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曾祖父是晚清高官
- 中华唐氏网 2012年9月16日 唐拯民
上小学五年级时,我们的地理老师指着中国地图上的湖南省说:“你们看看,它像什么?”我们齐声回答:“像一个人的脑壳。”老师说:“对!就像一个侧面人头像,你们晓不晓得,我们湖南就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呀!”
这番话让我记忆深刻。虽然,从地图的形状上居然能断定这里出不出人才,听起来太玄,实在有些牵强附会,完全不靠谱。但自古以来,湖南出了不少大人物,这倒是事实,不论是政界、军界还是各界人士,名人层出不穷,数不胜数:
毛泽东,任弼时、刘少奇、李立三、林伯渠、罗亦农、彭公达、彭德怀、贺龙、罗荣桓、陈赓、谭震林、 谭政、左 权、粟 裕、许光达、彭绍辉、胡耀邦、曾国藩、左宗棠、黄兴、蔡 锷、唐生智、程 潜、宋楚瑜、沈 醉、齐白石、杨度、王闿运、章士钊、田汉、周 扬、成仿吾、周谷城、翦伯赞、李 达、黎锦辉、沈从文、丁玲、周立波……
在这些名人中,不难发现,湘潭籍的相当多。
提起湘潭,可以说是无人不知,谁人不晓——当然,是因为出了个毛泽东的缘故。
不过,洞庭之南,湘江之滨的湘潭,的的确确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纳洞庭之灵气,汲湘江之膏泽,青山翠拥,碧水环绕,稻田万顷,荷塘飘香,真可谓“物宝天华,人杰地灵”。
湘潭自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建立县以来,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
湘潭县最早的县府设在湘江东岸今衡东县石湾一带。唐天宝八年(749),县府移至洛口(今易俗河镇)。南宋年间(1127—1279)移至今湘潭城内观湘门直街。解放后,县城析出成立了湘潭市,湘潭县从此有县无城。 直至1995年9月28日,湘潭县人民政府移至新的县城——易俗河镇。
易俗河镇古称洛口,为江南重镇,五代十国时,马殷楚国在此设立场官,监督贸易。清朝时,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
我家在易俗河住得最久,我们祖籍湖南,从曾祖父的曾祖父起,就居住在长沙、湘潭一带,一直到我们兄弟姐妹这一辈才离开。
说起我家的历史,不能不提到曾祖父,他是清朝末年一个不算小的官。
据史料记载:
很早以前,因为易俗河附近农田肥沃,地理自然条件优越,盛产水稻,有人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在此经营粮食,米市有了雏形。明朝嘉靖年间,一些商人在此建起堆坊,经营粮食,米市开始形成规模。随着生产和水运的发展,米市规模不断扩大。清同治年间,粮行、仓库、码头不断增多,到光绪年间,米市达到顶盛时期。在这300多年时间,易俗河集镇由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地方,已发展成为三街、六巷、九码头的江南名镇。清代末年,易俗河的大街小巷是清一色的麻石路面,沿涓水河畔是一栋栋的木质结构吊脚楼,有一千多户居民。米市繁盛时期,形成一句俗语“易俗河的米,到岸就起”。最繁华的时候,涓水、湘江边船舶云集,帆樯如林,颇为壮观。易俗河米至光绪年间发展到四十八家粮行,谷米运往长沙、武汉、南京等地。而独霸米市的主要有唐子明、袁海观、郭嵩龄三家大粮行。据统计,1900年,易俗河米每月调运大米四万余担,当时,粮堆如山,船舶满河,驰名京沪。
唐子明是晚清高官,家住易俗河八斗丘(后为江声中学,现为湘潭县一中旧校址),先后担任过晚清冮苏候补道署江南盐巡道,主管过银元局,家有田产7000余亩,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富豪,靠经营米市发了大财。
袁海观曾任上海道台,住山塘湾,其侄儿袁思水留学过东洋,任过杭嘉湖道台,与官僚权贵交往密切,有钱有势。
郭嵩龄,曾任曾国藩手下的湖北提督,住麦湾,镇压太平天国时捞取了横财营建大厦,在老街经营米生意,成为一霸。
史料中所说的唐子明就是我们的曾祖父。唐子明、袁海观、郭嵩龄都是曾国藩的部下,在湘军平定太平天国中得到封赏而发家的。
