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傅姓高级将领、革命英烈生平】

    中华傅氏网 2009年3月5日 万家姓


傅骥烈士
傅骥(1918-1939),满族,原名傅骥元,吉林省扶余县人。出生于进步知识分子家庭,在扶余县满蒙两级小学毕业后,就读于吉林省永吉市毓文中学。聪明勤奋,学习成绩一直保持班级第一名。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到北平进入国立东北中山中学高二班学习。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爱国学生举行盛大的抗日救亡游行,爆发了“一二·九”运动,投身革命洪流,成为运动的骨干。利用同学、同乡关系,争取肖朝舞(汉奸肖振赢的侄子)参加了学生运动(肖后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一二·九”运动后,参加了北平学联组织的南下扩大宣传团,完成抗日救国宣传任务后返回北平。1936年2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在燕京大学成立,任区队长,并介绍其夫人王哲参加了“民先”组织。同年暑假,考入了北平中法大学物理系,一边学习,一边从事革命活动。以“民先”第一区队队长的身份,负责燕京大学、中法大学、辅仁大学、朝阳大学、平大女子文理学院和崇实、崇慈、一中、五中、东北中山中学的“民先”工作。组织同学下乡宣传抗日救国,慰劳抗日将士。领导并参加在北平的一些重大政治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28日北平沦陷后,辗转天津、烟台、潍县到济南,与中共山东省委接上关系,被分配到韩复榘三军政训处,同齐燕铭、刘震等一起做统战工作。济南沦陷后,由莱芜转到徂徕山区,在冶庄、口镇一带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1938年同爱人王哲一起被派往八路军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工作。同年6月调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3支队政治部任科长,分管宣传工作。能编、能演、能唱、能画,多才多艺,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深受战士和抗日群众的欢迎。后担任3支队8团政治委员兼中共2、9(淄川二区、长山九区)中心区委副书记。12月受中共党组织派遣到诸城、安丘、高密的三角地带,帮助爱国人士王林肯组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9支队。在夫妇及李奇等人的帮助下,1939年1月上旬,将王林肯组建500余人的武装队伍,改编成八路军第9支队,任政治委员(王林肯任司令员)。第9支队成立后,部队很快发展到700余人。同年3月调山东分局党校学习,后留校任中共山东分局党校党总支书记。同年夏日本侵略军进行“扫荡”,中共山东分局党校组成工作团,任副团长(校长陈明任团长),深入到沂水县三、四区,协助地方恢复中共党组织。带领学员到沂水县三区,发展地方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取得显著成绩。同年8月到山东分局汇报工作,事毕同刘干等人返回三区,途经泉庄乡韩峪村时,被韩峪村反动地主陈子俊父子截捕,遂秘密杀害于挑担岗子山麓,牺牲时21岁。
1945年沂中县政府将傅骥遗骸迁葬于王庄烈士陵园。

