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氏网新闻】常州东洲村任氏宗祠
- 中华任氏网 2014年4月1日 朱炳国
东洲村任氏宗祠
东洲乃横山桥之东,芙蓉湖西岸之高地也。?xml:namespace>
元末明初著名教育家、理学家、诗人谢龟巢(即谢应芳),东洲任氏始迁祖义甫公之姐夫也。谢在苏州吴县从事教育工作时,与任氏结下姻亲。义甫曾随姐夫游览芙蓉湖时,站在湖岸极目远眺,只见湖面碧波万顷,银光闪闪,鸥鹭翱翔,渔舟轻飘。近望岸边芦苇深旷,绿柳荡漾,野花似锦,水草丰茂,真是美景如画,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给义甫留下美好记忆。
明洪武三年,为避战乱,义甫偕姐夫龟巢,携子德荣来东洲卜居。男耕女织,创下基业,成为东洲任氏始迁祖。他受姐夫影响,喜爱读书,为后裔留下耕读传家之家风,潜德幽光,恩泽后代。公享寿八十有八,葬村后大家坟。
明崇祯年间,十三世孙向如,率族众始建东洲任氏宗祠于大家坟东侧,供奉始迁祖义甫公之神位。明末战乱中,宗祠颓废。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年),“宗祠重构”,规模初具。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年)十六世孙隆得公“协创祠宇,则割余基以补其偏”。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年)隆得公与胞伯德昌“鸠工庀料,丕振祠宇”并“同建宗祠首进,独置义塚”。使之成为三进十楹,二天井,规模完备之宗祠。义甫公以下诸神主各遵昭穆序列,俱受供奉,以妥先灵,以垂后裔。
同治二年癸亥(1863年),因洪杨兵事,殃及民间,“贼窜乡间,宗祠遭难”,“吾宗谱牒、祠宇、神龛、祭器、兵燹后存焉者寡”。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年)十九世孙廷糈,号伯明率族人整修之,但总不如前。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年)二十四孙维俊,为了却先辈之心愿,与伯父伯明“不避劳怨,鸠族集赀,构栋宇、置神龛、设祭器,未及期年,焕然如一,俱已尽备。”并按任氏谱例,凡有劳祖先者,得另立神主,配食。先祖十世孙尚志创谱牒,十三世孙向如建宗祠,“悉皆如例”。意即光绪年间修建宗祠,增设尚志、向如之神位。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宗祠整修。首进“华南堂”堂匾,改由清邑前进士钱振鍠手书。左右两匾都为“北宫无恙”。左为上海特别市长吴铁成手书,右为钱振鍠手书。“北宫无恙”颂扬了任氏淑女子典牺牲青春,敬老携幼,极尽孝道之美德,也展现了任氏倡导男女平等之理念。
解放后,宗祠数度易用,损坏严重,祭祀不再。二十世纪六、七年代的“文革”中,祠堂被拆,器物佚失殆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修谱之风迭起。在族内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下,从二○○六年三月至二○○七年八月,《东洲任氏宗谱》第十一次续修玉成,并重建义甫公墓。至此,重建宗祠,成族人之夙愿。时逢盛世,传统民俗复苏,建祠渐成风气。二○一一年清明,族贤锡忠、德平极力倡议重建宗祠,族人纷纷响应,积极参与,慷慨解囊,踊跃捐资。经多次磋商,多方协调,终于选定新祠地址为距原祠一百多米的原东洲小学东半部。宗祠于二○一一年七月二十八日开工奠基,十月一日上梁,二○一二年四月竣工。历时十个月,耗资二百一十多万元,占地一千一百五十平方米。
新祠堂博采众长,精心构思,依旧制略作更改。设计为纯砖木结构之仿古建筑。建成二进十楹、一门楼、一广场。宗祠地处村中高地,门前广场开阔,居高临下,气势恢宏,紫气东来。砖刻逼真细雕塑,八字墙门已少有,柏木大门坚又牢,石鼓门座是古货(此物已被砌在码头上,这次从水中捞起,清洗后再用上)。正门上方“任氏宗祠”四字苍劲有力,为族人二十三世孙,原北京市民航局秘书爱祥撰写。背面“忠厚传家”为十世孙仰峯公创立“东洲任氏宗谱”时立下的家训,在此家训熏导下,几百年来,虽无达官显贵,忠厚贤能之士代有所出。
走进大门,东侧墙上砌有康熙四十二年之古碑,“奉府永禁碑文”。内容大意为保护良田及绿化,禁止随意放牧。西侧有道光十五年古碑,“奉憲(宪)勒石永遵”。大意为当时征收钱粮(赋税)之规定。门窗按祠堂要求,购买的都是雕有精美图案之古物。人物有明、暗八仙;花草有梅、兰、竹、菊。窗棂花样繁多,各有特式,别具匠心。梁柱粗大,材质坚固,油漆光亮如镜。屋脊仿旧制,前进为麒麟送子,吉祥如意;后进为双龙戏珠,神韵飞扬。两边封火墙高高矗立,不锈钢避雷针银光闪烁,为宗祠增添了雄伟之气。走进前进议堂,中间端坐远祖不刘公铜铸金身塑像。慈眉善目,为孔子第十七弟子,唐封“任城伯”,宋封“当阳侯”。像后屏风,正面为任氏图腾,以天竿与戴胜鸟组成之图案,背面为宋高宗御题不齐像赞,草书写得龙飞凤舞,须细细琢磨、品味,才解其中之妙。上挂“华南堂”堂匾,乃用晚清邑前进士钱振鍠题书手迹。右边仍挂“北宫无恙”,不过现在“北宫无恙”之匾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长朱玉成所书。
走进天井,东侧庑廊镌刻着先祖寿之公、彦昇公画像,并有梁武帝御题像赞,还有多人受封之诰命,及任祠重建碑记。更有原祠土地改革时颁发的土地证,它见证着任祠之源。西侧有功德榜,这是子孙孝贤、赤子心诚之佐证,是尊宗敬祖之具体行动。中间有三米多高的铁铸天炉及烛台、化钱炉,每逢祭祀,香烟缭绕、烛光摇曳,更添了几分神秘之气。天井东北角,有一石雕赑屃,背负着“奉天敕命”石碑,高昂着头,象在告诉人们,忠孝仁爱乃是皇命也;东南角有一小井,井栏圈为光绪年间之物,旁有“饮水思源”四字,它提醒人们深思任氏之源、先祖创业之艰、后人建祠之难。
后进为享堂。室内宫灯,古式古香,敦睦之光,千秋永照。中间供奉始迁祖义甫公及列祖列宗之神位,庄严肃穆。左右两边,按房份安放祖宗牌位,昭穆有序,庄严之气氛让人肃然起敬,孝义之情,世代相传。柱上之抱联,上挂之匾额,均为各书法名家所撰。他们笔走龙蛇,各展其长,真、草、隶、篆各具特色,细细琢磨,其味无穷。真是楹联颂祖德,匾额寄孝思。籍此,任氏列祖,归依有所,华南遗存,绵延有幸。
东洲任氏,真是前有古人,恩泽浩荡;后有来者,群英堂堂;代有贤能,子孙兴旺;任氏望族,敢创辉煌;祠拆祠建,见证沧桑;任祠一流,合族共创;千秋功业,永世流芳。
分享按钮>>【任氏网新闻】山西孝义任家古祠堂
>>【任氏网新闻】中国海军任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