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新闻】上古时的姓、氏、名与字
- 中华池氏网 2013年2月5日 万家姓
这个“上古”,据《易》原意为“穴居而野处”,但与“中古”(汉至宋)并提时,一般指夏、商、周。
上古时的姓氏制度属宗法制一部分,而宗法制起自父系家长制,至周代逐渐完备。要学习、研究古史不可不对姓与氏、名与字有所了解,否则如程伯休甫、虢仲、师尚父、尹吉甫等名字我们会感陌生、古怪,又如“池子华”三个字,现代人会觉得很顺口、正常,但放到古代,它就“不顺口,不正常”了。
一、 姓与氏
“姓”起源于部落的名称(含图腾等)或其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有书说他又姓公孙,国号有熊氏,但这是无根据的,因远古(夏之前)无公孙称谓,“有熊”也不见传、记,不合《帝系》原意,不过既然属神话,不需深究其是非罢了;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大禹治水有功,他的姓也不知如何得来,只好以“皇天”赐姓为姒。《说文》说,姓者,“人之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人之所生”,只有女的才能生,所以为了不摆脱“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古老的姓,都带有“女”字。我们常见到某首领之母因吃了燕子蛋,或踩了大脚步印而生,那是因不知其父是谁,无可奈何才编造出了离奇故事。
除了部落首领得姓外,他们的儿子也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镮(应女旁)、依十二姓,其中四人分属二姓。又祝融之后为已、董、彭、秃、妘、曹、斟、芊八姓。这些都是远古有代表性的一些姓。
到了夏、商,“氏”作为姓的分支出现了,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王室以姒为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已姓中衍生出苏、顾、温、董、豢、龙等氏;商王室为子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氏,周初分尝 给鲁、卫等国君主。
到了西周、春秋,宗法制逐渐完备了,姓氏制度也完备、复杂了起来。周王室为姬姓,侯国之君和卿大夫(西周、春秋时由王及诸侯分封的重要官职,辅助王或国君统治)有同姓与异姓之分。至春秋时,可考的有姬、姒、子、风、嬴、已、任、祁、芊、曹、妘、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这些姓都属贵族之姓。普天之下,云云众生,平民没有姓也没有氏,只有名,以名来区别。
不过话说回来,周代贵族虽然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称姓, 这是为避免同婚之故,可见古时人们也懂得同姓婚姻会遭致后代生理缺陷的科学道理,但“心存赤志本同德早已相爱;姓有源流分百派原不近亲”。同性不同宗有得是,今天同姓同宗者只要不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即可结婚。
周代未婚女子如齐姜、宋子,齐与宋为国名,姜与子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栾祁,江与栾为夫家国或氏名,芊与祁为女子本人的姓。中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传统实在不少,今天我们见到的李府黄太孺人即为其例。
从夏到周代,人口越来越多,贵族之姓也越来越多,得氏的方式也多了起来:1、以国名为氏;2、以邑名为氏;3、以官名为氏;4、以职业为氏、5、以住地之名为氏(再到后来以动物名为氏,以数字为氏等等就更多了)。这里我们要引用说多一些的是:
6、“以同周王或诸侯君主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如周僖王之子名虎,被称王子虎,其孙名苏,叫王孙苏;郑穆公之子名喜,称公子喜,其孙舍之,称公孙舍之。我们真佩服《春秋史》作者,列了七个大小诸侯国,一口气又列出几十个公子、公孙之名,但无疑公子就是诸侯之子,公孙就是诸侯之孙。