傅孔良烈士
傅孔良(1961.10-1984.9),河南省信阳县人。1980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高中文化,中国共产党党员。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56005部队)第39师侦察连排长。战斗英雄。
1984年年9月3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袭击1243高地的战斗中,带领两名侦察兵冲锋在前,自己腹部和臀部先后中弹负伤,仍坚持战斗,连续击毙3名敌人,最后壮烈殉国,牺牲时23岁。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是麻栗坡烈士陵园英雄台上直接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三位勇士之一(另两位是张大权和李海欣)。
附录:陆军第13军对越作战史——组织侦察大队赴老山地区进行侦察作战任务
1979年2-3月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胜利,给了越南地区霸权主义以沉重打击。但是越南当局不甘心失败,继续在我边境进行破坏和骚扰。为了保卫我国边疆的安宁,锻炼摔打部队,中央军委决定适时派遣侦察分队赴中越边境轮战。并于1984年7月,命令陆军第13军袖调军、师、团三级侦察分队,组成军侦察大队开赴云南前线,隶用于昆明军区前线指挥部指挥,配合老山地区的防御作战,执行对越侦察作战任务。7月13日军接到参战预先号令后,迅速完成了由军属步兵侦察分队为基础,组成侦察大队的扩编任务。侦察大队由军司令部侦察处处长夏国富任大队长、军政治部宣传处处长段树春任政治委员,下辖5个连(后增编一个火力队),共有干部战士638人,各种车辆61辆,各种枪械556支(挺),40火箭筒14具,82迫击炮、82无后座力炮82门,60迫击炮4门,各型电台101部,雷达2部,夜视器材7部,照像机12部。23日在军司令部副参谋长王振敏率领下,由重庆铁路输送至昆明,尔后换乘汽车向战区开进,于27日到达云南省麻粟坡之猛洞地区展开。根据中央军委关于主动出击,稳定防御态势的作战方针,为配合主力部队出击作战,侦察大队奉昆明军区命令,从9月2日开始实施以袭击捕俘为主的出境作战,先后进行了39师侦察连1243高地袭击捕俘,37师侦察连1603高地东北无名高地袭击捕俘,37师侦察1连南妮西侧伏击捕俘和39师侦察连母鸡坡南侧袭击捕俘等4次战斗。接着从12月11日起,又重点展开以伏击捕俘为主的出境作战。组织了军直侦察连888高程点伏击捕俘,37师侦察1连907高地南侧捕俘,38师侦察连小南老北侧伏击捕俘,39师侦察连马府北侧伏击、破袭等4次战斗。1985年2月1日以后,为进一步打击敌人,扩大战果,大队相继以38师侦察连引导炮兵射击老黄津敌特工大队营房,37侦察2连火力3次袭击南边和907高地之敌,37师侦察1、2连对978高程点进行渗透侦察,38师侦察连对修仁地区进行渗透侦察等。至1985年5月,侦察大队在昆明军区前指的指挥下,共进行出境行动86次,与敌交火14次,毙敌189名、俘敌8名、引导炮兵射击歼敌260名,缴获各种枪械11支、子弹和文件资料1部,击毁敌火炮2门,破袭敌营房43四幢、弹药所2个、排阵地3个、班阵地3个。我军伤9人、亡6人。与此同时,还广泛进行了多种式样的侦察活动,以及担任1426高地的阵地防御。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侦察捕俘、打击敌特工、破袭敌军事目标和坚守要点、保证老山主战场右翼稳定的任务。5月28日顺利返川归建。 历时10个月的侦察作战,持续时间较长,侦察大队的作战区域又紧靠老山主战场,当面的敌情、地形比较复杂。指战员们在各级首长的关怀下,把军委的作战指导方针和军区前指侦察作战的指示,变成自觉的行动,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同艰苦的自然环境和凶狠狡诈的敌人进行斗争。利用敌人阵地的间隙钻空子,利用雨雾天气和复杂的地形作掩护,大胆地渗透到敌人阵地后方和交通补给线上。每次出境作战一般均为6至8公里,有时甚至深入越境25公里。出境1次,少则5至7天,多则持续40天以上。为了达成袭击和伏击的突然性,干部战士劈荆棘,钻草丛,穿密林,涉河流,越高山,攀藤附葛,用绑腿上攀下行,全然不顾脸手被划破,身体被摔伤。有时,原定的时间延长,携带的食品不够,便接雨水解渴,以草根和野芭蕉充饥。由于成天设伏于潮湿的草丛中,全大队5个连百分之八十的同志都患了腰腿疼和关节炎,有的还得了肠胃病和综合疲劳症。但是指战员们毫不顾惜这些,一旦与敌人接火,便勇猛地投入战斗。10个月的作战,全大队共有2个连、3个排、1个班荣立了集体二等功,3个排、10个班荣立了集体三等功;有4名同志荣立了一等功,15名同志荣立了二等功,160名同志荣立了三等功。他们的事迹,充分展示了我侦察兵过硬的军事素质和英勇善战、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获得了战区首长的赞赏和当地人民群众的信赖。







解放军侦察大队赴老山地区进行侦察作战任务


云南省麻栗坡(县)烈士陵园英雄台部分挽联

烈士忠魂千秋在;
英雄浩气万古存!
——沈阳军区司令员刘精松敬挽

战英雄,守英雄,血洒三山,千古英雄凌云志;
敬烈士,悼烈士,美酒一杯,十亿军民慰忠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和会敬挽