据我们的上辈人讲,其实,做米生意不是曾祖父本人,是他将自己所得俸银寄往家乡给弟弟及家人做粮食生意,他一直在外忙于公务,根本没有时间来打理这些事情。
据湖南《淦田唐氏族谱》记载,曾祖父唐子明官名唐际昌,派其名德佈,字庆成,排行一,清朝秀才, 花翎二品顶戴, 冮苏候补道署江南盐巡道, 赏给一品封典, 诰授荣禄大夫。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正月十九日子时生,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己亥八月二十日寅时卒,葬十二都八甲向家垅山壬山丙向,有碑有图有墓,有志有传。子二女一。
解放前,我四五岁时,清明节跟随父母亲去曾祖父坟前祭拜,其坟墓占地很大,相当于常人坟墓的好几倍大,规模相当气派,有甬道,周围全是青松翠柏围绕。上世纪八十年代,此坟被湖南省文物管理单位挖掘,坟中的陪葬品,金银、瓷器、顶戴、花翎等曾放在湘潭市雨湖公园旁的关公庙展览。
曾祖父的曾祖父唐竹西,派名芳树,在湖南永州府当过官,还在新化县担任过训导之职。祖父唐汝藩,派名昭育,父亲唐卓人,都因为儿子有功的缘故被皇上授予荣祿大夫的封号。母亲袁太夫人,生有四个儿子。曾祖父是老大,性格稳重朴实,幼年时即有大志。
听母亲说,母亲又是听我娭毑〔祖母〕说的,老公公〔曾祖父〕小时候家庭很穷,只能靠粗茶淡饭勉强度日。有一年快到除夕了,家里没钱过年,曾祖父心灵手巧,用泥巴揑了些小猫、小兔、小狗、小鸟、公鸡之类的玩具,晾干后涂上颜色,有的插上几根漂亮的公鸡毛,拿到街上去卖,得了几个钱才过了年。有一次他去外婆家,因为外婆家里富裕,他在厨房里看到房梁上挂着许多腊鱼、腊肉、香肠。到回家后他对母亲说,我以后要发奋努力,建功立业,将来我家里的腊鱼、腊肉、香肠一定会比外婆家还多得多。曾祖父十七岁结婚时,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棉裤太旧,只好将里子翻出来作面子,凑合着结了婚。
曾祖父十九岁时,参加了湖南地方武装组成的湘军,他上书给湘乡的曾国藩献计献策,曾甚为赏识,十分器重,着他随同一起去讨伐江淮一带的太平天国。在军中,他出谋划策,所说的意见非常中肯,预料的事情大多很准确。平定太平天国之后,因累建功勋,曾祖父被保荐为江苏知府,后又升为候补道。
江南这一带,历来都很富饶,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多。但自从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将财富搜刮得所剩无几,留下来的老百姓过着疾苦的生活。虽然清朝大兵收复了此地,却又增加了军队,为筹集军粮军饷,又新设立了一些税收机构。曾祖父任江苏知府期间,以他沉着、坚强,尤其善于慎密思考,务实地工作为曾国藩所欣赏。
后来,担任过两江总督的元老和有名望的人,如沈葆贞、左宗棠、曾国荃都认为我曾祖父忠于职守,善于办事,于是推心置腹地委任他去办理财政方面的许多事务,如大河宝应等处的釐捐,水师支应船厂,以及南京下关掣验之类的工作。他赴任后,一直努力地去进行整顿,兴利革弊,成效显著,而且这些地方的商人和民众均未曾有过什么怨言。在水师支应船厂时,曾祖父勤恳做事,清正廉洁,还发动全体员工注重质量,造出来的船都很坚固厚实。以后接任他的人监造的船只却屡次发生质量事故,用这些船出征常常打败仗,终不能用。上司只好重新让曾祖父去监造,所造出的船依然坚厚如故。这样一来,时常有些忌妒他的人在背后造谣中伤他,于是曾祖父被降至知府这一级。后来曾国荃察觉到他蒙受了冤屈,将他官复原职。因为他为人处事一丝不苟,得罪了一些同事,所以才遭人忌妒。
甲午战争时期(1894—1895年),新宁制台刘坤一受朝廷的命令,督师率南洋水师征讨倭寇,调曾祖父同行,多达百多个营的军械都委派他来安排、置办。他在管理中,做到了既保障供应充足,又没有发生任何差错,还节省了数十万银两,他的才干受到刘坤一的赏识。自从征讨倭寇以来,入关后,刘坤一更加重用他,委任他负责江南新创银元局。他办事仅几个月就受到了上级的褒奖,他所经办购买机械、器材之类的公务,不仅顺利地完成,还盈余银两数十万,而且,局里的有关规章制度也都是他所制订的。
