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氏文化古迹】以武戌边 世袭11代的莫氏迁琼先祖及其后裔

    中华莫氏网 2013年12月9日 莫朝栋


                     以武戌边  世袭11代的莫氏迁琼先祖及其后裔                   

       莫姓分布及来源 隋唐时期,莫姓从发源地逐渐向外扩散,有资料表明,在今称之的东北丶河南丶河北丶山西丶甘肃丶青海丶山东丶湖北丶湖南丶江苏丶江西丶浙江丶贵州等地均有莫姓定居,并且已有莫姓徙居广东。黄巢起义后,有北方之莫姓避居四川。五代十国至两宋,莫姓在江南各地愈加壮大起来,而北方的莫姓却由于夷族的入侵而沉寂下去。此际始有莫姓入迁福建,而莫俦因罪被流放今广东潮州。宋末元初,蒙古铁骑南下,兴盛于今浙江丶江苏等地的莫姓为避兵火,大批涌入今广东丶广西。明初,山西莫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北丶河南丶湖北等地。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锐减。清初,清政府移两湖之百姓入川,史称湖广填四川,两湖之莫姓亦由此入居今四川丶重庆。清中叶之后,沿海之莫姓有渡海赴台,扬帆南洋者。莫姓于1527年——1592年,曾建立莫朝(今在越南北部),是越南后黎灭亡后南北朝的北方朝代。1592年被郑氏所复辟的后黎所灭。
    如今,莫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丶四川丶广东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莫姓约占全国汉族莫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2007年新华社公布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统计显示:莫姓位列前100名姓氏中第96位。此前,多种版本的《百家姓》只有一个版本可以找到莫氏。莫姓来源有如下种种:    以官职为氏    源出于官职“莫敖”。春秋时段,楚国有个叫作“莫敖”的官职,其职位地方仅次于令尹(春秋时楚国设置,为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即今总理)《左传•庄公四年》以令尹与莫敖并提,当处于同等地位,普通由公族子弟担当。楚国官职莫敖的后代,就以莫敖为姓,当时简称莫。诗人屈原的家族也是世居于此职,因此莫氏也有一部份是屈氏的分支改姓。 由“幕”而来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莫即幕省文,望出巨鹿丶江陵,乃上古圣君虞舜之祖——幕的后代。”因此,莫丶幕同源,“莫”只是“幕”的省略书写文字。由外族改为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时蠕蠕族有莫姓;又,魏晋南北朝时,五胡乱华,几支来华定居的外族也改为莫姓;如,北魏少数民族邢莫氏丶莫那娄氏的子孙改姓莫。北魏少数民族邢莫氏丶莫那娄氏的子孙改姓莫。北魏时还有改莫那类丶莫多类氏为莫姓;北周时扶州莫姓出自吐谷浑人;明时赐元人诺海齐姓莫名清;清满洲人姓,世居辽阳;又,北方满族人那莫氏的汉姓也有以莫为姓的。唐五代后,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项人,也有姓莫者;达斡尔族莫力登氏,汉姓为莫;鄂伦春族莫拉呼氏,汉姓为莫;锡伯族莫图里氏,汉姓为莫;今瑶丶毛难丶仫佬丶苗丶水丶台湾土着丶侗丶壮等民族均有莫姓。以地为氏    据《姓氏考略》记载“以地为氏,颛顼造鄚城,后去邑为莫,见刑子显《三郡记》。”意思是上古圣帝颛顼造“鄚城” (故城在今河北任丘北三十里,古巨鹿郡地),其后人去邑为莫,以地名为姓。这个颛顼是黄帝的子孙,是一支强大部落的领袖。颛顼,昌意子,黄帝孙,炎黄联盟重要首领之一,号高阳氏。活动据点在帝丘(今河南省濮阳西南),曾在夺权斗争中击败共工氏。他重视人事治理,努力发展农业,曾命南正重丶火正黎“绝天地通”,实行人神分职,标志着原始宗教向神权的过渡。他的一部份后代在鄚城定居,就以城邑名为己姓,成为今天莫姓的一个主要根源。在古代,莫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钜鹿。后世因莫姓主源出自颛顼,于是莫姓子孙便奉颛顼为莫姓的得姓始祖。 