傅平山烈士
傅平山(1957-1987.1),天津市人。1976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38军某部排长,副连长、连长,生前为陆军第38军步兵某师(副营职)侦察参谋,先后4次荣立三等功。1986年8月积极要求参战。进战区后,先后6次带领侦察小分队执行战斗任务。1987年1月在执行侦察战斗中被敌人包围,为掩护战友撤离,只身陷入敌阵,与敌周旋6天5夜,其间毙、伤敌各一名。最后壮烈牺牲,时年30岁。
战后,成都军区司令员傅全友、政治委员万海峰签署命令,为傅平山烈士追记一等功。他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侦察大队牺牲职务最高的人。

傅光夏烈士
傅光夏(1900-1932),湖南省华容县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在家乡读了8年私塾后,1924年9月考入由中共湘区委员会创办的湘江中学农村师范部学习。同年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由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大革命时期,1926年2月由中共湖南区委、国民党湖南省党部选派入国民党中央党部在广州开办的政治讲习班学习。结业后被编入宣传队随军北伐。同年7月底受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派遣,以农民运动特派员身份赴湘阴县开展革命活动。同年10月被选为湘阴县农协执行委员长,兼国民党湘阴县党部常务委员,领导全县普遍建立区乡各级农民协会,掀起了大革命的高潮。12月,出席在长沙召开的湖南省农民代表大会。1927年1月辞去国民党县党部常委职务,任中共湘阴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农运委员。5月“马日事变”后,在群众掩护下,于6月初转移到武汉,由中共湖南省委安排在国民革命军20军学兵团当战士,并随部队参加南昌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随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严重受挫后,辗转回到华容东山,和家乡的共产党员一道,组建一支游击队,并于1928年元宵节举行暴动,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不久因县反动当局大举“清乡”,暴动队和党组织遭受严重损失,只身前往上海寻找党组织。1929年秋被派往洪湖苏区工作,任洪湖红军军政学校(红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政治部主任。任职期间培训了大批红军骨干。1931年4月军校停办后,调湘鄂西红3军,历任24团、25团政治委员,第8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并在中共湘鄂西省第四次代表会上,被选为省委委员,为巩固和扩大洪湖苏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1932年8月,因一贯抵制湘鄂西中央分局主要领导人奉行的王明“左”倾错误,被诬为“第三党”分子错杀于洪湖,时年32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傅希孟烈士
傅希孟(1898-1929.9),福建省上杭县人。早年参加农民运动,是蛟洋乡农会的骨干分子。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27年成为中共蛟洋支部的骨干成员。后任中共北四区支部书记和农民协会主席、中共北四区委书记兼农民自卫军政治委员等职。1928年6月与傅柏翠一起领导发动了蛟洋农民暴动。1929年5月任闽西工农红军第25师59团政治委员。率部配合红4军“二打”、“三打”龙岩城。同年6月中旬奉调回北四区担任中共北四区区委书记。9月在蛟洋维风约公祠工作时,由于同志失枪走火误伤致死,时年29岁。

傅昌表烈士
傅昌表(1907-1928.4),湖南省临武县人。出生于一个小商人的家庭。1923年6月高小毕业后,考入衡阳新民中学。1924年转入蒸相中学,开始追求进步思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5年先后任中共蒸湘中学支部宣传委员、中共湘南特委青年部委员、衡阳江东劳动青年工人俱乐部秘书,参与领导衡阳大革命时期的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1926年12月,出席在长沙召开的湖南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回到家乡秘密联络当地共产党员,重新恢复了中共临武县牛头汾特别支部,任特支农运部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2月湘南起义爆发后,奉命赴耒阳,任县苏维埃政府秘书兼赤卫队大队长,率领赤卫队员在耒阳、永兴、常宁三县边境地区阻击进犯之敌。同年4月奉命率部向井冈山转移途中,于耒阳公平墟陷入敌军重围。突围中身负重伤被俘,在耒阳小水铺惨遭杀害,牺牲时21岁。

