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诗人和书法家侯过教授
- 中华侯氏网 2010年11月21日 中华侯氏网
才艺盛名 林学先驱
——记著名林学家、教育家、诗人和书法家侯过教授
侯过(1880—1974),男,广东梅县人。著名林学家、中国现代林业和林业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教育家,又是诗人和书法家,,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1916年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林科。早年创办林场和开展防护林调查规划,毕生从事林业教育和林业科学研究。晚年被任命为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省文物保管委员会副主任。还曾任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常委、农工民主党省委常委、省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等职,培养了大批林业和文史人才,为中国林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冷圃”社员到同盟会员
侯过15岁在嘉应州李石根书馆就读期间,爆发甲午战争,腐朽的清廷战败丧权辱国的行径,使他愤激不已,同时受进步书刊影响,与一些同学组织了冷圃学社,以此交流和传播革命思想,发表过不少抨击当时社会弊端的文章和诗词,并立志“科学救国”。1906年,侯过剪掉辫子,东渡日本求学,,在此期间,他阅读了中华革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备加推崇,情绪为之振奋並加入了同盟会。同年夏天,孙中山先生于高野寓所接见侯过,畅谈光复华夏后的建国大计,给他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侯过在东京被选为同盟会广东支部长兼广东同乡会长,他发动筹款接济黄花岗起义失败的在港同仁,并组织追悼七十二烈士。辛亥革命前夜,侯过奉东京同盟会总部命回嘉应州,开展种种策动各界人士进行推翻满清光复梅州的各项准备工作,,在辛亥革命光复梅州中,侯过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科学救国”矢志学林
1908年侯过在日本群马县东亚蚕桑学校毕业,回国在江苏昆山县女子蚕桑学校执教两年。他寒假返乡,看到故乡童山濯濯,水土流失严重,与日本到处林木苍翠,山青水碧形成鲜明对比,治山治水之心怦然心动,决心学林,他日绿化祖国。乃于1911年毅然重渡日本求学。他舍弃政治、经济两个热门学科,选择林科这一冷门,在日本国立大学预科结业后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林科。在三年的学习中,他理论和实习并重,特别重视森林调查研究。1914、1915两年暑假,他回国不失时机地先到浙江杭州调查天目山森林,发现有不少针叶高大乔木,包括树龄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树,认为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林。后经浙江、福建返梅县也沿途调查森林。他把采集的标本带回日本,从事研究。这种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和科研方法,在他以后几十年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懈,对树立这一良好学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现代林业的先驱
侯过1916年在东京帝国大学林科毕业,学成归国,被聘为江西南昌农业专门学校林科教授兼主任。1921年受聘于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林科任教授。1924—1949年担任国立广东大学农科学院(1926年7月改名中山大学农科学院)教授。任教期间,他对专业的学制、课程设置、教学环节都提出具体意见。据《国立中山大学现状》(1935年)刊载,林学系设树木学、造林学、防沙工学、桥梁学等10门专业必修课,在当时中国高等林业院校中,这个课程设置是比较完备的。侯过还自编多门教材,其中《测树学》1925年经广东大学出版委员会定为大学丛书,这是中国高等林业院校正式出版该学科的第一部教材。侯过的教学思想的核心是理论联系实际,他创办林业院校首个实习、科研基地——九江庐山白鹿洞演习林场(中大林学系是白云山模范林场),学生三年级起,每周都要到林场实习,使学生得到实践知识,学以致用。侯过还聘请外校和国外名师前来讲学,使学生大受教益。侯过重视教书育人,要求学生丰富知识,增长技能,老实做人,勤恳做事,学林爱林,为振兴中华林业奋斗终身,他言传身教,培养了大批林业人才,在他身上,体现了一代名师的风范。
创办林场推动造林事业发展
侯过早在1916年就任江西南昌农业专门学校林科教授兼主任时,就不辞劳苦到庐山勘测规划设计创建白鹿洞演习林场,以供师生教学实习,在他的领导下,经过师生悉心经营管理,该场成为郁郁葱葱、生态盎然的林区。1927年,广东省政府批准中山大学的申请,将白云山荒山划归中大附设第一模范林场,面积1453公顷,林学系由侯过和德籍教授芬次尔(Dr. G. Fenzel)等负责规划,任命芬次尔为林场主任,1931年改由侯过任主任。该场1928年开始经营,到1935年造林完毕,总计有林木2592276株,形成林木苍翠,山青水碧,鸟语花香,景观多样、多姿多彩的广州市风景名胜区。林场建设根据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在27个区分别营造用材林、水源林、风景林,这些措施取得显著效果,其经验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参考价值,对推动我国林场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侯过在中大农科学院任教期间曾兼任广东省森林局局长,此期间,他创办了曲江、潮安、德庆、鼎湖、罗浮第一、二、三、四、五国营模范林场;1933年在惠州西湖创办中山大学第二模范林场;1935年在粤北创办中山大学武水和燕居山演习林场。他毕生致力于林场建设,为我国造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水土保持的先驱
