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氏文化古迹】萧何死后众朝臣争权夺位 青岛盖公一计安天下
- 中华盖氏网 2018/5/24 8:12:50 网络
萧何死后众朝臣争权夺位 青岛盖公一计安天下
2015-04-14 10:30
来源: 城市信报
西汉名将曹参功劳天下第二他曾经爬过平度大泽山
现在人们一说起中国古代的主流政治思想,脱口就是儒家学说,殊不知,中国古代的政治一直都是多种思想交织的结果,单凭一种思想,怎么能够治理好这个泱泱大国?
且不说“外儒内法”的治国之道,单是道家思想,就对整个国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甚至在一个时期,远远压过儒家,成为治国的核心思想。在这里面,有两个人功不可没,他们一个叫盖公,一个叫曹参。说来也巧,这两人相识的地方就在青岛,而道家的治国理念“黄老学说”,也正是从青岛出发,一步步推广到山东乃至整个汉初王朝。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曹参和盖公的故事。
半生戎马,帮刘邦打天下
盖公的出现,要在下半场,我们先来说说曹参。
曹参,字敬伯,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曹参之所以发迹,很大程度上源于他早早的就站队正确,这里面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他早年为秦朝沛县狱掾,即管理监狱的小吏,萧何为曹参上司(主吏椽),刘邦属押解犯人之官吏(亭长),为其下属。因为是老乡兼同事,萧何、曹参、夏侯婴等皆与刘邦交情深厚,建立了“革命友谊”。因此,刘邦的反秦起义一开始,曹参就成了他的嫡系。
现在我们说起曹参,一般会想到他的治国方略,殊不知,曹参在打仗上也是一把好手。李文武在《汉相曹参成功的领导风格》一文中介绍,汉高祖刘邦自封沛公开始起事时,曹参以中涓的身份跟随高祖。先是打败郡监的军队与薛县的守军,得“七大夫”爵位。接着在攻打山东的爰戚和亢父时,曹参身先士卒冲在第一线。因功官职升为“五大夫”。后面的大小战斗不计其数,就这样一路打一路升,最后打到荥阳,被刘邦任职为护军中尉。
公元前205年,随着秦朝的灭亡,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之间的矛盾慢慢升级,战争一触即发。汉王刘邦任命曹参为代理左丞相。尽管对手换成了不可一世的项羽,曹参一样表现卓越。在两次重大战役中立了大功。第一次是公元前205年,魏王魏豹反叛刘邦 ,投靠项羽,代理左丞相曹参分别与韩信率军向东在东张攻打魏将军孙遫的军队,大败敌军。后来一路进击,追到武垣,活捉了魏豹。第二次面对的竞争对手是齐王田都与龙且。曹参隶属于韩信,击溃了齐国历下的军队,夺取了临淄。不久大败项羽亲信龙且的军队,杀了主将龙且。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总结曹参的战功,跟随刘邦起事以来,他总共打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获诸侯王二人,诸侯国丞相三人,将军六人,郡守、司马、军候、御史各一人。至于斩杀的敌人,那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论功行赏,屈居全国第二
西楚霸王在乌江自刎,刘邦的龙椅也算是坐稳了,接下来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
自古中国要讲究论资排辈,因为这才能制造秩序。打了胜仗也得分出个一二三,该封官封官,该授衔授衔。刘邦面对的是一帮子农民起义将领,这件事儿就显得格外麻烦。
据说当时这帮奖将领经常在宫里面喝酒说粗话,喝多了就开始掰扯当年的旧黄历,你不如我,我不如你的,说得不投机谁也不服谁,之后就开始对骂。加上汉初礼仪还没有成形,搞得皇上和大臣之间,大臣相互之间根本没什么尊卑可言。
综合考虑之后,刘邦决定搞一次评比活动,论功行赏。可论功也不顺利,大家争来抢去,一年也没个结论 。最后,功劳第一的位置落在了萧何和曹参两个人的头上。刘邦是主张萧何第一的。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要封他为赞侯,给予的封户也最多。关于这件事儿的争论,《史记·萧相国世家》中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刘邦借别人嘴说的,一个是刘邦自己说的。