海南莫氏源于钜鹿“郡望”与“堂号”是中华姓氏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姓氏堂号特色不同,来历有异。其中,以地域命名的堂号,也就是以郡名作为堂号最为普遍。诸如陈氏的“颍川堂”丶徐氏的“东海堂”丶 梁氏的“安定堂”丶林氏的“西河堂”等,邓氏的“南阳堂”等,都是以郡名为堂号。“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意思是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秦汉以后,随着家族的繁衍迁徙,后世深以源远流长,惧有所失,因此以郡名为“堂号”而为标识。保留本姓“堂号”(“郡望”)则是让后人记住本姓的“根”——发源地或发祥地。由于某一姓氏的姓源或发祥丶聚集丶变迁之地非止一处,于是一姓常常不止一个郡望,但通常以其中一个郡望为主,以区别主从及尊卑。莫氏的郡望有:一丶钜鹿郡。二丶江陵郡。三丶河间郡。海南丶广东丶广西莫氏都是以郡望为堂号,都是“钜鹿堂”,可见其出处都同是河北古钜鹿郡。据《姓氏考略》记载,“莫氏以地为氏,颛顼造鄚城,后去邑为莫,见邢子显《三郡记》。”意思是上古圣帝颛顼造“鄚城”,其后人为将“鄚”与“郑”区别开来,去邑为莫,以地名为姓。因莫氏发源地鄚县城就在钜鹿郡内,是郡内名门望族。所以,钜鹿为莫氏郡望,并以郡望为堂号:“钜鹿堂”。  “郡”是由春秋战国到秦代几百年间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区划。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面积较县为大。战国地在郡下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行政区划制。秦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36郡,后增加到40多郡,郡下设县。到了宋代,“郡”的行政区划已经作废。 但“郡望”作为专指某些地域某一名门望族的习惯用语,却保留下来。钜,古亦有书为“矩”,今有简为“巨”者。钜鹿郡,作为县郡,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废分封,实行郡县郡制,所设的郡。其地域约当今 河北省南自平乡丶任县至晋县丶藁城一带地区。今河北仍有巨鹿县,其地域比古钜鹿郡小。鄚县城今不属河北巨鹿县,而在河北任丘市(县级市)境内。这是由于后来行政区域划分改变所致,古鄚县城又名颛顼城,相传为上古帝王颛顼所筑。据《一统志》记载:“颛顼城在鄚州东北三里,颛顼所造,今呼为古州,即古鄚县城也。”如今,颛顼城城墙以东南段保存较好,长约1.5公里。而鄚州城位于任丘城北16.5公里,始建于东周时期,历代修建。其城池雄伟宽阔,呈纱帽形,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1.2公里,城墙为土城,宽约30米,高5米。现存南城门,当地人称“南阁”,重建于清嘉庆年间,城北部土城墙保存较好,气势雄伟,连绵险峻。造鄚城的这个颛顼是一支强大部落的领袖。颛顼,昌意子,黄帝孙,炎黄联盟重要首领之一,号高阳氏。活动据点在帝丘(今河南省濮阳西南),曾在夺权斗争中击败共工氏。他重视人事治理,努力发展农业,曾命南正重丶火正黎“绝天地通”,实行人神分职,标志着原始宗教向神权的过渡。他的一部份后代在鄚城定居,就以城邑名为己姓,成为今天莫姓的一个主要根源。在古代,莫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钜鹿。后世因莫姓主源出自颛顼,于是莫姓子孙便奉颛顼为莫姓的得姓始祖。 海南莫氏始祖恭万,出生于福建福建连宁府蒲田黎山村,北宋初期因朝廷从福州府同安县任上派来海南做武职官, “镇琼之西南境”。因世袭官职而落籍于今定安。 莫恭万迁琼后,第七代有二孙,长名志,次名意。此后据此分大小宗支。七丶八丶九丶十代大支小支都各是单传,第十代,大宗有用生5子,小宗真成生7子。第十一代后方出了多丁相传,家族兴旺的情形。为求家族兴旺发达,第十一代起,兄弟逐渐分赴各地买田置地,重新安家创业。至今,已繁衍至三十八代,其后裔已有近5万之众。遍布省内外,国内外。海南的莫氏,基本上是恭万公的后裔。先祖以武戌边  世袭11代据海南《莫氏族谱》载:恭万公,字大彪,公生丙辰年(据推算,应为公元896年,也是晚唐始宗乾宁三年八月十五日。自后汉乾佑二年(949年)奉钦玉旨维持社会稳定有功,受封“掌善伐恶大将军”。