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氏家谱源流】柯氏受姓前渊源史1

    中华柯氏网 2014年4月10日 柯贵善


第二节:柯氏受姓前渊源史

第廿五世

勾吴始祖——泰伯

古公长子 泰伯 生殷高宗武丁四十年丙申(前1285年),正月初九,卒于武乙四年丙寅(前1195年),享年九十一岁,葬江苏省锡山市鸿山。泰伯与弟仲雍第二次逃让国时,曾传话说:“我已到勾吴(长江口),改从吴人断发文身之俗,已成刑余之人,再无宗庙社稷之主。”悲伤之极,壮烈之极,不知感动多少代中国人。圣人孔子读到这一段历史时,感动至极,拍案惊呼!“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的高风亮节感动了荆蛮,荆蛮从之,从而归之者千余人。于是,泰伯在长江口(三国东吴之地)重建家园,国号叫勾吴,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梅里(原名梅里村,解放后改梅里乡,现改梅村镇)。泰伯卒,葬江苏无锡县东三十里的鸿山(叫东皇山,也称梅里山);其庐墓是今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墓用青色大理石彻成高二米余直径三米多,墓顶填黄土,常年绿草如茵,墓前矗立着两根高大雄伟华表,华表上刻着雄狮。墓前是  1818年建的享堂,供祭祀用,享堂门旁石上联为:

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

功同开辟一扑万古江南。

太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恸欲绝,哭声震天。泰伯生前最喜种麻,于是大家各采一束麻系腰带,表达对泰伯的敬仰怀念和哀悼。太伯故居(梅里)改为“为泰伯庙”,后改为“至德寺”、“至德名邦”。唐人陆龟蒙曾有《和太伯庙》一诗颂之:“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尊献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

史料(一)勾吴国兴亡录

其一   三让天下

   商朝末年,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生三子,长伯泰,次仲雍,三季历季。历娶挚任族女太妊为妻,生一神童聪明异常,且有伟人气质,王者风度取名昌。尚书帝命验载季秋之月,甲子赤爵衔风殷丹书人于邺止于昌户,因有此圣瑞。古公亶父对姬昌倍加疼爱,有意将周家天下传之,太王曾言:“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但按当时氏族的传统王位祇能由嫡长子继承,姬昌之父季历排行最小,无

资格承嗣王位,这样姬昌也就没有机会承周家天下了。为古公意在既传子又传贤,既不愿违背氏族的规范,又为自己不能依心意传位而十分苦恼,终日双眉紧锁郁郁寡欢。泰伯和仲雍观察到其父的心事后,为顺从父意毅然决定让国南奔。

泰伯和仲雍在其父病之时,讬名采药直奔荆蛮陕西陇县吴山,这样季历才得被立为太子。不久古公病逝,为照顾氏族的传统,古公临终留下遗嘱要季历还位给泰伯。当泰伯仲雍回国奔丧之时,季历依父亲遗命要将王位让还泰伯,泰伯坚辞不受,季历不依,泰伯多次避让不成,祇好再次带着弟弟仲雍重回荆蛮。

泰伯表示决不反顾之心,兄弟俩回荆蛮后决心举族南迁,从陕西西部出发,辗转迁徙至长江入海处江苏无锡地带梅裹村。易服毁容完全从土人断发纹身,充分体现了泰伯决心让位的高尚品德。泰伯言说,我已到勾吴改从土著民断发纹身之俗,我已同刑馀之人,再不当宗庙社稷之主了,己立勾吴。泰伯意欲逊位于弟仲雍,誓不再娶,而仲雍为避继位移至常熟地带拓荒。后人于仲雍陵墓撰联:“一时逊国难为弟,千载名山尚属虞。”墓门石坊书有“让国同心至德齐光”,以表彰仲雍之德。这一段动人的历史不知感动了多少代中国人,至圣孔子也为感动惊呼“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在孔子看来泰伯之品德已到了极高的境界,人世间再也找不出什么褒语来形容他的美德了。公元一八一八年齐彦槐书写一幅对联,概述歌颂泰伯仲雍最大功德,其文:“志异征诛三让二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扑万古江南。”

其二 荆蛮建国

泰伯仲雍奔至荆蛮地区,带来了北方的文化以及文明种子。他们与荆蛮土著民共同劳动生活,向他们传播中原文化创作,并逐步进行了三项伟大的改革。一改革了吃生的习惯,二教人读书识字,三是传授先进的农业技术,改变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为了发

