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家谱源流】“西平”考
- 中华池氏网 2013年2月5日 万家姓
“西平”考 ——兼谈我心目中的池氏太始祖 一、“西平郡”出自曹操之手。 这个“西平郡”指的是今青海西宁市古时的西平郡。
中国史上何时开始出现西平郡?就是有名的“前四史”之一、由南朝宋范晔著的《后汉书》详列了105个郡国名也找不到它。原因是,“乃至献帝即位,天下已经大乱,朝政操于权臣之手,朝廷不能号令全国,分裂割据现象严重,各地不少州牧、太守自行置郡,而且旋置旋废,时分时合。因此,这一时期郡国增废情况十分复杂,各种史籍记载出入很大。”但当代史学家们“经过考订,条理如下:中央地区:建安年间,曹操执政,陆续增置城阳、利城……西平、西郡……弋阳等十余郡。割据地区:孙策据江东……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分丹阳置新都郡……故至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魏代汉以前,东汉全境郡国总数由灵帝(公元168-188年在位)末年的109增至120余个,郡境则相对缩小,至有仅领二、三县者。“(以上据《百科·中国史》)。
这就是《辞海》上说的“西平郡”:东汉建安中分金城郡置,治西都(今青海西宁市)……十六国南凉曾建都于此,北魏改置鄯善郡。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鄯州为西平郡……。二、“西平县”简历。
这个“西平县”指的是现在河南中部的西平县,它从未称“郡”。1、
春秋时:为柏国,被楚灭(据《春秋史》) 2、
战国时:它叫棠(堂)溪县(个别族谱误写成‘长溪’),属韩国的上蔡郡(据《战国史》)。棠溪以铸剑出名,“棠溪之金,天下之利”(《辞海》),此剑能在含矿石成份甚多的陨石上刻“始皇帝死而天下分”(《中国通史简编》)。上蔡后为楚灭。 公元前514-前496年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孙武、夫概等于前506年大破楚军,攻占郢都(今湖北江陵县北纪南城),次年阖闾弟夫概因欲篡王位而叛乱,被吴王打败,“夫概奔楚”。时楚昭王(前515-前489年在位)听了乐师扈子“援琴而鼓”:“愿王更事抚忠节,勿为谗言能谤亵”,昭王不计前嫌,赐夫概为堂溪氏(楚昭王之前楚平王,曾杀死伍子胥的父与兄,故有‘伍子胥鞭尸楚平王’故事)(以上据《东周列国传》、《百科·中国史》、《文化精华》)。3、
秦朝时:疑仍为棠溪县,属颖川郡,“因颖河得名,辖境有今河南登封以东,尉氏以西,包括舞阳、临颖等地”(《战国史》) 4、
两汉时:“西平县”正式浮出水面,“汉置县……名胜古迹有龙泉、酒店(地名)冶铁遗址”。“在今河南省中部,洪河上游,京广铁路纵贯”(《辞海》)。 两汉西平县均属汝南郡。汝南郡为“高帝(即汉高祖刘邦,前206-前196年在位)置,在雒阳(即今洛阳)东南六百五十里,户四十万四千四百四十人,口二百一十万七百八十八(按X年户籍计)”(《后汉书》),而《百科·中国史》则认为,东汉汝南郡达二百五十九万,是人口最多之郡(统计年份不一)。汝南郡有平舆(郡都)、西平(有柏亭)、吴房(有棠溪亭)、固始(古为侯国,楚庄王封孙叔敖子于此)等三十七个县(城)。此外,两汉还有陈留郡(郡都陈留),武帝(前140-前88年在位)置,在雒阳东五百三十里,有十七县(城),户十七万七千五百二十九,口八十六万九千四百三十三(按X年户籍计)。秦朝含子婴在内仅统治十五、六年(前221-前206年),接着刘邦建汉,因此有些姓氏书称汝南或陈留有池氏(从“池人”演变而来),大致在“秦汉之际”,就不奇怪了。