侯过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时专攻森林工学,特别重视水源林和水土保持林,他是中国这方面的创始人之一。他认为中国到处都是荒山,地面缺乏植被覆盖,这是导致水土流失和水、旱、风、沙灾危害的根本原因。营造水源林、水土保持林、防护林是减灾最经济的有效措施,还可以生产木材、燃料、饲料、肥料,为农民生活服务。1921年在京任教时感受到北京天气干燥,有时满城风沙,他抓住了防止京华风沙这个课题,亲自率领助教到居庸关、大同、长城内外考察,沿途踏遍了荒山野岭、采集了标本、调查了解风沙逐渐向东南扩展情况。他写出调查报告,制订计划并即在南口附近开辟苗圃,准备植树造林,遗憾的是,北农因学潮被北洋政府解散,这一宏愿未能实现。在广东,他亲自率领森林局科技队伍,前赴东江、西江、北江、韩江、珠江中上游实地调查,写报告书提出造林计划和实施方案。抗战期间,中大搬迁到云南澄江和广东乐昌,他又到大理、丽江、粤、赣、闽、湘、桂调查水源林。他这种长期为水土保持不懈奋斗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和敬佩。1950年,侯过退休当年,应邀参加全国科学会议,会后受到周恩来总理设宴招待。1952年2月9日,他上书毛泽东主席,建议中央组织有关专家,成立机构,赴冀、察、绥、宁等省调查研究,做好整个防止风沙的保安林计划,并表示希望参加这项工作,以完成30年前未竟夙愿。不久,省文教厅长杜国痒由京返穗,转达了毛主席对他所做的治理华北风沙计划,所表示的极大赞赏和关怀。 如今国家起动的“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宏伟工程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仅从1978——1988十年间,“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已从5.05%上升到14.95%,计划到2025年全部完成。他在这方面的真知卓识具有指导作用,他是中国现代防护林的开拓者之一。
主管文史成绩卓著
1950年侯过年届古稀,在他退休后负责省文物保管委员会工作期间,值广州解放不久,省内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受到严重破坏,在他主持下到各地调查研究,将省内有价值的名胜古迹及重点文物列为保护重点,着手修复古建筑,将流失各地的古铜器、玉器、字画等加以收集整理鉴定,为国家保全了不少珍贵文物。
1953年,德高望重的侯过被任命为省文史馆第一任馆长。该馆成员大多数是旧社会来的教授、诗人、画家、篆刻家、翻译能手等年龄较大的知识分子,他善于团结他们,发挥其所长,在他的带动和领导下,文史馆先后出版了《广东省自然灾害史》、《三元里抗英史料》,翻译了鸦片战争前后出版的《澳门日报》(英文版)。同时,举行了多次画展,还派出专人为有关方面鉴定出土文物等,受到各方面好评。
1964年,文史馆发挥优势,与有关单位配合,开设广州文史夜学院,侯过亲任院长。该院设置了中国文学艺术系(分中文、国画、书法篆刻、古典音乐四个专业)、外文系(分英、日、法、西班牙文)。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
侯过书法功底深厚,苍劲有力,挥洒自如,具有独特的风格。留世作品甚多,如台湾各地名胜古迹留有其字迹。上世纪70年代,其作品被选送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展出,赢得国际好评。上世纪80年代,他的作品被选入国家珍藏。
立言立功立德后学楷模
侯过既是林学家、教育家,又是诗人和书法家。他治学严谨,著作甚丰。在林学方面主要有《森林经理学》、《测树学》、《森林工学》、《森林法学》、《白木耳栽培》等,他是中国高等林业院校首先讲授《测树学》、《森林工学》、《森林法学》的教授。他组织领导水源林调查研究,写有广东滑水山、海南五指山、云南丽江、江西大庾岭、庐山、河北居庸关等地的水源林调查报告书。诗词方面有《五木斋诗草》、《约庐诗草》、《蓬莱诗草》、《三万里游草》等。
侯过毕生尽瘁于林业,锲而不舍,可以说是树木树人的一生。他从事森林事业调查研究,足迹遍踏东北、华北、西南、两广、台湾的高山峻岭,无垠沙漠和名山大川。直至1950年9月,他还在《联合报》发表题为《今日的林业问题》,再次阐述森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森林对国民经济的重大意义。侯过教书育人,桃李满园,为中国培养了几代林业人才,遍布全国各地,其中有不少是专家,教授,为中国林业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侯过品学兼优,德行高尚,生活朴素,为人率直,平易近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受到人们尊崇爱戴。早在1941年9月9日,中山大学为他庆祝60寿辰晋一,校长邹鲁赋长诗祝贺,农林学界同寅撰写祝贺文章,出版《农声》专刊作为纪念。农学院院长丁颖教授代表为之致贺曰:
“我公之言,渊博温暾,文质兼粹,中外同尊。
我公之功,化育天工,宏垂棠荫,广被春风。
我公之德,人伦表式,接物谦和,持躬刚直。
立三不朽,承先启后,峉峉南山,天长地久。
漪欤休哉,敬为公寿。”
其弟子教授林亮东博士撰祝寿联曰:
“交游遍全国,门生遍全国,周览尽全国,名山大川,声名洋溢乎中国。
读书三十年,讲学三十年,尚有四十年,清风明月,杖履优游到百年。”
这里表达了对他几十年来为林业和教育事业奋斗不懈的高尚情操和献身科学的品德。
1970年,侯过年届90,仍然不忘林业,对事业执着追求,作七律《九十自咏》一首,表达他虽年登耄耋,壮志犹在。拜读此诗,使人得到教益,热爱林业,现将诗录于如下:
行年九十半龙钟,目半朦胧耳半聋。
种树平生师郭橐,移山今始学愚公。
纪游远过徐霞客,见世熟于陆放翁。
亿姓昭明多胜事,婆娑风月庆时雍。
我受业于侯过教授门下,1936年,在中山大学农学院林学系毕业后,在他的指导下从事林场、教学工作,垂30年。我承领教益独厚,知吾师为人最深,缅怀往昔,记忆犹新。余不敏爰述吾师主要经历业绩,以表述缅怀崇敬之情。并祈后学有所取法,继承与发展,为创造我国林业新局面而奋斗。
文——徐燕千
分享按钮>> 侯过——理工科出身的广东文化名人
>> 台湾“国防部”中将部员侯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