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连氏 栉风沐雨-赤土村连氏英豪遍四方
- 中华连氏网 2008年11月4日 海南经济报
据《海南琼文连氏谱》记载,在宋仁宗年间(公元1023--1063年),始祖连宽公来自福建莆田坎头村(又名次头村)。2004年5月,福建姓氏源流研究会连钧文先生来电告知,坎头村确有,今名嵌头村,在福建莆田平海镇的海边:始祖连宽公宋代从莆田迁来海南居住海口市白沙海田(甸),后衍迁入琼山罗林村、新溪门村、连家墩村等七十二村。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05年)秋季琼州发生大地震,灾民到处逃生,然后续居琼山、文昌等地。海南琼文连氏指在海南岛琼山和文昌二市的连姓,今总人口约800多人,分别住在该二市的十几个村子。较大的聚居地为琼山市(现为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茄南的赤土村和文昌市抱罗镇的大约村(又名大学村)。
从他们最近重修的族谱得知,开基太祖连宽(旧本或作一、二公)来自福建莆田坎头村(或名次头村今查嵌头村),时在宋仁宗年间(公元1023--1063年)以官宦教谕人琼并家焉。其后代在旧名为白山海田(甸)的地方传衍,到明朝初已传十七代,子孙繁茂。
从宽公始,按一代30年计,琼文连氏迄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当传30多代。由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605年)那里发生大地震,田沉屋毁,灾及七十二村,幸存者到处逃生,家族分散,族谱失废,故宋以上无法追本续源,震后修谱时只好重新排世,大约断了近400年16代。
琼文连氏明代时分二房支,一房支以琼山坡上村为中心,字辈用XXX(以上无考)世、时、同、天、德、延、朝;一房支以文昌大约村为中心,字辈用XXX(以上也无考)其、绍、登、科、日、加。清乾隆年间修谱时众议合一,统用字辈,即统一以“加”辈为最晚辈续之。计24字:士、世、宏、巨、开、魁、及、第、仕、宦、家、声、诗、书、为、业、光、荣、祖、宗、大、振、鸿、尤。并分别以“天”和“其”为一世重新排世,迄今出“声”辈(18世),各派平均传14世。具体列下:
日生公派:声字(18世);
绍树公、罗厚村派:仕字(15世);
德辉公、德成公、绍光公派:第字(14世):
德新公、德壹公派:及字(13世);
德安公、德甘公派:魁字(12世);
绍祖公、绍宗公派:巨字(10世);
各派分布村落:
文吕市:
抱罗镇大学村(也名大约村)。有100多人;锦山镇厚墩村(也名后堆村)有数十人;东路镇西坡村和湖山镇五美坡村以及竹山村、大典村、福塘村也都有少数连姓人。
海口市美兰区(原琼山市):
三江镇赤土村,有230人,坡上村(也名罗三坡村)约有40多人。
宗祠:
琼文连氏目前没有像内地一样的宗词,只有与他姓共有的“公庙”,公庙是祭祖的小庙。赤土村的公庙,与该村陈姓、吴姓共建。大约村的公庙近年修饰一新,较大,与该村符姓人共建,名“恩主庙”。
赤土村连氏英豪遍四方
自连宽公来海南始,按一代30年计,琼文连氏迄今当传30多代。已有近千年历史。
赤土村连氏第五代日星祖初居苏寻三图龙窝村,后移迁调塘一图紫泥村(即赤土村),日星祖上代不详,其妣东木村李氏,生一子加新公(第六代),从第六代加新公传下至今第十八代(“声”字辈)。清乾隆年间修谱众议合一,统用字辈,以“天”字为第一代。以“日”字后统用新字辈,从“加”字辈开始,海南连氏宗亲字辈统一。今年5月16日福建连钧文老师来海南,深人琼山、文昌两地农村实地考察,从族谱得知连氏古今有关情况,宋、元朝连氏家谱无考(推算有16代无考),现用字辈(代数)加上16代就是实际世代。
赤土村是海口市美兰区一个自然村,交通方便,距海口25公里,有琼文高速公路直达海口,距美兰国际机场13公里,东边有一大片红树林,是国家一级保护林区,还有小溪通往大海。