应劭是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人,作为同朝代同地区,他肯定知道汝南有池氏,故在他的《风俗通》会认为“居于池边的人家便以池为姓”,并去注释“池仲鱼”(参见我的‘解读池仲鱼’)。从两汉固始县均属汝南郡看,经漫长岁月后唐末有池鲤腾等出现似乎有思考余地。记得今年初中央电视台(不知1台还是10台?),偶说“固始曾是客家根据地”;前两年香港凤凰台还专题播放“客家人”(我有录像),说今河南商丘曾有客家凤凰村。看来池鲤腾等也是外地迁固始的(但我不认为移民就是客家,不会讲‘客’话,不叫客家)。三、我心目中的池氏太始祖——池瑗。 作为一个姓氏的太(至高之意)始祖或始祖,有姓无名也是个问题。公子池的后代以池为姓,作为一支重要来源可圈可点,但公子池姓赢,硬要说我们的祖先姓赢,实在有点不伦不类,而其后代我们亦找不出一个名字来,更是个问题!所以我认为还是以堂堂正正疑为春秋时“池人”繁衍而来的池瑗为妥:第一,池氏许多族谱公认了他。我家乡《明阳池氏族谱》在“续修序”中就开门见山写道:“池氏者西平郡(注:‘郡’有误)徵音汉中牟令瑗之后也。一作中军令暧之后,一作中牟令環之后。以予考《万姓统谱》诸书作牟瑗为是,其在天下者不可得而详矣”。为何又说“令暧”、“令環”?原来南朝宋范晔之《后汉书》前前后后,不少人都撰述过“后汉书”,只是“书出以后(指范晔之《后汉书》),众家都废”(《百科·中国史》语)。“续修序”作者池联飞乃至当今史学家、学者肯定在其它“后汉书”之类猎取到了池瑗名字(范晔《后汉书》虽写了循吏列传,但也只列了卫飒至童恢十二人,可能是如上述汉末天下大乱或池瑗不那么出名才未写上)。第二,“池瑗”上了《辞海》。它在解释“池”字第四点时说:姓,汉有池瑗。《辞海》列举姓氏时,往往以最早可考之姓氏列出。如果把它与《春秋史》所列一百四十余国结合起来,我们可辨证不少有关姓氏书籍的姓氏起源。这主要要归功于社科院谭其骧他们。谭1992年逝世,他与他的同事负责《辞海》历史地理部分,是“迄今最权威、最精确、最详细的中国历史政区”。谭在史学界评价相当高。杨宽老先生也参加了《百科·中国史》关于《竹书纪年》等编撰,他的《西周史》、《战国史》专门引经据典,通篇都有“一作”,假如没有他的《战国史》,我们可能对公子华、公子池一无所知。没有后台的池瑗何以能当上县令(小县者为县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语;‘青衿’指有学问者)”,他自喻“周公吐哺”(吃着饭也要把饭吐出来接待贤士)。这说明曹操在那动乱年代求贤心切,“唯才是举”。“东汉选拔官吏,主要是依据儒家道德行为标准,宗族乡党的评定成为政府选拔官吏的主要甚至唯一的依据,具体途径是察举、征辟(荐举)”。但汉末大乱,“用人不可能一一核之乡间”,因此,“用人决于胸臆,各引其类的情况仍大量存在”,乡闾评议在私人操纵下弊端不少。曹操则:一,反对名实不符;二,压制朋党浮华和私人操纵选举,“把选举之权控制在政府中”,“对豪强大族不法行为也往往给予严厉打击”。他托荆州大名士韩嵩“条品州人优劣,皆擢而用之。这就不同于名士私人操纵的乡闾评议……”。池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于延康元年即220年被评议批准上任中牟大县令的,是“民选干部”,“底子好,根子正”,所以他是循吏:“一夫得情,千室鸣弦。怀我风爱,永载遗贤”(《后汉书》赞循吏语)。曹操也于公元220年逝世,看来池瑗搭上了最后一班车。从“西平郡”话题到池瑗,我们池氏人与这位“阿瞒”真有点缘份。故事不少,也好记忆。曹操逝世后,同年10月曹丕建立魏国,由吏部尚书陈群在曹操“唯才是举”基础上建立九品中正制。但后来由于担任“中正”者一般是二品,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既不“中”也不“正”,至曹芳齐王(公元239-254年执政)时,几乎瓦解。