7、以贵族的字为氏。按宗法制(大宗、小宗问题从略),公族只包括各代诸侯国君近亲三代,公孙之子(曾孙)不属公族而须另立氏。这些贵族子孙多以其王父(祖父)之字为氏。如郑国国君之子公子发,字子国,其孙国参(又叫子思)即以子国的末字“国”为氏。以祖父(应公子这一代)之字为氏最为常见,是得氏通例。我理解“通例”不等于“一律”,不然,如果公子某又有几个孙子怎么办?是否都以祖父(公子)之字为氏?也许是,也许只好另寻“出路”。
但我认为“池子华”三个字是勉强凑合的(参见我‘寻章摘句话池氏起源’和‘公子华、公子池其人其事’——前者尤其谈‘司马’和‘试用制说了一大堆废话,也漏列丞相名)。这里要补充的是:一、与秦王嬴政一样,公子华、公子池应嬴华、嬴池才是——这些名字今天听起来就别扭了;二、由于此时已进入战国中、后期,宗法制瓦解,已没有如下述“字”那样复杂、罗嗦了。春秋时男人确流行以“子某”为字,但到战国已不用。根据秦昭王公子稷名为稷(一作恻),上述“华”与“池”也只能是名而不是“字”。有名的公子池,其后代也不管字不字,反正以池为姓了。宗法制瓦解,人们已没那么多清规戒律啦。
春秋前,贵族之姓承袭自远祖,非常稳定,“百代不变”;氏为贵族得自与自己血缘关系较亲近的先人,则数代即变化,这也是上古时姓氏的特征之一。
二、 名与字
“名”是个人符号。据古礼,婴儿生下三个月或百日,要择日剪发,由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这时孩子的名是由父来取的。但男子到了二十岁,女子十五岁,就被视为长大成人啦,可以正式参加社交,故有“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的说法。男子二十岁时要举行“冠礼”,他的“字”要由来宾取。这个“字”可罗嗦了。根据《西周史》,正规的“字”全称有三个字,一是长幼行辈的称呼如伯、仲、叔、季之类;二是和“名”相关合的某一个“字”;末一个字都用“甫”的称呼,其实“甫”是“父”的假借字,也有代表男人之意(从此我们才知道为什么司马之祖既叫程伯休甫,又叫程伯休父)。从文献看,西周确实流行这种取“字”方式,如白(又与‘伯’相通)丁父、中(又与‘仲’相通)旄父,这些“三个字”都是人的“字”。我们举个例看古人姓、氏、名、字的全称,如孔丘,他姓(氏)孔,名为丘,他的“字”是“仲尼父”三个字,所以全名是孔仲尼父(因已长大,名已不用),这里的“仲”说明排行第二,文革中叫他孔老二,尼为山名,与丘相应,“父”,男子长大成人啦,也是对他的尊重。“甫”或“父”还有表明此贵族孩子已长大成人,对社会负有义务和享有权利之意,现在有十八岁偶有成人集体宣誓也是这个意思。
至于女子取字方式,史书未谈到,但从出士文物,有女的称呼为,如虢孟姬良母、辛中(仲)姬皇母等。这里第一个字为国名或夫家之氏、第二个字是长幼排行、第三为女子本姓、第四、五个字即“某母”,清学者王国维认为“其母”即女子之字(如同男子某父或某甫),郭沫若在《甲骨文研究·释祖妣》中称王国维在这方面“揭破三千年来之秘密”。但这样以五个汉字称呼女的又不方便,当时习惯上又如下述男人习惯不用全称基本相同,但“姓”是不可少的。
如同上述,要用三个汉字组成男人的“字”太罗嗦,按当时习惯,又可以不用全称:
如有省去伯、仲等行辈的,如白(与伯相通)懋父,可称懋父/也有省去“父”(与甫相通)的,如周公长子伯禽父,称伯禽。孔子字“仲尼父”,也称仲尼/也有省去伯、仲等行辈而连同官名称呼的,如“姜(姓)太公”吕(氏)尚父(‘尚父’属字,一说子牙),称师尚父(这里的‘师’是掌管军事之官名)/也有省去“某父”单以伯、仲等连同官名、氏或称号来称呼的,如伯阳父,称太史伯阳/还有,习惯上五十岁以上者,可单称伯、仲等行辈而省去“某父”,如虢仲、虢叔、虢丑(又为丑父,‘丑’大概以地支排行为之),从此我们可看出他们是“老者”。
总之,上古的姓、氏、名尤其“字”较复杂、罗嗦,但它们有助于我们但见名字时即可猜想此人是何官、排行第几、是男是女及至年令等,适当了解它们颇有益。
池上舆 2007.8.
分享按钮>>【侯氏文化古迹】永城网为侯伯文寻亲记
>>【池氏网新闻】古时有没有“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