赤土村连氏宗亲约有230人,大部分村民以农业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村民生活逐渐改善,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家家装上电灯,九十年代户户接通自来水,同时也装上程控电话,大多数家庭有彩色电视机。村民基本脱贫致富。
赤土村连氏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共产党的同志有连及蕃、连及富、连第昌、连第仁等。解放战争时参加共产党的同志有连)英、连月英、连第长、连第财、连第源等。有58年党龄的老党员连月英同志还健在。这些党员是当年地下活动积极分子,隐密地与上级党组织联系。三更半夜为我党送粮食,送情报,砸敌人岗哨,破坏敌人的通讯工具等。连第昌、连第仁等九位同志在抗日、解放战争时期被敌人杀害,光荣牺牲:
1943年上级党组织派陈自谦、乙香同志来赤土村联系工作、了解情况,被敌人发现,当时敌人对赤土村进行包围,陈自谦、乙香隐躲在连忠家里,后来乙香逃脱敌人的包围,陈自谦同志不幸被捕,敌人要杀害赤土村的老百姓,放火烧房屋等,在此关键时刻,连忠的奶奶(湖东婆)连仕波的奶奶(西截尾婆)将计就计,她们向敌人“求饶”,湖东婆讲,陈自谦是咱家的弟弟,不是共产党,而截尾婆也说,刚才侬在该屋里见到先生来了,侬怕先生,侬家小孩子哭了,侬从该屋跑回家抱小孩,侬不是共产党,请先生谅解,两位妇女演的这场戏,使日本鬼子非常相信,赤土村这场灾难得到平息。新中国成立后,赤土村被评为革命老苏村,连忠的家、连仕全的家、陈世荣的家被评为支持革命的家庭,荣获琼山县人民政府颁发“功臣”纪念章。
二十世纪四十、五十年代,赤土村有一批党的中层领导干部,其中,连第长同志当茄南乡的保长、乡长;1951年参加土改工作,土改结束后,历任琼山县银行副行长、永兴、龙塘、石山公社党委书记、海口市农行副行长等职;1951年连第财同志在海南南方大学学习后,在海南卫生检疫所负责人事工作。后调入石山、海联公社任党委书记、海口市水产局科长。连第禄同志解放前到越南参加我党地下工作,1951年回广州南方大学学习,同年到广东西江一带参加土改工作,1952年派回万宁搞土改工作,土改结束后任国营东兴农场分场场长、书记等职。连第源同志解放前参加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琼山县土桥区共青团书记,派送广州中山大学工农速成班学习文化,后又派送到北京政法学院法律系学习,大学毕业到新疆福海县法院任副院长、院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赤土村连氏子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二十纪九十年代末,全村有大中专毕业生2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有12人,中专学历9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第一个中专生连第长同志,1955年派送中南银行干部学校学习。第一个大学生连第源同志,1955年派送北京政法学院法律系学习,毕业后到新疆工作。连第盛同志1959年考入武汉科技大学,参加工作后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其他同志是恢复高考后,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到全国各地高等院校深造,大学毕业后,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获得各类不同的专业技术职称。目前赤土村连氏子女遍布全国工业、农业、金融、财贸、教育、卫生、政法、部队等各条战线,各任其职,辛勤而努力的工作,为党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再创辉煌。
文昌连氏生机蓬勃
