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辛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辛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辛氏历史名人! 已阅:2875 / 回复:0(楼主)

辛公义,季庆子 隋陇西狄道(甘肃临姚)人。早年丧父,由母教养。北周时,以良家子弟被选为太学生,学习“以勤苦著称”。入隋,官主客侍郎。以平陈功授岷州刺史。为政亲善,用所得俸银买药给人医病,州民呼之为“慈母”。迁牟州刺史,为官“不敢有私”,执法不避权贵(《隋书·循吏》),后迁司隶大夫

辛亮, 甘肅临洮人。公义子,唐侍中。

辛云京,唐金城(今甘肃兰州)人,客居京兆(今陕西西安)。世为将家。云京有胆决,性况毅,以勇略冠军中,积功特进太常卿。史思明屯相州,云京率锐兵四千袭滏阳,追破其众,至浪井。录功,加代州都督、镇北兵马使。后授太原尹,进封金城郡王,数年,太原大治,加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历中卒。
辛京杲(?-783),唐金城(今甘肃兰州)人,客居京兆(今陕西西安)。世为将家,云京从弟。从李光弼出井陉,与安禄山叛军作战,常为先驱,战嘉山尤力,累迁鸿胪卿,召为英武军使。代宗时,迁左金吾卫大将军,进封晋昌郡王。历湖南观察使,后为工部尚书致仕。朱泚攻占京师,以以老病悲痛而卒。

辛谠,唐臣。咸通十年白衣从杜滔等人镇压庞勋义军,拜泗州团练判官、侍御史。不久又复隐居。

辛仲甫(927-1000),北宋臣。字之翰,汾州孝义人。后周时,为郭崇幕僚。入宋,又随郭崇为平卢军节度判官,改任郓、齐观察判官,累雪民冤。乾德五年(967),知光州,旋改知彭州。太平兴国初,迁起居舍人,奉使契丹,辽主欲留塞北,乃言:“义不可留”,还知成都府,奏免岁输铜钱,罢榷酤,为政尚宽简,蜀人得以安。官至参知政事,幷主持重新印刻了《說文解字》。以太子少保致仕。卒,赠太子太保。

辛炳,字如晦,宋福州侯官县(今属福建)人。元符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绍兴二年(1132),为侍御史。福建八州添差官吏至百八十余员,建请国家艰危之时,冗食之官无益,尽罢免。又论张浚败事误国,浚坐落职。因疾出知漳州,未上任而死,家贫无以葬。赠通议大夫。

辛次膺(1092-1170),字起季,宋莱州(今属山东)人。政和二年进士,为单父县丞,南渡后为浦城令。绍兴五年召对,除驾部员外郎。七年迁吏部郎、湖北运判,中途召还,擢右正言。以反对与金议和,为秦桧所忌,八年出为湖南提刑。旋奉祠闲居,达十六年。秦桧死,起知婺州,擢权给事中,寻罢,复起知泉州。孝宗即位,除御史中丞。隆兴元年,同知枢密院事,拜参知政事。执政三月,以疾乞免,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乾道六年卒。善属文,尤工于诗,韩元吉跋其诗,谓“优游平淡,气恬而意新”。著有奏议二十卷、笺表十卷,今已佚。


辛弃疾(1140.5.28-1207.9.10),公义后人,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历城人。孝宗时以大理少卿出为湖南安抚使,治军有声,仕至龙图阁待制。性豪爽,尚气节。雅善长短句,纵横慷慨,与苏轼并称。有《稼轩长短句》、《美芹十论》。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海陵王完颜亮发动侵宋战争,金统治的华北地区人民纷纷起义,辛弃疾时年二十二岁,也聚众加入耿京起义军,任掌书记。次年,辛弃疾劝耿京归宋,并受命去南宋接洽归附事,返回时,耿京已被叛徒张安国所害。辛弃疾即率王世隆等,将已任知州的张安国俘获,并率反正士兵万人归来。初任江阴军签判,后著《御戎十论》,向宋政府陈述宋金形势,要求备战抗金。1165-1167年,廣德軍任通判,其間於 范邦顔 (河北邢臺人,1161年任新息縣令時南归,任长兴縣丞,1168年任鎮江軍判官)之女連理,寫有《美芹十论》。乾道四年(1168),开始词的创作活动。淳熙四年(1177),任知江陵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成为封疆大吏,后历江西、湖南安抚使等官。八年冬罢职,退居上饶城郊“带湖”的“稼轩”新居,从此以稼轩为号。在上饶一住十年,他把满腔爱国激情以及南渡以来的无限感慨和义愤,全部寓寄在歌词中。淳熙十五年,第一本词集《稼轩词甲集》问世。辛词慷慨激昂,纵横驰骋,继承并发展了苏轼豪放派的词风,后人以苏辛并称。辛词多方面反映了错综复杂、激烈动荡的社会现实,表现了非凡的英雄气概和创造力,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词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绍熙三年(1192)至五年,他出任福建提刑、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等职,接着又罢官,不久自上饶移居铅山(今江西铅山东南)期思的瓢泉。嘉泰三年(1203)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年末,奉诏入朝。四年三月,出任镇江知府。登北固亭,赋《永遇乐》以抒怀,有句云:“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了老当益壮的战斗意志。然而次年夏天又被免职,返回铅山,不久病死。现存诗文数量较少,词则尚有六百三十余首。后人进行辑佚补存,以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和《辛稼轩诗文钞存》、《稼轩长短句》較为完备。

作者:qinxi529 (2007/5/26 0:37:10)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5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辛氏论坛  执行时间:1,595.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辛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