汉没出周,显德三年(956年)调任千户之职,宋初,仍任千户职,调镇琼之西南境。  “琼之西南”乃琼山郡之西南。当时尚无定安县之设置,定安之地属琼山。琼之西南,指今定安丶屯昌丶琼海之石壁丶文曲之部分,此地幅员辽阔,西通澄迈,南控黎母,东引文昌,是贡赋之地,也是郁林茂草之区,还是诸蛮交会之要冲。窃盗出没,匪贼往来,社会极不安定。且此地距琼山郡治甚远,设兵镇守此地,除暴安良,以保赋税之源,乃时居之必需。镇守之将军,非威望不足以镇奸宄之心,非信义不足以结兵民之志,莫恭万民以大智大勇,披荆斩棘,使歧黎息燧,匪贼敛迹,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于社稷民生,功勋彪炳,此职,后授千户之职,世袭。并且,第七代至第十代,大宗小宗均世袭。  元朝,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平章(注:蒙语“平章”为地方高级长官)阔里吉思率兵平黎,建议割琼山南境并新附一部分黎峒,设置定安县,意为此地必然安定。次年(1292年)六月朝廷批准设置定安县,隶属琼州府。这时,千户之职,已传至第八代孙莫喜。因朝代变更,莫喜已实无此职,而晦迹山林隐居。而当时,“峦黎扰攘,杀截无日”,“当道累荐其才不已”,莫喜被起授前职(千户),并被宣入朝授以金牌,故称金牌千户。莫喜以济世英才,平暴息乱,1312年,九世祖执中袭父业,继续除暴安良,有功,在元仁宗登位后被任为万户府总管。  情况是这样的,元朝派平章阔里吉思平黎时曾建议征土着居民黎人为兵,奏请朝廷立五原丶仁政丶遵化丶溢丰丶谭榄丶文昌丶会同丶昌化丶临澄迈丶永兴丶乐会十二翼千户以统之,元统二年(1339年)增设置万宁翼共为十三所。奏准朝廷,按广西屯田万户府例,在海南设置黎兵万户三员,万户府总管一员,万户二员,俱正三品,千户所十三处,俱正五品。    元文宗图贴睦尔即位前,由于宫廷斗争遭谮,被流放来定安南雷垌(今定安岭口一带),垌主王观(又书王官)以礼相待。文宗即位以后,念此情,于天历二年(1329年)将定安县升格为州,名为南建州,隶属北海元帅府。王官为世袭州事(知州)。     元文宗时,莫恭万的第十世孙莫真成,调征广西柳州有功,宣授金牌。当时,黎首作乱,荼毒民众,并攻陷南建州,王观不能收服,莫真成受命从广西回兵讨伐,平息暴乱。安抚黎民,莫真成以其功于1330年擢升南建州同知,此职世袭。其千户职由十一世柤公勤袭。    元至正丁末年(1367年,即元朝末年), 南建州同知莫真成逝世,千户莫公勤牺牲。当时,陈观马作乱,副都元帅陈乾富不能制服,一时间,土豪贼匪并起,割据为王,拥兵吞噬南建州,扰得四境不宁。这时,莫真成逝世后,其子27岁的莫宣宝理应继袭此职,莫宣宝因正在守丧,未请命于朝。此时的莫宣宝虽无官职,但深痛民瘼,向知州王廷金建议如何保卫一事,王廷金不听,逃走了。莫宣宝乃率众起义,带领各酋长奋起反击,莫宣宝的义兵英勇善射,箭无虚发,敌兵中箭立毙。最后不敢侵犯。于是保住了南建州的安宁。第二年,元亡明兴,莫宝宣见天命有归,于是收典籍,帅酋长随陈乾富入金陵朝觐。众首领皆受官,唯独莫宣宝坚辞不受。明洪武二年(1369年)延续了40年的南建州,因改朝换代而被废,恢复定安县制。前朝知州王延金与前朝万州知州王贤宝不服新政明朝统治,起兵作乱,攻陷定安县城,莫宣宝因帅义兵跟随广东卫指挥司海南分司孙安,讨伐有功,分司孙安欲授莫宣宝以主薄一职,莫宣宝又坚决不受。认为,先代世受元恩,不仕二姓。孙安奏表与朝廷,明太祖嘉之,曰:“义士”,犒劳银碗有扎,扎后有“右仰义士莫宣宝准此”九字。明洪武八年,海南平定,当道建议,自定安至五指山开辟道路。直通儋丶崖。命参政朱亮祖和廖永忠开道。第二年开兵上路,莫宣宝以义兵从军,驻五指山下。此地山崖壁立,涧水从山顶冲突而下,响声如雷。只有小路从涧旁崎岖而上,马行不得,山贼据山崖布弓箭,下石木,阻拦军队,无人敢前进。主帅知莫宣宝有勇有谋,于是明他为先锋,莫宣宝不畏艰险,奋勇直前,欲夺其山,因中暗箭而牺牲。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朱亮祖丶廖永忠特遣安定主薄倪仕兴祭莫宣宝。这可以说是“国祭”。后人以文效国莫恭万的后裔,宋丶元两朝,子承父业,世袭武职,以武戌边;明朝辞去世袭武职后,十分注重诗书传世,以文兴国。明丶清二朝,中举人有19人,贡生有21人,中进士有3人。

 


分享按钮>>【成氏网新闻】安徽安庆枞阳成氏今日祭祖诗文
>>【莫氏网新闻】海南莫氏祖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