傅昆言烈士
傅昆言(1902-1932.9),湖北省英山县人。青年时期曾在大连读书,因痛打两个仗势欺人的日本学生而被通缉,遂回英山。1924年12月在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后考入安庆中学。1921年6月参加安庆反军阀、反封建的学生运动,遭军阀马联甲、倪嗣中的弹压,又回英山。
大革命时期,1924年12月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并任团长。1927年奉命回英山从事农民运动,有勇有谋,打入敌人内部,当上了英山自卫总团的教练。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3月英山农民举行“三·二”暴动时,带着自卫总团部分成员组编了“钢枪大队”,并担任英山县红军指挥部总指挥,率部配合红军主力作战,连续三次攻克英山县城。同时常和共产党员金仁先、姚家芳等一道商谈革命大事。土豪劣绅把他视为眼中钉,疯狂叫嚷:“要想过太平年,就要杀傅昆言”。但他毫不畏惧,继续坚持斗争。1931年被中共党组织派往红4军工作。1932年9月在京汉铁路花园段与敌作战牺牲,时年30岁。

傅凯南烈士
傅凯南(1905-1933.6),湖北省英山县人。1926年赴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侦察科学习,在该校加入共产党。
1927年武汉国民党汪精卫集团叛变后,加入叶挺率领的独立24师工作,同夏斗寅、杨森、许克祥之流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后来因敌我力量悬殊,便采取分散活动。在此情况下,被派回原籍英山从事农民运动,和共产党员金仁先、傅昆言等常在一起谈论革命大事。1930年3月参加并领导了英山农民“三·二”暴动,建立了革命武装。暴动队伍编为3个游击大队,成立了红军指挥部,担任副指挥。1931年调任红四军11师师部参谋。1933年6月在京汉铁路与敌作战牺牲,时年28岁。

傅承敏烈士
傅承敏(1903-1932.11),安徽省金寨县人。1913年10岁时给地主家放牛。1918年15岁时当长工。1930年参加赤卫队,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0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红12师少共团干部,在每次战役中,英勇顽强,冲锋在前。1931年3月在六安与敌陈调元部作战时,智炸敌堡,一人缴获两挺机枪。同年9月在商城砖桥战斗中,他采取挖地道填炸药开城墙的办法,减少冲锋人员的伤亡,确保了战斗胜利。1932年11月,红12师在固始陷入敌3万多人的重重包围之中,多次突围均未成功。带领少共团冲开突破口,打破第一道包围圈。当部队突破第三道包围圈时,腹部被打穿,肠子往外流,但用手捂着肚子仍然指挥战斗。部队突围后,把抬到固始长兴集,由于伤势过重,流血过多,英勇牺牲,时年29岁。

傅绍银烈士
傅绍银(1910-1933.3),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从事地方民主政权建设。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0年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团长、红4军12师36团3营8连连长、第11师31团团长等职。参加了1929年至1930年开辟鄂豫皖根据地战斗,1930年12月至1932年5月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随军南下蕲(春)、黄(梅)、广(济)地区,参加黄安、商潢、潢光、苏家埠战役。1932年随军转移进入四川,代理第11师副师长。1933年3月,在开辟川陕根据地斗争中,在四川巴中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23岁。

傅绍瑞烈士
傅绍瑞(1910-1933),安徽省六安县人。手工织布工人出身。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参加城关工人夜校学习。1928年参加赤色工会,受组织派遣回农村开展农民运动,争取“大刀会”下层群众参加农民协会和进行土地革命斗争。1927年冬六霍起义胜利后,他留在六安河东白区任地下交通员,继续坚持地下活动。1931年发动白区群众进行扒粮斗争和武装起义。1932年六安全境成为苏区,调任中国工农红军红4军11师32团任政治部主任和中共师党委书记。同年冬随红4军转战入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在四川通江县反“围攻”战斗中牺牲,时年23岁。

傅春泉烈士
傅春泉(1899-1931.11),湖北省谷城县人。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在盛康一带组织农民协会,与他人一起组建了以盛康为中心的工农革命武装,出任谷城县农民自卫军总队长。1927年4月带领农民自卫军攻打了石花、谷城县城。后受中共党组织派遣到枣阳县鄂北总队工作。1930年春回到家乡,领导广大群众开展武装斗争,成立了谷城县第1支游击队,为创建薤山革命根据地作出贡献。1931年11月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中,不幸被捕,被敌剖腹挖心,残酷杀害,牺牲时32岁。

