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名相——顾雍
- 中华顾氏网 2012年3月7日 顾氏家族
顾雍(168—243),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孙吴丞相、政治家。 幼时拜蔡邕为师,学习弹琴和书法。他才思敏捷,心静专一,艺业日进,深受蔡邕喜爱,赠之以名。故顾雍与老师同名。又因受到老师称赞,故字元叹。
目录
简介
历史传记
演义传记
历史评价
一代名相
后代
史籍记载
历史评价
简介
顾雍,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有影响的政治家,东吴重臣。幼时拜蔡邕为师,学习弹琴和书法。他才思敏捷,心静专一,艺业日进,深受蔡邕喜爱。蔡邕赠之以名。故顾雍与老师蔡邕同名(“雍”与蔡邕的“邕”同音)。又因受到老师称赞,故字元叹。 他仕东吴为相19年,以德辅政,多进良言,使东吴邦内清肃,国富兵强。 在朝秉公执正,不为权势所屈,虽每每和颜悦色进谏,但不苟合取容。公孙渊背魏臣吴时,顾雍同张昭一样竭力谏阻孙权遣使封赏公孙渊,孙权不听,他追至宫中伏地叩首不起,继续进谏,“以死争之”。孙权令左右扶他出宫,他陈说不止。他以国事为重,忠心辅政,深得孙权及朝臣的信任和敬重。
淡于爵禄,廉洁自奉。孙权为吴王后,顾雍连连升迁,但他从不告诉家人属下。事后得知,都惊叹不已。孙权曾以堂女嫁顾家外甥,孙权请顾雍父子及顾雍长孙、选曹尚书顾谭欢宴以贺。顾谭大醉失态,不能自持。次日,顾雍厉声斥责之:你谦恭不足,日后必将毁我顾氏家族。
贵为国相而谦恭克己,给吴国以很大影响。他死后十多年(258年),景帝孙休下诏称“故丞相雍,至德忠贤,辅国以礼”,并封其次子承袭爵位为醴陵侯。吴国末年,陆凯称“汉有萧(何)、曹(参)之佐,先帝有顾、步(骘)之相”,比之汉萧何、曹参,可见顾雍之德在东吴历史上的影响。
历史传记
顾氏是江南名门望族。顾雍从小聪明机灵,少年时曾从因避怨而隐居于吴的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原名雍,字伯喈)学琴与书法。蔡邕对顾雍的才华十分赏识,认为将来必定有所成,于是将自己的名字相赠。顾雍像 弱冠之年,顾雍即由州郡官吏表举推荐,担任合肥长。后历任娄县、曲阿、上虞地方官,所到之处都有政绩。
建安五年(200),孙权兼任会稽太守,以顾雍为郡丞,代理太守处理一切事务。后累迁大理奉常,兼领尚书令,封为阳遂乡侯。
黄武四年(225),改为太常,进封醴陵侯,替代孙邵(163—225)当上了丞相、平尚书事,直至逝世。
当上宰相后,顾雍时常访察民间疾苦,提出了不少适当而有效的办法,功绩不小,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不仗势凌人。他与孙权相处注意君臣礼节,对国家忠心耿耿,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对同事和部下,则态度和蔼,十分谦虚。他办事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主意,考虑问题周到全面,处理问题稳妥,很讲究方式方法。在他的精心辅助下,吴国在不长的时间内出现了全面兴盛和繁荣,人称他为“东吴名相”。
赤乌六年(243)十一月,顾雍病逝。孙权身穿素服亲临吊唁,赐谥号”肃侯”,墓葬在藏书小王山。
[258年] 景帝孙休即位,诏曰:“故丞相雍,至德忠贤,辅国以礼,而侯统废绝,朕甚愍之。其以雍次子裕袭爵为醴陵侯,以明著旧勋。”
演义传记