借别人嘴说的版本里面讲 ,定萧何第一后,群臣们对此不满,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夺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这时,关内侯鄂千秋把刘邦要讲而未讲的话讲了出来:“众位大臣的主张是不对的。曹参虽然有转战各处、夺取地盘的功劳,但这是一时的事情。大王与楚军相持五年,常常失掉军队,只身逃走也有好几次。然而,萧何常派遣军队补充前线。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让他做的。汉军与楚军在荥阳对垒数年,军中没有口粮,萧何又用车船运来粮食。如今即使没有上百个曹参,对汉室也不会有损失,怎么能让一时的功劳凌驾在万世的功勋之上呢?应该是萧何排在第一位,曹参居第二位。”刘邦肯定了鄂千秋的话,于是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许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刘邦自己说的那个版本更直白,直接把萧何比做“人”,把武将们比做“狗”。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郧侯,给他的食邑很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
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功劳不过像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功劳如同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
通过汉初的这次论功,曹参最终败给了萧何,功劳全国第二。据说正因为这件事儿,曹参和萧何彼此关系不怎么和睦,这自然是难免的。
大泽山上有个“曹参亭”
公元前194年,西汉政府废除了诸侯国设相国的法令,改命曹参为齐国丞相。这年刘邦刚去世,武将曹参从此开始了文臣生涯。
曹参主政山东,政绩很多,这也是后面我们要讲的重点,在本段,我们先来说说他主政山东后跟青岛发生了哪些关系。众所周知,即墨故城(现在平度境内)是当时齐地的一个重要区域,曹参主政山东,肯定在即墨做了不少考察调研。有一种说法,曹参还曾游览过平度的大泽山,并且留下一座亭子为证。
王明章先生所写《历史上哪些名人到过大泽山?》一文专门论述了曹参游览大泽山的可能性。他说,由高瑞吾、李树、王友文三人编著的《大泽山诗文石刻辑注》一书中,收进了清代昌邑举人吴绰的《游大泽山记》一文。文中说:“十五日,共出山口,犹记有小石庵,残碣斜敧 ,款识漶漫,未知何祠。重经再访,始知为曹参亭也。”清人文章中的“曹参亭”成了考察的重点。
王明章先生考察说,吴绰在这里写他进山口时看见有一“小石庵”。他这里说的“山口”,可理解成进入山腹的普贤门那儿,也可理解为韭园村开始登山的那地方。因接下来有“仰视楼石,仍坐山腰”等句,可知他说的“山口”是后者。靠近山路上,只有他说的这地方有一座亭子,但是亭名“著屐亭”,而不叫“曹参亭”。
那他为什么把“着屐亭”说成“曹参亭”?他说他是“重经再访 ,始知为曹参亭也”,他访的谁?必是当地知情人,这可说明这“着屐亭”又名“曹参亭”。显然,有个叫曹参的人来过大泽山,后人为纪念他的到来而建此亭。因亭正当登山起始之处,于是联想到谢灵运着屐登山的典故而又有了另一个名字。因另一名字“着屐亭”更贴切,所以就把“曹参亭”这名字淹没,不专门“访”是不得而知了。
曹参是什么人物?他有没有到大泽山的可能?王明章先生讲,曹参任齐国丞相九年,且又听了盖公的话无为而治,所以他有的是登山玩水的时间。齐国都城在临淄,离大泽山也就三百多里路,当时的平度在齐国辖下,曹参作为丞相到平度巡视的机会肯定是有的。到了平度,登登大泽山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特约撰稿 田野
曹参请胶州人盖公当高参用“黄老之术”治理国家
曹参前半生的生涯,主要是在战场上拼杀,而在后半生,他成功转型成一名治国能手,搞出了一套“黄老治国”的经验。
按理说曹参作为一名武将,书读了没几本 ,怎么能治国呢?这里面就离不开一个人,他叫盖公。盖公是胶西(今属胶州)人,生卒年不详,近乎于神仙一般的人物,正是他将自己的“黄老之术”传授给了曹参,间接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大政方针。
盖公教给曹参黄老之术
据中华文化信息网《无为而治的曹参》一文记述,曹参到齐国担任丞相时,齐国是一个拥有七十座城市的大的封国。当时刘邦刚刚夺得天下,建立了汉朝。但是经过秦末战乱加上四年的楚汉战争。社会经济一片破败凋敝,当时百姓穷困,国库空虚,人口锐减。曹参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怎么才能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呢?