傅柏翠高参
傅柏翠(1896.9-1993.1),福建省上杭县蛟洋乡蛟洋村人。出生于地主家庭。1914年东渡扶桑,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1911年加入同盟会。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由于对错误路线不满,带上队伍回了上杭老家,同年12月被开除中共党员党籍。1986年以90岁高龄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高级将领,上杭地区参加蛟洋农民暴动的领导人之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军第4军入闽时,被任命为红4军第4纵队(后编为红12军第55团)司令员,参加过解放龙岩的战斗。在红4军党的七次、八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前委委员,成为当时红军高级将领之一。1930年3月闽西苏维埃代表会议召开时未到会,当选为执委和财经部长也不前往任职(因闽西苏区“肃社党”时,曾被怀疑是社会民主党,就脱离了革命队伍),同年12月被开除中共党员党籍。红军长征以后,“闽西王”傅柏翠回到了闽西,利用他的力量和地位,对红军游击队帮助很大。
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以后,被国民党当局委任为永定县县长、福建省保安11团团长、宁化县县长、福建省参议员等要职。
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5月1日,被推举为闽西义勇军临时行动委员会领导人,5月23日统领2400多国民党军政人员发通电宣布闽西起义,投归人民,配合解放军进占闽西。同年9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司令部高级参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福建省人民法院院长、福建省文史馆馆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福建省委主任委员、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1991年任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多次向中共福建省委和中共省政协党组提出重新回到中共党组织的要求。1986年已经90高龄,郑重地写了入党申请书,吐露真言:“柏翠早年参加革命,深沐党恩,不幸中途掉队,备历艰辛,如失慈母。然葵向之心未尝一日或已也!解放前夕,得以回归人民队伍参加解放大业。建国以来,党与人民不计前愆,委以重任,加以鞭策,实粉身碎骨,难以图报。今年届九十,来日无多,向党之心更加迫切,唯望余年之际,能与全党全民共赴四化建设之胜利与统一祖国大业之实现,是以不揣衰朽之躯,恳切请求:准予重新入党,俾遂初衷,感谢无既!”傅柏翠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经中共党组织讨论,同意其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90岁高龄的傅柏翠不忘入党报国之心,赋诗一首:
丹心不随双鬓灰,谁说青春去不回?
九十生辰重入伍,长征路上从头追。
1993年1月因病在福州逝世,享年97岁。

傅显明烈士
傅显明(1900-1936.2.17),满族,黑龙江省双城县人。幼年父母双亡,饱尝饥苦。1919年19岁时流浪到宁安县当杂工。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到东北军18旅当兵,后又到宁安二区警察署当巡警。1932年与好友杨永山组织抗日武装,并参加抗日救国军,先后历任副连长、连长。1933年救国军被打散,返安图随周保中所率余部转战各地。多次打击敌人。晋升为抗日救国军14旅第1团团长,加入周保中组织的“绥宁**同盟军”。1936年1月同盟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任第5军2师师长兼4团团长。
1936年2月17日,率队攻打密山黄泥河子煤矿时,被日伪军包围,壮烈牺牲,时年36岁。

傅海洲烈士
傅海洲(1902-1928.3),湖北省远安县人。1927年4月在瓦仓参加农民协会,任农协会军事部长。同年参加人民自卫团,任排长。
1927年活动于金斗、花台、八角、瓦仓一带,打击反动团练和土豪劣绅。1928年3月,敌人包围袭击涂家寨自卫队,傅海洲立即带领当地自卫队前去增援,途经熊家河三皇嘴时,遭敌伏击不幸被捕。敌人将他押送到当阳,刽子手熊子金打断了他的胳臂,要他交待中共党的组织和活动情况。他大义凛然,慷慨激昂地说道:“别的说不到,老子只会说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凶恶的敌人恼羞成怒,将他杀害于当阳县坂坡,牺牲时26岁。

傅乾九烈士
傅乾九(1910-1931.3),福建省上杭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父母早亡。幼年受过私塾教育。1929年春邀集本村青年傅乾森、傅承高等人主动参加革命,同年在参加白砂武装暴动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秋担任杭武县游击大队大队长,在上杭、武平两县指挥战斗中多有抓俘缴获。1931年3月在“肃清社会民主党”运动中,不幸遇难。被错杀于白砂城下张飞岭,时年21岁。