文昌连氏始祖宽公为学教官,宋代从福建省莆田县坎头村(又名次头村)迁人海南省海口市白沙海田(甸),后衍迁琼山县、罗林村、新溪门村、因银墩村、连家墩村等七十二个乡村。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05年)秋季天灾地震,田沉变海,一时各自顾逃居另处,至今散居八个乡村,南北直距八十五公里,人口共五十一户二百八十八人,另旅国外卢森堡、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中国香港、台湾、内陆各地等人口不少。下将各乡分居概况简述如下:
一、后墩村,位于锦山市北部距程九公里,依近北海湾二公里,交通有大道通行,共有九户三十七人,本村十三世裔孙及楠任海南省种植顾问,对海南瓜果出口有极大贡献;及河在文昌城经营农机生意,其他宗亲主要靠务工、务农、种养收入过活。该村系一世其昌公子孙,现出十五世派。
二、竹山村,位于罗豆市西部,距程七公里,田洋平地,交通方便,共有四户二十四人,分居海口市、罗豆农场、铺前钛厂等地。本村系二世德昕公子孙,现出十四世派。
三、大约村,位于抱罗市北部距程六公里,交通方便,共有十七户八十四人,其中外出居住的有抱罗市一户,大致坡市一户,三江市(琼山县)一户,文昌市城区两户,另外旅居国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中国大陆香港等大约计七十八人。该村系二世德辉公、德成公、德安公子孙,现十四世派。德辉祖系居历经抱罗市山尾村,冯坡市泥口村,老村村。德成公系居历经抢罗市山尾村,德安公系居历经抱罗市山尾村,冯坡市泥口村。本村生活收入靠种养业、华侨援助、务工、经商等。该村现出十三世派。
四、老田洋村,位于冯坡市南部距程一公里,依冯坡市国道西旁边,一户二男三女共五人,居宅破旧,靠农业运输收人过活,居历经抱罗市山尾村,冯坡市泥口村,系二世德安公子孙,现出十二世派。
五、五美坡村,位于湖山市东部距程七公里,交通有大道通行,一户九人,没有常住家乡,而分散住在文昌市、琼山府城,另外旅居泰国、香港约四十人,居历经过抱罗市山尾村、大约村,系二世德成公子孙,现出十三世派,生活靠务工、经商等。
六、大连村位于大致坡市西南部,距程七公里,交通有大道通车,地方红粘质土地,自有土地多广,种植辣椒、橡胶及其他多种种植水果等经济作物,共有四户十五人,文化方面,媳妇连陈燕重大冶金大学毕业,社交较强,工作繁忙。生活收入靠种植经济作物,运输业、农业等。系二世德辉公子孙,现出十三世,居历经过抱罗市山尾村,冯坡市泥口村。
七、西坡村位于东路市西部距程六公里,红粘质土地,交通有大道通车,共十户五十一人,居历经过抱罗市山尾村、冯坡市泥口村系二世德新公子孙,现出十三世派。
八、罗厚村,位于清兰市北部七公里,目前交通略有困难,共有六户二十八人,其中一户一人分居附近官园村,两户分居文昌,两户分居海口,均有自住宅,生活收人靠务农、务工,本村祖系因旧谱失传未详,按现访老辈传言,系十世巨福公子孙,现出十五世派。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厚墩村古代建祠堂室一间,该祖祠室先祖现未详明。大约村古代建祖祠室一间,估计系亨明先祖下,世有时、国、天、德、廷、朝、日、加九世牌纪念,每年农历二月各村老辈携少小幼童祭祠一次,互知悉各村居住所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厚墩村祖祠室破旧因事拆除。大约村祖祠因一九七二年台风吹崩,所以现在文昌连氏宗亲最终没有先祖莹域及祖祠纪念,因此聚众集谈无畅,近年来随社会通讯、交通、生活等在发展变化,各村办多样贺喜之事,互邀设座集谈无畅,关系越加亲热,特别是二00二年初集众倡议重修新谱,并幸得其昌祖子孙连及楠热情捐资援助,琼文连氏诸宗亲有意支持,终于二00二年秋重修新谱装订成册,发给各村连氏宗亲保存。
海南连氏宗亲连谊会
海南连氏宗亲主要居住在琼山和文昌两地,其它市县也有连氏宗亲,在连氏后代热心支持下,2004年9月29日,连氏宗亲联谊会成立,目的是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联谊活动,使在琼的连氏宗亲更团结、更兴旺。
连氏宗亲联谊会成立之后,促进海内外连氏宗亲之间的交流、致力公益事业、关怀连族孤寡老人、为宗亲之间的社会和经济交流构筑桥梁,成为连氏宗亲互助互爱的亲情平台。