在南京筹防局这一段时期的工作已经相当繁重,曾祖父推却了兼管隶属南洋海军的某些工作。他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兼顾,而应由别的人来管理这些事,他不兼揽这些事,也免得白白地去拿这一份俸禄。”
有段时间,上海洋部总汇这个部门正差人管理,是个肥缺,许多人羨慕得很,孜孜以求,却得不到。刘坤一的意见是让曾祖父我来负责,而他自从担任江南盐巡道这个职务后,早已萌发退下来的想法,只是若不继续当官,又怕对不住刘坤一对他的器重,故不忍心辞官离去,更不想去担任新的职务。因此,刘坤一最终也不能强求他来担任这一官职,而让他负责湖南的盐政。
原先,湖南的盐政督销工作,长久以来,衰败松弛。曾祖父是本地人,在他负责四年的盐政治理工作中,剔除积存已久的弊端,盐政开始走向正轨。当时湖南的士绅都非常敬仰他,湖南的民众也很想念他。
以上关于曾祖父的生平事迹,是依据《誥授榮禄大夫唐公子明府君墓誌銘》所写的,该墓志銘是由当时名人、进士出身的国子监祭酒、长沙人王先谦(注1)为我曾祖父撰写的,王先谦与我曾祖父是至交好友,他在墓誌銘的最后,声情并茂地这样写道:
“是啊!我失去了你这样一位良友,怎么能不伤心哪!子明生性廉洁,平生最为节俭,他常说,‘俭可以养廉,古人的话是不会欺骗我的。’他考虑事情周密细致,对外从不张扬,一旦计划好,就去行动,不管事务繁琐,他都全力以赴地坚持做下去,以致积劳成疾。
子明逝世时,他的父母亲仍在,都是八十岁的人了,子明却不能为二老养老送终,这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啊!子明在遗嘱中留言,不要以士大夫的礼仪来治丧安葬。去世时,神志清楚,是坐着离开人世的,终年五十五岁。
子明的弟弟际兴,道库大夫,后又封为朝议大夫,为人精明干练,当过德宣县的主簿,过继给伯父为子,但很早就去世了。他下面的弟弟郁华,候选道,当过甘肃县知县,有政绩。
子明的原配袁夫人,生育一女,许配给南京汤家,还未出嫁,未婚夫就死了,一直守寡在家。袁夫人去世,续弦罗夫人,生有两个儿子,大的死了,二儿子升阶,妾郑氏(已故)和汤氏。子明有两个孙子,大的去世,小的名恒吉,有两个孙女(注2)。
同治、光绪以来,事物繁杂,风云变幻,中国退缩,西方强盛,我国财富外流,内外交困,财政难以支撑,幸而有子明这样的人,将公家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不计虚名,精简机构,节省开支,财政既得到治理,国力又加强了,国库也不会空虚,民间也会充足起来,时局自然稳定。
我的好友,你为何这样早早地去世,实在令人痛惜啊!如今二老还在高堂,他们是多么地悲伤,你若在天有灵,哪能不想念呢?你在另一个世界,同样是崇高的,就像这丰碑一样。”
注1:王先谦(1842-1917),清末学者。湖南长沙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园,学人称为葵园先生。曾有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实业家等称号。是著名的湘绅领袖、学界泰斗。咸丰十一年(1861)赴安徽安庆,任长江水师向导营书记,数月后辞归。同治三年(1864),在湖北提督梁洪胜营充幕僚。同年乡试中举人,次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迁翰林院侍讲。光绪六年(1880)任国子监祭酒。复在国史馆、实录馆兼职,充云南、江西、浙江三省乡试正副考官。光绪十一年督江苏学政。任内延揽文人,在江阴南菁书院开设书局,校刻《皇清经解续编》,并编有《十朝东华录》、《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荀子集解》、《庄子集解》、《诗三家义集疏》、《续古文辞类纂》等。其间,还疏请筹办东三省边防,罢三海工程,弹劾徐之铭、李莲英等。
光绪十五年(1889),王先谦卸江苏学政任,回长沙定居。次年主讲湖南思贤讲舍,并在讲舍设局刻书。十七年任城南书院山长。二十年转达任岳麓书院山长,主讲岳麓书院达10年之久。
注2:此为王先谦写墓志銘时我们家的情况,后来实际上曾祖父有四个孙子和四个孙女。
分享按钮>>输液让中国人又变成东亚病夫
>>中国夏氏通谱(第一集)》后记提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