傅维生烈士
傅维生(1899-1931.10),福建省上杭县人。出生于贫农家庭。从小喜欢学艺练武。
大革命时期,参加过旧军阀部队,1926年11月逃跑回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5月白砂暴动时,参加打土豪分田地革命运动。1930年任白砂区苏维埃政府赤卫队教练官,积极宣传革命道理,组织当地青年参加赤卫队,队伍很快发展到300多人。后担任连长,在伏击敌军作战时部队被围,因掩护战士们突围,不幸被俘。在狱中,经受拷打,坚贞不屈,后被释放。立即归队工作。同年部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2军第8团,任团长。1931年10月部队开赴江西瑞金中央苏区,在一次大战斗中牺牲,时年32岁。

傅维钰烈士
傅维钰(1901-1932.3.10),湖北省英山县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冬由周恩来介绍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1920年考入安庆第一师范读书,是安庆学联的骨干。1921年参加并领导了安庆“六·二”学生运动。同年,为了反对曹锟贿选总统,带头参加捣毁安徽贿选代表、国会议员张伯衍、何雯的家宅,遭当局通缉,赴大连转至上海。
大革命时期,1924年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导团四连党代表。1925年2月黄埔军校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是该会主要负责人之一。同月参加第二次东征,率9团中共各连党代表,参加第三师组织的“敢死队”爬城,在友军配合下,攻破了惠州,为第二次东征开辟了前进的道路。1926年任中共国民革命军第1师1团党代表。“中山舰”事件后,任周恩来举办的高级训练班第3队队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并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第25师团长。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受周恩来委派,在黄石港组织共产党员、青年团员、进步青年千余人成立1个团,编入20军第3师第6团,任团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后率部到达广东。后又回到上海。1928年奉党组织指示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在北京雍和宫以做和尚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1930年夏,担任上海抗日救国义勇军组织部长。1931年任瑞金中央苏区军委书记。1932年3月10日在上海石灰巷集会上演讲,宣传抗日,被国民党当局抓捕。当日被杀于上海北火车站,牺牲时31岁。

傅越强烈士
傅越强(1959-1979.3.4),河南省洛阳市人。1978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生前是解放军广州军区广西前线某步兵团4连3排7班战士。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
1979年3月4日,4连一口气占领了8个山头以后,又来到班茂北侧敌人困守的最后一个制高点山脚下。夜色沉沉,连长的命令立即占领高地。3排是4连的主攻排,7班是3排的主攻班,尖兵2组始终在部队的最前面。和战友们利用地形地物,迅速向山上冲击,在离敌人只有3、40米的山坡上,被敌发现,一顿手榴弹投了下来,有一颗就在离傅越强5米的地方爆炸,两块弹片击中前额,鲜血滚到浓黑的眉毛上。顾不得伤痛,立即开枪还击,压制住敌人火力,掩护战友继续前进。这时山头上的敌人炮兵观察所正在指挥60炮向迷迈山方向开炮,看到步兵就要攻上来,马上转移射向,一阵炮弹打来,又一次负伤,这一回伤在腰部,鲜血染红军衣军裤,踉跄一下跌倒了。可是忍着剧痛,带领小组第3次向敌人发起冲击。李全意和他一起向敌人连投几颗手榴弹,敌人的机枪终于哑巴了。继续慢慢往上爬,眼看爬到离敌人掩蔽部只有3米的地方,一颗子弹又射中胸膛,左胸鲜血直流,又一次负伤倒下去了。不一会,一只手拿着爆破筒,一只手摸着手榴弹,从血泊中挣扎着向掩蔽部爬去。机枪子弹从头顶飞过,头稍高一点,就会被击中。终于顽强地爬到地堡的边缘。由于失血过多,再也没有力量把爆破筒送上去,只好拚出全身气力把手榴弹塞进掩蔽部。手榴弹爆炸了,掩蔽部摧毁了。傅越强用自己的生命为战友打开前进的道路,时年还不足20岁。天明了,部队占领高地,发现烈的手指上还套着两个手榴弹拉火环。
战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授予“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称号。按照烈士生前的遗愿,傅越强的父母亲把他16岁的妹妹傅莉送到部队。


分享按钮>>【中国共产党傅姓高级领导人、革命英烈生平】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傅善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