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钮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钮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天 下 钮 氏 是 一 家 《我所了解的钮氏家族》16 已阅:2382 / 回复:0(楼主)

七编后感:
(一)了解姓氏的起源、了解祖先的世德风范,为钮氏争光。
            从1996年续修谱出版以来已快10年了,这10年中,中华大地发生了跨世纪的变化。我们的家谱工作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首先网络的出现,使全世界钮氏族人相互之间更加近了,过去的、现在的钮氏族人的光荣史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认识的、不认识的,来自世界各地的钮氏族人都可以在这里得到交流。这10年中,我们通过各种渠道,通过出版家谱《通讯》(到目前为止已出版8期)找到了1996年当时还没有找到的许多至亲。世系图上的一些空缺都一一补上去了。特别是福保公的次子承笈公的后裔:承藩公的后裔:承秢公的后裔:以及先祖待考的钮泽鑫、钮泽应等家庭。
               我写《天下钮氏是一家》的目的,是将1923年承藩公所编写的(吴兴钮氏西支家谱)和以象贤先生为组长的(家谱)编缉组所编写的(吴兴钮氏西支家谱1996年续修谱)中许多珍贵的史料、记载,整理出来,供大家在研究钮氏家族史时作一个参考,让我们生活在世界各地的钮氏族人对我们钮氏这个姓氏的起源有所了解,对我们祖先的世德风范有所了解,对我们钮氏家族的光荣传统有所了解,从而使我们这些生活在世界各地的钮氏族人,更珍惜我们这个大家庭,也更鞭策我们去做好每一件事,为钮氏争光。
           (二)珍贵的历史资料来之不易。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怎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是经过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得到的。从先祖们留下来的《原序》可以看出这些资料来之不易。
               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进士出身南京工部主事文湖叶可成为《吴兴钮氏族谱所作原序》:“现今吴兴荫南钮公,乃是钮氏始祖国戚宣义公第四十四代孙子. 有慨于家谱无法修补,会同吴江、震泽等地钮氏各支脉,把被焚烧后剩余的家谱撮合在一起,合成为一个家谱,当然其中难免有错。并自庚午年(公元1569年)至壬申年(公元1572年)用了三年刊刻成功。”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公元1843年)冬十二月十一世孙福保公为《重修宗谱所作原序》:“由于宗谱被毁于战火之中,造成残缺不全。乾隆乙未年(公元1776年),高祖树槐公、叔高祖悦庵公搜集了散失的宗谱,悉心订正。”“现在既然请教于家族中长者后,决定合全族之力兴修家谱。自荫南公开始到九世,完全遵照旧谱,九世以下都属于新增加的,他们的世系,所住地方、名号、官爵、婚姻嫁娶,卒于何年,葬于何地等都一一记载清楚,即使在比较僻远的地方,凡是我们宗族流落在那里并已安居的人,也要详细访问,以求无一遗漏。”
               上元癸亥(公元1923年)秋七月十二世孙承藩公为《续修支谱所作的序》:“乾隆、道光时期曾两次修订宗谱,记载到第十二代为止,至今又有八十年了。承藩半生在外漂泊,到垂暮之年返乡时立即以重修宗谱之事同宗族中人商量,并得到侄子家裳、家箐首先倡议捐款,于是经费得以聚集。同一个支族的亲友出示旧谱,并详细加以讨论,认为宗谱繁多且失散多处,搜集起来不容易。现在不如就我们西支先行补充修缉,作为续修宗谱的导向。宗族众人响应,并推荐我负责完成全部工作。自壬戌年(公元1922年)春天至第二年秋,经历一年多完成。这一工作侄子家鲁、家灿任编缉,家裳负责调查,他们都能努力完成。宗族中人出资用以出版的人,相继不断。于是承藩重新加以校阅,希望减少差错。现在看到它已经完成,似乎就不能不说几句话,作为序文的开端了。”
                1996年续修谱编缉组组长钮象贤先生在1996年续修谱前言:“1923年修成家谱至今,又经七十四年。期间,日寇侵略,蹂躏湖州,破坏惨重,又遭“文革”时期,空前浩劫,几经沧桑,家谱失散极多,尚有保存者,寥寥无几。1993年,幸在因梁三子心恪的北京寓所发现原由因梁珍藏多年之老家谱四册,如获至宝,喜出望外,续谱有望。1995年泽宪(守章)、因炽(济昌)、因模(第云)在北京多次商议,深感续谱之事,时不我待,应早日设想如何付之行动。决定先行分头联系、调查、摸底、逐步扩展。1996年3月发出敬告各位族长族兄的书面通知,阐明续修家谱之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仿效先祖曾倡议呼吁族人各表其心,各尽其力,输资助成此千秋盛事。因迈(景贤)  、因善(象贤)、因义(维贤)率先响应资助,由此不论海内外,家乡异地,同心同德,全面行动,使续谱宿愿,实现可期。在此同时,组织了《吴兴钮氏西支家谱》1996年续修谱编缉组,公推因善为组长。组员:泽宪、济昌、因慈、因文、第云、因干等。具体编缉工作放在北京,由济昌、第云任编缉,并由泽宪、泽春、因文、因干负责在家乡湖州的调查联系。因慈、因钰,还有因嵩、因林、维能提供不少信息,参与讨论。群策群力、左提右挈,使续谱有所创新问世。“

作者:222.69.234.* (2007/7/3 12:37:12)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0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0)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钮氏论坛  执行时间:1,812.5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钮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