任福建总兵。次年,会同副总兵戚继光 、广东总兵刘显攻克倭寇据为巢穴的平海卫(今福建莆田东南),折倭2200余 ,救回被掠民众3000余,收复兴化城(今莆田)。四十三年,改任广东总兵,大败侵扰广东潮州、惠州的倭寇2万余。他与戚继光等部配合作战,至四十五年,东南沿海倭患基本消除。俞大猷从军50载,严于治军,先计后战,不贪近功。抗倭战功卓著。卒后,赠左都督。著有《正气堂集》等。
  
   俞国华(1914~2000)中国台湾“行政院”院长 (1984~1989)。浙江奉化人。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先后任职于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武昌及重庆行营。1936年起任委员长侍从室秘书,历经西安事变、两广事变及抗日战争。1942年随蒋介石访问印度,翌年又随蒋介石出席开罗会议。1944年到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经济 ,1946年转赴英国伦敦继续从事研究。1947年出任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副执行董事 。1951年改任国际货币基金会副执行董事。1955年到台湾,任“中央信托局”局长,致力于发展外贸工作。1961年调任台湾“中国银行”董事长兼“中国产物保险公司”董事长。1967年12月出任“财政部长”。1969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同年转任“中央银行”总裁。1977年又兼任“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1984年6月由蒋经国提名任“行政院”院长,1989年5月辞职。
  
   俞鸿钧(1899~1960)中国台湾“行政院”院长(1954~1958)。广东新会人。1919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任英文《大陆晚报》记者、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的英文秘书、上海市政府英文秘书兼宣传科长、代理市财政局长、上海市政府秘书长、上海市长、中央信托局长、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1950年后任台湾“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台湾省“主席”、“行政院”院长。1960年6月卒于台北。
  
   俞剑华(1895~1979) 中国美术史家,中国画家。名琨,字剑华,以字行。1895年6月19日生于山东济南,1979年1月6日卒于江苏南京。1915年入北京高等师范手工科,从师陈师曾、李毅士。1920年任北京(平)美术专科学校教师。1928年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长。1938年任暨南大学文书兼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1944年任暨南大学教授。1949年后任诚明文学院教务长、上海学院副院长、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俞剑华长于中国美术史研究,尤精绘画史。兼擅山水画,著述甚丰,主要有《中国绘画史》、《书法指南》、《中国山水画的南北宗论》、《王绂》、《陈师曾》等,编撰《历代画论大观》、《现代画论大观》、《中国文学史纲》、《中国画论类编》、《敦煌艺术》、《中国壁画》、《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等,校注《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石涛画语录》等。出版有《俞剑华画集》。
  

作者:tsccwjx (2007/2/1 10:21:18)   回复此贴
  回复:俞氏名人(入选大唐资料库) 第 1 楼

俞菊笙(1839~1914)中国京剧演员,工武生。原籍江苏苏州,生于北京。因性格直爽,绰号“俞毛包”。幼年投张二奎门下,从杨二喜习武旦,后改武生。清同治末年,与名旦胡喜禄接祖春台班,经常以武打戏演大轴,与三庆、四喜两班媲美。俞菊笙不善唱功,而是着重运用精湛的武功技巧刻画人物。曾从武花脸戏中吸收雄浑的表演风格,融合于武生的表演艺术之中,并首创了勾脸武生戏。他对京剧的武打戏,特别是长靠武生戏的表演 ,有重要的丰富和发展 。 晚年家居 ,除演义务戏外,不常登台。代表剧目有《艳阳楼》 、《 铁笼山 》、《 状元印》、《青石山》等。弟子有杨小楼、尚和玉。子振庭亦工武生,慓悍勇猛,自成一格。
  
   俞平伯(1900~1990) 中国诗人,散文家,学者。原名铭衡,字平伯。原籍浙江德清,生于苏州。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1919年毕业后,先在江浙一带教书,1924年起定居北京,执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50年代后,长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他在五四时期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是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成员。最初以写诗为主,有诗集《冬夜》、《西还》、《忆》等,大多是写景抒情之作 ,以清新婉曲见长。后来致力于散文创作 ,著有散文集《剑鞘》(与叶圣陶合著)、《杂拌儿》、《燕知草》、《杂拌儿之二》和《燕郊集》等。抒情写景作品,情思飘忽,文笔委婉。有些虽是考据、序跋之作,也能夹叙夹议,情理交融,饶有风致。他有意追随明代人小品文,与周作人的文风较为接近。他长期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其《红楼梦辨》初版于1923年,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作之一;1952年修订,改题为《红楼梦研究》再版后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 。曾引起学术界广泛的批评和讨论。他关于古典文学的其他论著 ,大多收入《论诗词曲杂著》。
  
   俞秀山 中国清代苏州评话、弹词四大名家之一。生卒年、出身、籍贯均失考。他以说唱《倭袍》著名。《倭袍》曾被清政府认为诲淫,列为禁书,经俞秀山修改后始得开禁。他的唱调当时称为俞调,与马调(马如飞)并称苏州弹词两大流派。清代黄协埙《淞南梦影录》称俞调“婉转抑扬,如小儿女绿窗私语,喁喁可听”。俞调还吸收了苏滩、昆曲以及京剧的一些唱腔,经近代艺人蒋如庭、朱介生加以发展,使之长于人物内心的刻画,更适宜表达凄清哀怨的深沉感情。其他一些流派唱调,如夏(荷生)调、徐(云志)调、祁(莲芳)调等,都是在俞调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俞调一作虞调,“虞”指虞山(今江苏常熟)。可能是因为清末女弹词多唱俞调,而女弹词又以常熟人为多,而被称为虞调。
  
   俞振飞(1902~1993) 中国昆曲、京剧表演艺术家。江苏松江人。6 岁起从父粟庐习曲,14岁向沈锡卿、沈月泉学习表演,后又拜蒋砚香为师,学京剧小生。29岁时,赴北京拜小生宗师程继先为师,成为专业演员。他长期与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马连良、张君秋等合作。1958年,曾参加中国艺术代表团赴英、法等7国演出,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 。他在唱曲艺术上 ,注重字、气、音、节,讲究吞吐虚实,发展了俞派唱法。工冠生、巾生、穷生、雉尾生,尤以表演巾生儒雅清新的风格最为突出,极富书卷气,这是由于他擅长诗、书、画,有相当的文化素养所致 。代表剧目有 《牡丹亭》 、《长生殿》、《 太白醉写》、《千忠戮》等 。其与言慧珠合演的《游园惊梦》、《断桥》、《墙头马上》均摄成影片。著有《振飞曲谱》、《习曲要解》、《念白要领》等书。

作者:tsccwjx (2007/2/1 10:21:37)   回复此贴
  回复:俞氏名人(入选大唐资料库) 第 2 楼

我们要向先辈学习、看齐!为中华俞氏荣光彩。

作者:58.60.163.* (2007/2/23 10:06:15)   回复此贴
  回复:俞氏名人(入选大唐资料库) 第 3 楼


作者:222.89.12.* (2007/6/5 20:14:39)   回复此贴
  回复:俞氏名人(入选大唐资料库) 第 4 楼

向俞氏前辈学习,不辱俞氏家风

作者:yuhh58 (2008/9/25 10:45:59)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4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7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7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俞氏论坛  执行时间:210.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俞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