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氏家谱源流】史说嵇姓(2)“嵆”(嵇)最早出现于《三国志》
- 中华嵇氏网 2017年2月14日 史说嵇姓
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函《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的函》,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教育部已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八年抗战”为什么改成“十四年抗战”,就是尊重历史、还原历史。错了就要改正,这是当代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我们解读过“稽”,自然要解说“嵇”。“稽”的源出早于“嵇”,东夷有会稽山(《史记》),漠北有浚稽山(《史记》)、稽落山(《汉书》)。这在国史中可以找到清晰的记录。“嵇”与“稽”没有渊源,“嵇”不是古汉字,而是汉末新造字。但某《嵇姓宗谱》所谓“唐序”却记载“嵇”源自“稽”,那篇文章的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按嵇氏之来也,夏后少康(大禹之后)封子季杼于会稽(今绍兴)。遂为稽氏。秦有大夫稽熊,秦之贤大夫也;汉有博士稽叔年,书年之后有稽康者,字叔夜,晋之异士也,避怨徙上虞移谯郡铚县,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始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嵇姓源自稽姓,晋朝有一个异士叫稽康,因为避难,从上虞(即绍兴)迁到安徽铚县,铚县有嵇山,稽康的家就安置在嵇山之侧,故而改为嵇姓。”是这样的吗?还是让我们翻开国史仔细寻找真实的答案。
(涟水某谱)
(所谓685年唐序)
且从汉字的由来说起。传说,汉字由仓颉造创造,仓颉是黄帝时期的人物,距今约有4500余年。我国目前找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它是商朝后半期(前14~前11世纪)帝王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卦时刻写的卜辞和少量记事文字。甲骨文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公认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就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旅顺博物馆藏甲骨文,原为罗振玉藏品)
(罗振玉手书稽)
有这么多汉字必然要出现一部字典。我国最早的字典诞生于东汉,作者是一个叫许慎的学者。许慎(约58~约147年),字叔重,东汉时期汝南郡召陵县(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 ,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他曾担任太尉府祭酒,师从经学大师贾逵。永元十二年(100年),许慎开始撰写《说文解字》,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一一列出。然后解释字的本义,再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当时使用读若法注音——即使用同音字注音。《说文解字》不但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还在造字法上提出“六书”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些至今仍为后世使用。建光元年(121年)书稿完成,共收小篆单字9353个,重文(异体字)1163个。当年9月,许慎因身染重病,便让儿子许冲把书稿献给了皇帝。《说文解字》凝聚着许慎的心血,是他耗尽二十一年时间所作,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故而后世尊称他为“字圣”。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序)
我们务必记着这样一件事,在许慎版《说文解字》里记录着“稽”,却而没有“嵇”。我们再看比《说文解字》更早的史籍《汉书》来寻找答案。《汉书》又名《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班固生活的年代约早许慎二十余年,许慎编撰《说文解字》时是参阅过《汉书》的。《汉书.货殖传》中记录了“稽”姓人物,却无“嵇”姓人物。原文如下:“又况掘冢搏掩,犯奸成富,曲叔、稽发、雍乐成之徒,犹夏齿列,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意思是说这个姓“稽”的人是掘墓偷盗,犯奸赌博之徒,有伤风化,大逆不道。