三国时、公孙渊(据有辽东)想欺诈魏国,认为如果不和吴国绝交,魏国必定不会相信,若是诱骗吴国的使者来杀了,那么魏国就会相信,并且可以得到宽缓喘息的机会,慢慢地再自立为王。因此就对吴国称藩,并且献马给吴国。
吴王孙权非常高兴,讨论要派遣张弥、许晏等人,率一万随从兵士前去为公孙渊赐爵封位。议论决定之后,群臣纷纷庆贺。顾雍却哀吊说:“太过份了,上下竟然互相欺瞒。这是件可悲可叹的事,竟然为它庆贺。”孙权说:“远方的藩国向慕公义,首先臣属于我国,世祖(曹丕)即位之前得到了河右(河西)之地,比起我们今日,哪些比得上呢?而丞相一人却为此哀吊,为什么呢?”顾雍回答说:“臣下哀吊张、许两位使者回不来。陛下虽然威名恩德远播,比起魏国,哪个力量强大呢?现在公孙渊不称臣于魏,而称臣于吴,如此舍弃邻近的强大外交援国,却结交远方穷乏的国家,这不人之常情。”吴王说:“那为何要称藩(臣)于我国呢?”顾雍说:“公孙渊想自立为王,怕魏攻打他的后方。想要臣事魏国,又因已经称臣于吴,怕被认为立场摇摆不定;如要进贡一些物质,臣事吴国,那么吴国一定派使者回报,并且加以册封。如此一来,一方面既可图得我们将送他的金银宝器等贵重物资,同时趁此扣留我国的使者,再向魏国输诚。魏国必然认为他已经断绝和吴国的关系,一定更加重视公孙渊,而不去讨伐他。公孙渊便可借此得到休兵养民、称雄辽东的机会。”“陛下如果不相信,只要去一封信责备他过于轻率,他的诡计马上就拆穿。依臣下的办法,只要派遣士兵百人护送使者就好。魏国知道此事后,一定认为公孙渊奉事吴国非常诚心,最后依然不会相信公孙渊,那么他的诡计就不能得逞了。”后来,公孙渊果然背叛吴国,完全如顾雍所预测的一般.
历史评价
陈寿:顾雍依杖素业,而将之智局,故能究极荣位。
一代名相
三国中治国才能可与诸葛亮比美的,只有东吴的名相顾雍。关于顾雍这个人,他不出名也不是偶然的,因为他不是一个贪功好利之人,即使处在高台上,顾雍也一样一尘不染,不与其他人争功,更不贪 污枉 法。历史是公正的,这样品德高尚的一个人,我们后世人当然不能就这样把他给忘掉。
“沉默寡言”
顾雍性格内向,并不多说话,但每次开口却语出惊人(当然,这种说法是很夸张的,各位看官明白就行,就不必捅破了,呵呵~),孙权对此也说道:“顾公不言,言必有中”。
“态度温和”
张昭和顾雍都是内政的能臣,但两个人的形象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张昭向来疾言厉色,只要他认为自己是观点是正确的,就会直言不讳地对孙权进谏,常常搞得孙权下不了台,这情景就像一个唠叨的老人家训导小孩一样,颇有搞笑的意味。但顾雍却相反,他为人谦和,不发脾气,而且还不喜夸耀,但实际上,他所立下的治绩是非常大的。而顾雍态度温和的同时,也从不放弃真理,像张昭一样,只要是正确的,他也会坚持下去。
“不贪名利”
顾雍治国有道,孙权封他为侯,但是这样大的事儿,他的家人却不知道——顾雍不喜炫耀自己的地位,只把封侯一事当作孙权给予他的奖励。顾雍受了这么大的爵位尚能不得意忘形,不像一些人得了一官半职后,却要大张旗鼓、装腔作势,要别人给他送红包、送桔子拉,上门叩头拜礼拉,一方面说“为 人民而服务”,一方面又“想要进我屋,红包先拿来”。立了点小功小劳却又要请媒体电视拍摄他的丰功伟绩,还在报纸上大言不惭地写着“领导身先士卒,带领人民干活”这一类不知羞的话来。
“圆滑世故”
这样说顾雍并不是贬低他,顾雍的确是很圆滑的,而这个圆滑却是他的“可爱”之处。孙权对顾雍很尊敬,也很信任,每有难题时便会派秘书前往请教他。每当顾雍赞成孙权的意见时,顾雍就会请孙权的秘书吃饭,把问题研究个透彻,然后再送秘书离开;如顾雍不赞成孙权的意见的话,那么他就不会请客了,也不多说话,这样孙权就会知道自己的观点有待改进。因此,孙权派秘书请教顾雍后便不是问秘书“顾公怎么说?”,而是问“你吃饭了没有?”