海南连氏宗亲联谊会还编辑出版了会刊《海南连氏》。
连姓溯源
姓氏属地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县。“连”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在全国人口虽不多,但分布比较广泛,几乎遍及全国的每一个省、市、自治区,尤其南方各省人口比例更高,“连”姓来源比较复杂,但大体以两种来源为主。
1、以祖上的名字命名得来的姓氏。据《左传》记载,是齐国大夫连称的后代,他有勇有谋,连称是连姓人的始祖。相传因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齐襄公违背了对连称与管至父的诺言,两位大夫就怀恨在心,谋反作乱,帮助齐襄公的堂兄公孙无知杀死了齐襄公。他们的作法不得人心,过了不久,公孙与连称都被大夫雍杀死。连称的子孙为了避免诛连,逃往国外,并以连氏为姓,“连”姓由此得来,传到现在。
2、另据《姓氏考略》记载,黄帝有四个妻子,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一孙子叫颛项,颛项的玄孙叫陆终,陆终有六个儿子,大儿子叫昆吾,是“苏”、“顾”姓的始祖;四儿子叫求言,是“邬”、“云”姓的始祖;五儿子叫安,是“曹”姓的始祖;三儿子叫大彭,字惠连,善良贤达,文武全才,功德传天下,其后代子孙为了纪念他的功德,便以其字“连”字为姓,同时他也是“彭”姓的始祖。
一口大坛的传说
根据“海南百家姓氏谱”介绍:连姓迁琼始祖连宽公,在宋朝(约公元960年)渡琼任“琼州府总镇”,直到公元1436年连姓兄弟陆续移民琼山县分居七十二村。但不幸在公元1605年7月13日午夜(约12点左右(发生八级大地震,毁掉百余平方公里田地和七十二村,沉陷成现在的铺前湾、东寨港和曲口、罗豆直到三江溪,死亡村民八百余人。至于文昌琼山各地的连氏后代,其昌祖是这次灾害的唯一幸存者,也许是海南连姓传代的始祖。据传说,地震过程中,其昌祖及其胞妹(今称连氏婆)两兄妹同乘一口大坛(约五六十厘米立方,现保存在连及楠家)随着汹涌的波浪,任其漂流不知多少日日夜夜,才死里逃生在距厚墩村约三四里路的东海边登陆,得到山雅村民的帮助遂在口墩角定居,即现在的厚墩村。
据老先辈传说:连氏婆出嫁后,坐着轿子返回外家(厚墩村)路经山雅桥,恰巧洪水浸没桥路,两轿夫不慎失足,三人一起落水,连氏婆遇难身亡,不知多少代后,连氏婆托梦当代有名望的先辈要求在“村主公庙”旁建一座她的本人庙。顺其旨意,所以续传下“厚墩村主庙”旁有一座“连氏婆庙”。在每年的各种期节,同时供奉祭拜。
根据其昌始祖连姓家谱记载:其子孙后代分居文昌、琼山各地乡镇甚广,丁财兴旺。如三江镇赤土村230人,抱罗镇大约村80余人,东路镇西坡村50余人,等等。
连氏名人
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专家考证,按人口数量多少计算,“连”姓在全国所有姓氏中150位,也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姓氏(全国连姓人口约有50万人)。
“连”姓的人虽然不多,名人却不少,现简略列举几位:宋仁宗庆历年间,有双贤连庶、连庠兄弟。相传连庶聪敏、清廉、官清如水,人们叫他“连底清”。连庠看事透彻,像冰一样透明,处理政事严肃,像冰一样,人们叫他“连底冻”。
“连”姓名人除上述兄弟外,宋代还有广东著名转运史连南夫,明代的按察史连镛、十九岁中进士连楹等。近代、当代名人有连星海、连横、连震东、连贯、连谋、连战、连辑、连云山等等。
本文得到连开环、连志豪、连海燕 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谢!
分享按钮>>广东潮阳溪南金诰公派系-长乐(五华)支系-大浦连氏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大布分支 陆丰连氏 吾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