我们继续从历史中寻找“嵇”姓由来。继《汉书》之后,陈寿 (233~297年)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历史巨著《三国志》。《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出现“嵇”的史书,书中有关嵇康的记载仅有二十七字:“时又有谯郡嵇康,文辞华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至景元中,坐事诛。”这未免显得太简单了。
(陈寿《三国志》)
(裴松之注《三国志》)
陈寿创作《三国志》约130余年,南朝宋文帝因为《三国志》记事过于简单,就下旨命裴松之(372-451年)为《三国志》作注。裴松之不但大量补充了原书记载的遗漏和纠正错误,就连同一件事几家记述不同的,也一一收录书中,以备后世参考。为了注释《三国志》,他收集了三国时期的原始材料达一百五十多种,博引各家著作原文,注解文字超过原著近三倍之多。裴松之在注嵇康传记时,引用了虞预(约285-340年)著《晋书》原文:“康家本姓奚,会稽人。先自会稽迁于谯之铚县,改为嵇氏,取“稽”字之上“山”以为姓,盖以志其本也。一曰铚有嵇山,家于其侧,遂氏焉。”
(虞预《晋书》)
虞预是东晋著名历史学家,余姚人,曾私撰《晋书》。唐朝贞观年间重修的《晋书.王隐传》里记载了虞预《晋书》的由来:“大兴初,典章稍备,乃召隐及郭璞俱为著作郎,令撰晋史。豫平王敦功,赐爵平陵乡侯。时著作郎虞预私撰《晋书》,而生长东南,不知中朝事,数访于隐,并借隐所著书窃写之,所闻渐广。是后更疾隐,形于言色。预既豪族,交结权贵,共为朋党,以斥隐,竟以谤免,黜归于家。贫无资用,书遂不就,乃依征西将军庾亮于武昌。亮供其纸笔,书乃得成,诣阙上之。”
(王隐《晋书》)
仔细读文中第一句话,那记录着王隐作《晋书》的时间,大兴是晋元帝的年号,指公元318年至321年。文中第二句话也有信息可鉴,“豫平王敦功,赐爵平陵乡侯。时著作郎虞预私撰《晋书》,而生长东南,不知中朝事,数访于隐,并借隐所著书窃写之,所闻渐广。”记录了虞预《晋书》的写作时间及抄袭王隐《晋书》的事实。王敦是东晋权臣,拥兵自重,有篡逆之心。公元324年,王敦之乱被朝廷平定。虞预作《晋书》时间是公元324年之后。因为虞预长期生活在浙江,偏于一隅,对朝中的事并不了解,所以他几次拜访王隐,并借看王隐著《晋书》偷偷抄写。
唐贞观二十年(646年)至二十二年(648年),太宗皇帝命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人为监修,偕同令狐德棻、敬播、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淳风、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等十八人,以南朝齐人臧荣绪所写《晋书》为蓝本,同时参考其他诸家晋史和有关著作,重修《晋史》。回头看,无论是王隐《晋书》,还是虞预《晋书》、唐代《晋书》都从未否认“嵇”姓源自奚氏迁移的说法,只是一说嵇姓是新造字,另一说是原本有“嵇”字。唐《晋书》采用了第二种说法。这就是历史,也是嵇姓族源的真实记载。“嵇”正式录入《说文解字》是在北宋初年。宋雍熙三年(986年),太宗皇帝命徐铉与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人一起重新校订《说文解字》。徐铉等人在校订时增补了402个字,其中就有“嵇”,体例沿用小篆,注解如下:“嵇,山名,从山,稽省声,奚氏避难特造此字,非古,胡鸡切。”
(北宋《说文解字》根据篆体录入嵇)
“从山”说明字型为“嵆”,“胡鸡切”是指“嵆”读音。
反切注音又称反语,语言学家的大致看法是,起源于汉末,成熟于魏晋,三国由孙炎总结,普及于隋唐。反切注音是继读若注音之后的发展,其基本规则是使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如“嵇”胡鸡切,即取“胡”字声母h和“鸡”字韵母i为“嵇”注音。徐铉在借鉴前人和他的弟弟徐锴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唐代音韵学家孙公式著《唐韵》,为《说文解字》中的每个字标注反切,使得《说文解字》中的每一个汉字的读音有了统一标准。雍熙三年(986年),重新校订的《说文解字》完成并雕版流布,后世称为“大徐本”。我们现在通行的《说文解字》就是以“大徐本”为蓝本的。
纵观我国历史,尤其是汉字的变迁,从汉末至北宋,“稽”与“嵆”不但源出不同、字型不同,读音(稽,古兮切)也是完全不同的。
关于“新造字”再讲一段题外话。我国文字史上有很多“新造字”的例子,如武则天本名为“照”,做了皇帝后,她自然要彰显自己是应运而生,便自誉为天上日月,取意日月当空,普照大地,将“照”改为“曌”。“曌”字还暗含着她昔日做尼姑时的法号明空。当时,武则天还别出心裁地新造了“臣、君、月、年、日、星、载、圣、人、初、授、证、天、地、正、国”等许多异体字。再如“龑”, 这是五代时南汉刘岩为自己名字造的字,字义为“飞龙在天”。“嵆”也是新造字,它的由来,史书记录清晰,奚姓从会稽避难至谯郡,以勿忘故土之意,取“稽”字之上的禾与尤,读音同“奚”(胡鸡切),这是改字不改读音。
今天的嵇姓与稽姓无关,嵇康也从未叫稽康,稽康的后代绝非嵇姓传人。
分享按钮>>【嵇氏家谱源流】史说嵇姓(1)说“稽”
>>【嵇氏家谱源流】史说嵇姓(3)南朝画像砖“嵇康”被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