“用人不疑”
顾雍为相后,他仿效汉初的治国方法,选择文臣武将时必选称职的,从不以个人爱好、恩怨、利益去选择。而一旦派任后,他便会全心全意地委托他们。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不沾酒滴”
孙权很贪玩,要么就冒险打猎,有时竟还仗着自己气力大赤手空拳与虎搏斗了起来,总让张昭这位老仲父担心他会“报销”掉;要么就找来一大堆臣子一齐喝酒喝得烂醉,结果酒后丑态百出,闹出了一大堆笑话。面对着这位血气方刚的年青主公,顾雍并不像张昭那样对其厉声批评,而是与他们一齐凑热闹,但绝不去饮酒。当臣僚们发酒疯的时候,顾雍那圆滑的本性又显露了,他干脆拿起文房四宝把这些人的酒后表现一一记了下来,然后等他们酒醒后再一一念给他们听,不少人听了后脸都涨得通红,当然,这免不了还要包括那位吴主孙权了。
“公正无私”
孙权晚年犯了老糊涂,竟宠信起奸臣吕壹起来。吕壹仗势滥 用职 权,迫害群臣,就连顾雍丞相也无法例外。后来孙权在张昭等人的苦谏下终于悬崖勒马,作恶多端的吕壹获罪,被押送到了顾雍丞相面前受审。面对这位曾经迫害自己的犯人,顾雍显得心平气和,还问吕壹“你还有什么地方要为自己辩护吗?”吕壹知道自己抵赖不了,只好无言认罪。这时有位尚书怒气冲冲地上前痛骂吕壹的罪恶,还想要往他脸上吐口水,顾雍见状立即说道“国家有法,这样斥骂是无益的”,其实论受委屈的程度,顾雍在当场的人之中,是最有资格有痛骂吕壹的,但顾雍并没有像现在的某些领导一样,动不动就公报私仇,可见其心胸之广阔,气量之大让人敬佩,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如果演义中玄德的心胸广大还有虚构的成份在内的话,那么顾雍的心胸就是没有做作的了。
“理直气和”
孙权志向远大、自尊心强,而顾雍不像脾气火爆的张昭一样,老叫孙权摔跟头。顾雍无论对下属还是上司,亦或同级,其说话即便持不同的见解,也不会用非常激烈的手法去驳斥对方,而会从更加理性的方面入手,再引导对方走向自己的思维,使对方最后能够认同和理解自己的意见。有时候,人们明明同意对方的观点,但总因为对方一开口就把你之前不太正确的观点给反驳了(如“只能说你一派胡言!”“又是一个不懂事的!”“你是错的!”“你这样说不过是往丑事脸上贴金而已!”“喝酒可是疯子的行为!”等等类似于这样的话),使得自己下不了台,为了“挽往”自己的“面子”,不得不开口和对方争吵,结果双方吵了个耳目赤红,谁也没说服谁,不仅如此,吵输的人往往不会因此就去同意“胜利者”的话,相反会因为怨恨对方,使得自己更加坚持自己之前的想法。这种现象就等同于把一只青蛙扔到热水里,青蛙就会跳出水来,而把青蛙扔掉冷水里,再把冷水一点一点地煮热,青蛙也不会察觉是一样的道理的,一开始就激烈地推翻对方的观点,哪怕自己的观点才是正确的,也只会引来更为激烈的反击。有些理不直的人,说起话来往往气壮,顾雍理常直,但说话来却反而气和,让人容易接受,孙权虽然是他的君主,但也因此而尊敬他。
“善解人意”
顾雍是一个肯为他人的立场着想的人,上边说到顾雍能够以“打太极”的方式说服他人,也是一种善解人意的方式。有一天,顾雍接到了儿子顾邵死去的消息,他内心感到阵痛,但在场的属下们正在愉快地下棋,为了不打扰属下们的雅兴,顾雍竟然忍着悲痛不发作,好不影响属下们难得的娱乐时间!