展农业泰伯在梅裹开鑿了四泾一渎,即香泾、洋泾、龙泾、梅泾和泰伯渎。泰伯渎是江南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渎,不仅保障了农田灌溉,而且还便利了舟楫往来方便了交通。直至现在泰伯渎今称伯渎河,仍是沟通梅里村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水道。泰伯治水的功绩深在民心昭昭不可泯滅。泰伯还授教土著民栽桑养蚕饲养禽畜,相传至今东有麓城,为当时泰伯豢养麋鹿之处。

梅里這块荆蠻之地,在泰伯仲雍历尽艰辛和苦心经营下,逐渐兴旺起来。数年间人民殷富在泰伯的高风亮节和让德开拓精神感召下,荆蠻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於是泰伯在中国三角州地区兴建国家,国号勾吴,并在梅里营建早期城堡作为都城,这样便诞生了江南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勾吴国。

其三 振兴勾吴

泰伯开创的吴国政权与季历的周朝政权相互应,诗经皇矣因称帝作邦作对自泰伯王季。

周武王灭商之时,泰伯仲雍及子季简、孙淑达、曾孙周章和虞仲周章之弟封于周原之北夏墟,仲以国得姓为虞。武王寻找到周章时,他已继父位,担任勾吴的首领。武王依既成事实,正式敕封周章为勾吴国国君。

周章正式受封之后,子孙绵延不断,定历熊遂、柯相、疆鸠夷、馀蟜疑吾、柯卢、周繇、屈羽、夷吾、禽处、君转、颇高、勾卑、去齐至仲雍之十八代孙寿梦时,吴国逐渐兴盛。寿梦即位时,北方的东周王朝已由礼乐徵伐天子,自出一变而为扶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国争霸局面。地处南方的吴国,由于长江天堑的异护,加之历代君主治国有方,国力日益强盛,获得了国内的和平稳定发展,领土不断扩大。从而促使吴王寿梦争霸中原壮志也与日俱增。

寿梦二年,公元前五四八年,楚国名将申公巫臣出奔晋国,看到吴国正向强大,想借吴国力量攻楚,建议晋与吴结盟以牵制楚。不久申公巫离晋投吴,当时寿梦正谋求霸王求才若渴立加重用巫臣,

任命巫臣之子孤庸为吴行负责邦交事务。寿梦开始与中原通使,交流引进中原文化,巫臣遂教吴军兵法战阵,舟战。吴学会使用兵车作战,吴在水军之外又建了陆军,军事增强。这一年吴先后七次攻占楚的附庸巢国,徐及楚州来使,楚军一岁七奔命自此吴疆域也扩大,其势力所及东及海滨,南至浙北,北达苏北,西迨皖中,成为与楚国相匹敌的南方大国,实乃国富兵强威震中原。

寿梦在位廿五年与诸侯会盟三次。第一次鐘离,今安徽凤阳东之会,寿梦十年十一月。第二次戚之会,今河南濮阳北,寿梦梦十八年九月。第三次祖之会,今江苏邳县西北,寿梦廿三年四月。经济上吴国的农业手工亦发展很快,政治制度风俗礼教,社会文化在先进的中原文化影响下进一步发展。

寿梦有子四,其季札最贤,吴季札因封邑在延陵,其长兄诸樊,次兄馀祭,三兄馀昧而季札人尊称为延陵季子。

公元前五六一年寿梦薨,诸樊临时攝政。除丧后诸樊决心让位给季札,不料季札却避耕乡下,诸樊这才不得已继位为王。所以诸樊即位后不畏强暴轻死冒进,于公元前五四八年在攻打巢国时,诸樊亲自上阵,终于中箭身亡。临终遗命弟馀祭必以国及季札。

馀祭即位后祇抱着一个心愿,尽快传位于季札。因此他在位十七年,金戈铁马耀武逞威南攻越国、西犯强楚,后於公元前五三一年被越国阉妈刺杀身亡。馀祭故后由三弟馀昧继位。

馀昧嗣位竟然祇在位四年便溘然长逝。临终时遗命传位于季札了却父兄四人的夙愿,季札闻命痛哭流涕自己不敢当此厚爱,于是在馀昧除丧后,再一次违命逃奔延陵,不得已祇好立馀昧的儿子僚承嗣王。

吴国由馀昧的儿子僚即位,引起了诸樊的长子阖闾(原名公子光)的忌妒不满,但王僚执政有损吴的利益和声望,于是在周景王五年公元前五一五年,阖闾利用之机发政变派,心腹专诸刺杀王僚获得王位。




分享按钮>>【柯氏家谱源流】柯氏受姓前渊源系2
>>【柯氏家谱源流】柯氏受姓前渊源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