至西晋时终于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局面,于是“谱谍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宦都以此互相夸耀”。至南朝梁时,政府还设谱局(《百科·中国史》),“后世局废,由是士大夫家自为谱矣”(‘明阳池氏族谱’原序语)。可惜的是,隋唐以前谱谍亡佚殆尽,即使大姓也不能幸免。但唐时仍有《元和姓篡》(此书经清人岑氏作第四校,‘后来居上,功力最深,收获也最大’)、《姓氏录》、《贞观氏族志》等。总之,家谱能从唐保存至今的,如凤毛麟角。迄今,我们也找不到任何古老之姓能按历朝历代并且按族辈世代连接起来的。有,也是“断章取义”。池瑗上任的中牟大县在今河南郑州东部,有发生于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遗址。据《后汉书》,东汉中牟县属河南尹(这是很独特的郡名),这河南尹又是从西汉河南郡更名而来(汉高帝刘邦于前205年将秦时的‘三川郡’改名为河南郡,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灵宝以东的伊、洛流域和北汝河上游地区)。东汉河南尹(郡名)有21县(城),有雒阳(既是郡都又是国都)、河南(县)、梁、荧阳、开封、新郑、中牟等。中牟县有圃田泽、清水口、管亭、蔡亭等。东汉大县令“一人,千石(俸薪)、其次置长,四百石,小者置长,三百石(据《后汉书》”)。“尹”,汉代又“为都城行政长官,如京兆尹、河南尹”。但很独特的是“三辅”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官名又是两汉郡名。作为郡名,在“两汉郡国表”(西汉103个,东汉除汉末外为105个,列得很清楚,不变;而河南郡则改为河南尹,亦很明确。“三辅”官名原为主爵中尉、左内史、右内史,汉武帝则将他们改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以又为郡名,只是因他们又处畿辅之地(今陕西中部)。也许正是由于如上述的复杂,后人(如明、清时)把池瑗之父池循彻误认为当了河南尹这样的大官。毕竟未见出人头地之处,也无史料,虽昔非今比,但池循彻不可能当相当今北京市长之类那么大的官。此可能系当时人误把河南尹政区作官名所致,并不奇怪。 退休后,偶见池氏宗亲网站,很感兴趣;又见“至于历史真相如何,留给历史学者们去研究”,我想他们是不会理我们池姓的,于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又得益于我住家半径三、四百米内有四、五间书店,便想要弄弄“真相”,写了几篇文章。总的印象是,池氏系春秋“池人”(后代发源于西平县)和公子池(后代发源于河西地区)繁衍而来。从理论上讲,因战国时(前475-前221年)宗法制已瓦解,春秋时“池人”可能更早“以池为姓”(比公子池(前262年仍约六十岁)还要早),且以群体出现,因此这支来源显得更重要、“可靠”。至于渑池之“池”和“池国”不可靠(‘质疑渑池之池’文后还发现更多史料说明‘不可靠’)。“现在史书没有绝对准确的”(大意),更兼工作几十年从未涉猎史书,“老夫”又毕竟“呀呀学语”,肯定谬误不少,还啰嗦点,尚请宗亲不吝赐教、包涵。
池上舆 2007.12. 注:郡国之“国”系指皇亲国戚所封之国,权力很大。因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剥夺了诸侯王统治权,国名保留,但国与郡实质无复区别。
分享按钮>>【池氏家谱源流】“河西”考
>>【池氏家谱源流】质疑渑池之“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