“为人之父”
顾雍不仅仅是个好臣僚,也是位好父亲。历史上成功人士家业却不成功有的是,就连李世民、秦始皇、刘备这样的人也不例外。裴注三国志中刘备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公正评价阿斗的功过同时,阿斗是否真的办到了这一点不知道,但顾雍却是这样教育儿子的。他的儿子喜欢喝酒,顾雍因此而责备了他,无微不至地教育子女,使得这些人长大后没有走上周瑜、全琮子女的道路。
顾雍教子
顾雍教子合理有方。有次孙权出嫁一个内侄女(是顾氏的外孙女),婚宴请了顾雍父子及孙子顾谭(时任位高的.选曹尚书)。当时君臣们非常欢洽,顾谭多喝而醉,醉而起舞不已,无法制止,顾雍内怒,只得留待明日。
第二日召谭当面严责,道:“君王以忍辱负重为德,臣下以恭敬谨慎为节。当年萧何吴汉都立有大功,但当见高祖皇帝面时都如不会说话似地。你于国家有什么汗马功劳可言吗?只不过是依靠了我们顾氏门第的资格而受宠用罢了!因何舞得如此得意忘形,虽说是出于酒后,其实还是恃恩忘敬,谦虚不足的坏思想作祟呵,看来败毁吾家族的人必是你了!”说毕,转身向壁而卧,不再理谭,顾谭悔立一旁,足足达一个时辰(两小时),才被祖父遣走。
后代
子:
顾邵,官至豫章太守,早卒。
顾裕,官至宜都太守,永安元年因顾济无子绝嗣,继任醴陵侯。
顾济,骑都尉,嗣侯。
孙:
顾谭,顾邵之子,太子四友之一,曾任太常。后被诬陷而流放到交州。
顾承,顾谭之弟,官至侍中。与顾谭一样被诬陷而流放到交州。
顾荣,顾裕次子,东南名士,东吴黄门郎,后仕晋,晋元帝时任军司马。
曾孙:
顾禺,顾荣兄之子,晋散骑侍郎。
史籍记载
三国志 吴书七
顾雍字元叹,吴郡吴人也。一蔡伯喈从朔方还,尝避怨于吴,雍从学琴书。二州郡表荐,弱冠为合肥长,后转在娄、曲阿、上虞,皆有治迹。孙权领会稽太守,不之郡,以雍为丞,行太守事,讨除寇贼,郡界宁静,吏民归服。数年,入为左司马。权为吴王,累迁大理奉常,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拜侯还寺,而家人不知,后闻乃惊。
一吴录曰:雍曾祖父奉,字季鸿,颍川太守。
二江表传曰:雍从伯喈学,专一清静,敏而易教。伯喈贵异之,谓曰:“卿必成致,今以吾名与卿。”故雍与伯喈同名,由此也。
吴录曰:雍字元叹,言为蔡雍之所叹,因以为字焉。
黄武四年,迎母于吴。既至,权临贺之,亲拜其母于庭,公卿大臣毕会,后太子又往庆焉。雍为人不饮酒,寡言语,举动时当。权尝叹曰:“顾君不言,言必有中。”至饮宴欢乐之际,左右恐有酒失而雍必见之,是以不敢肆情。权亦曰:“顾公在坐,使人不乐。”其见惮如此。是岁,改为太常,进封醴陵侯,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心无适莫。时访逮民闲,及政职所宜,辄密以闻。若见纳用,则归之于上,不用,终不宣泄。权以此重之。然于公朝有所陈及,辞色虽顺而所执者正。权尝咨问得失,张昭因陈听采闻,颇以法令太稠,刑罚微重,宜有所蠲损。权默然,顾问雍曰:“君以为何如?”雍对曰:“臣之所闻,亦如昭所陈。”于是权乃议狱轻刑。一久之,吕壹、秦博为中书,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壹等因此渐作威福,遂造作榷酤障管之利,举罪纠奸,纤介必闻,重以深案丑诬,毁短大臣,排陷无辜,雍等皆见举白,用被谴让。后壹奸罪发露,收系廷尉。雍往断狱,壹以囚见,雍和颜色,问其辞状,临出,又谓壹曰:“君意得无欲有所道?”壹叩头无言。时尚书郎怀叙面詈辱壹,雍责叙曰:“官有正法,何至于此!”二