他认识到摆在他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要让老百姓摆脱战争的苦难,给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他清醒地感到,过去是靠在马上用武力夺取了天下,现在天下统一了,不能再凭借武力来治理天下了。所以必须转变政策,发展生产,顺应民心,才能逐步把这样一个烂摊子收拾好。
现在讲考察调研,其实古代也是这样。曹参到齐国不久,立即把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和一批有才识的知识分子召来,虚心地向他们请教,如何来安抚和管理好百姓?如何才能把破败的国家治理好?因为召集来的有好几百人,每个人只是按照自己的认识来谈,所以提出的办法也五花八门,有的竟不着边际。这么大的事,又众说纷纭,搞得曹参也无所适从,一下子很难做出决断。
正当他犹豫不决的时候。有人告诉他,住在胶西的盖公,擅长于研究道家黄老“无为而治”的学说,有治国的才能。曹参听说后,思贤若渴,立即派人带着厚礼恭敬地把盖公请来。盖公来了以后,曹参礼贤下士,亲自拜见,向盖公请教治世安民之道。盖公看曹参一片真心,就向他建议当前治理齐国应该采取清静无为的方法。
盖公对曹参说:“只要上面的官府清静,不生事,不扰民,那么下面的老百姓自然生活就安定了。百姓安定后,社会经济随之就能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也就能治理好了。”曹参听了他的话以后非常高兴 ,决定把盖公留在齐国,并把自己住的正房让出来,请盖公住,以便随时为他治国出谋划策。曹参在齐国担任丞相的九年中,按照黄老“无为而治”的办法制定各项政策,不准官员去打扰百姓,严惩做坏事祸害百姓的官员,起用一批老成持重又爱民的官员,使齐国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原来动荡不安的社会日趋稳定,百姓过上了比较安稳的太平日子,所以齐国人都称颂曹参是贤明的丞相。
正是通过和盖公的亲密合作 ,武将曹参把握住了“黄老学说”的精髓,也学会了治国之术。
萧何死后,曹参当了丞相
曹参在山东大员的任上正干得出色,朝廷传来了萧何去世的消息。据夏于全 、许光宏主编的《中华名人百传》记载,当时曹参听说后,告诉舍人(官名)赶快治办行装,说:“我将进京做相国。”没过多久,使者果然来召曹参。
说来有趣,曹参当初微贱时,与萧何关系友善;等到他们都做了将相后,特别是那次论功之后开始有了嫌隙。可他们还是互相理解,萧何临死的时候,所推许的贤臣只有曹参。而曹参对此也心照不宣,听到萧何死讯就知道该自己主持大局了。
曹参来到中央之后,干了三件事。第一件,从郡国官吏中挑选那些不善言辞、稳重厚道的长者,任命为丞相史;第二件,对于官吏中那些巧于言辞,对文法刻意深究,一门心思想追求名声的人,开除走人;第三件,喝酒!