一江表传曰:灌常令中书郎诣雍,有所咨访。若合雍意,事可施行,即与相反覆,究而论之,为设酒食。如不合意,雍即正色改容,默然不言,无所施设,即退告。权曰:“顾公欢悦,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当重思之。”其见敬信如此。江边诸将,各欲立功自效,多陈便宜,有所掩袭。权以访雍,雍曰:“臣闻兵法戒于小利,此等所陈,欲邀功名而为其身,非为国也,陛下宜禁制。苟不足以曜威损敌,所不宜听也。”权从之。军国得失,行事可不,自非面见,口未尝言之。
二江表传曰:权嫁从女,女顾氏甥,故请雍父子及孙谭,谭时为选曹尚书,见任贵重。是日,权极欢。谭醉酒,三起舞,舞不知止。雍内怒之。明日,召谭,诃责之曰:“君王以含垢为德,臣下以恭谨为节。昔萧何、吴汉并有大功,何每见高帝,似不能言;汉奉光武,亦信恪勤。汝之于国,宁有汗马之劳,可书之事邪?但阶门户之资,遂见宠任耳,何有舞不复知止?虽为酒后,亦由恃恩忘敬,谦虚不足。损吾家者必尔也。”因背向壁卧,谭立过一时,乃见遣。
徐众评曰:雍不以吕壹见毁之故,而和颜悦色,诚长者矣。然开引其意,问所欲道,此非也。壹奸险乱法,毁伤忠贤,吴国寒心,自太子登、陆逊已下,切谏不能得,是以潘浚欲因会手剑之,以除国患,疾恶忠主,义形于色,而今乃发起令言。若壹称枉邪,不申理,则非录狱本旨;若承辞而奏之,吴主傥以敬丞相所言,而复原宥,伯言、承明不当悲慨哉!怀叙本无私恨,无所为嫌,故詈辱之,疾恶意耳,恶不仁者,其为仁也。季武子死,曾点倚其门而歌;子鴋创发,子产催令自裁。以此言之,雍不当责怀叙也。
雍为相十九年,年七十六,赤乌六年卒。初疾微时,权令医赵泉视之,拜其少子济为骑都尉。雍闻,悲曰:“泉善别死生,吾必不起,故上欲及吾目见济拜也。”权素服临吊,谥曰肃侯。长子邵早卒,次子裕有笃疾,少子济嗣,无后,绝。永安元年,诏曰:“故丞相雍,至德忠贤,辅国以礼,而侯统废绝,朕甚愍之。其以雍次子裕袭爵为醴陵侯,以明着旧勋。”
历史评价
陈寿:顾雍依杖素业,而将之智局,故能究极荣位。
孙权:故丞相雍,至德忠贤,辅国以礼,而侯统废绝,朕甚愍之。
袁宏:元叹穆远,神和形检。如彼白珪,质无尘玷。立上以恒,匡上以渐。清不增洁,浊不加染。
王夫之:三代以下之材,求有如顾雍者鲜矣。寡言慎动,用人惟其能而无适莫;恤民之利病,密言于上而不炫其恩威;黜小利小功,罢边将便宜之策,以图其远大。有曹参之简靖而不弛其度,有宋璟之静正而不耀其廉。求其德之相若者,旷世而下,唯李沆为近之,而雍以处兵争之世,事雄猜之主,雍为愈矣。故曰:允为天子之大臣也。雍既秉国,陆逊益济之以宽仁,自汉末以来,数十年无屠掠之惨,抑无苛繁之政,生养休息,唯江东也独。惜乎吴无汉之正、魏之强,而终于一隅耳。不然,以平定天下而有余矣。
分享按钮>>言情小说女王——岑凯伦
>>和氏家族——和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