曹参嗜酒成性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白天饮酒,夜晚饮酒,常常喝到酩酊大醉。那些公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看见他日日饮酒,不理政事,很是焦虑,都想来劝说他。可是这些人一来,他就摆开酒席,请他们喝酒,一直喝到酒醉离去为止,使他们没有机会劝说。
曹参的后花园紧靠官吏的宿舍,住在宿舍里的官吏们整日饮酒,并伴以歌唱和叫喊,闹得不亦乐乎。曹参的随从官对此十分恼火,却又无可奈何。有一次,随从官请曹参到后花园游玩,好让他听到官吏们的醉歌,加以处置。可是曹参听了,不但不加制止,反叫部下也摆开宴席,痛饮狂歌,和官吏们相应和。
怒打儿子,萧规曹随
杜昌宏在《萧规曹随》一文中说,天长日久,曹参终日酒醉,不理朝政的行为终于传到惠帝耳朵里,叫你来是治国的,你天天喝成这样子,搞些什么名堂!曹参毕竟是元老,惠帝还是尊重他的,他对曹参的儿子说:“你私下问问你的父亲,高帝刚刚去世,我又很年轻,作为相国,整天饮酒,如何能处理国家大事呢?”哪知曹参听了儿子的话,一怒之下,打了儿子二百大板,并且说:“赶快进宫侍奉皇帝去,天下大事不是你应当说的。”
这下子惠帝恼了,这不是明里打儿子,暗里指责我?惠帝责备曹参:“你为什么要打你儿子?那是我让他劝说你的。”曹参这才慌忙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考虑一下,关于圣明英武,陛下能比得上高帝吗?”惠帝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比呀!”曹参又说:“陛下看我的才能及得上萧何吗?”惠帝说:“你好像不及他。”曹参说:“讲得好,高帝和萧何平定了天下,制定了明确的法令,只要我们遵循这些法令去做就行了,这不是很好吗?陛下认为我说得有没有道理啊?”惠帝这才恍然大悟,连声说:“说得对。”
这就是著名的“萧规曹随”的典故,其实说到底,曹参追随的并非萧何的成法,他所坚持的,还是那套黄老之道,就是与民休息,清静无为。这套做法在山东已经推广得很好,他现在将之推广到了全国。
曹参的这套治国之道究竟包含什么内容?又有什么作用?褚雪在《浅析西汉初年“与民休息”政策的影响》一文中总结说:遵循旧制,举事无所变更。曹参为相时,无所建树,一切皆遵循萧何所制之法,不加变更。这是适合刚刚稳定下来的汉初社会情况的。经过长期战乱后,人们需要安定,不希望无休止地变动。所以,曹参无所改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少干预属下事,无扰民。曹参代萧何为相,当他要离开齐国奔赴长安之前,对接任齐相说:“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这是他唯一的嘱咐,意思是说,“不必干涉下属的活动,不要过细苛察”。
择吏以“厚重长者”为标准。曹参对下属官吏不究细过,这也是对秦“专任刑罚”矫枉过正的做法。
这些做法对刚刚“离秦之酷”的百姓来说,是非常合适的。所以史称“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以曹参为代表的一批统治者,皆是这样“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从而形成了这一时代的政治之风。
苏轼也十分推崇盖公
借助曹参的“黄老之道”,加上后来文帝、景帝的大力推行,汉初的经济迅速得以恢复,终于成就了后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这套治国方法的推广,也对后世的治国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我们之前说过的那个胶西人盖公,作为这一政策的提出者,又受到了怎样的身后评价呢?
《史记》中对盖公的评价很高,细数了他的学脉传承,并且将他定位为曹参的老师,“太史公曰:始齐之蒯通及主父偃读乐毅之报燕王书,未尝不废书而泣也。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於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
不过关于盖公生平,我们也只能说出这些,在传授完黄老之术后,他就像神仙一样,在历史记载上消失了。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今潍坊峡山水库西岸中段盖公山上修了盖公墓,并在墓旁立祠纪念盖公其人,还得到了苏东坡的极高评价。
苏轼为了纪念他,曾专门写过一篇《盖公堂记》,发出感叹说:“曹参为汉朝的宗臣,而盖公是他的老师,可以说是一件盛事。但史料没有记载盖公的结局,难道是古代道德修养很高的人得道成仙而没有死吗?胶西东面有大海屏蔽,南面依傍九仙山,北面隶属于崂山,这些地方有不少隐士,但只听传闻而见不着人,即使可以看见人,也不可招致,谁又知道盖公不往来在这些隐士之间呢?我怎样才可以见到他呢?(译文)”苏轼甚至在密州(今诸城)任上,修建了盖公堂来凭吊他,随时和宾客同僚吏员们一起,到这里来游乐休息。他甚至希望有朝一日,还会有盖公一样的人来此居住,自己则得以藉此与之来住。
可惜,盖公祠早毁,现已成为农田,盖公墓也毁于盗墓贼之手。
特约撰稿 田野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张珍珍]
盖永德推荐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