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氏家谱源流】益氏姓氏渊源
- 中华益氏网 2013年6月17日 万家姓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舜帝的臣子伯益,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远古时候,人文始祖黄帝有个孙子叫颛顼,颛顼的儿子叫大业,大业又有儿子叫皋陶。
皋陶在中国神话中是公正的化身,传说他是公正的法官,清脸鸟嘴,铁面无私。他有一只独角神羊,能知道谁是有罪的人,因此在皋陶审理案件时,凡遇到疑难就牵来神羊,神羊就会用独角去触有罪的人。
皋陶有个儿子叫伯益,在历史商亦称伯翳、柏翳、柏益、伯鹥、大费等,他是舜帝执政时期的一名贤臣。
伯益是当时东夷族的部落首领,其势力范围位于今山东省的日照地区。在史籍《春秋左传正义·隐公二年》中注释:“《谱》云:‘莒嬴姓,少昊之后。周武王封兹於期于莒,初都计,后徙莒,今城阳莒县是也’”。在著名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尧王城遗址的前期是少昊的都城,后期就是伯益的都城。其都城之南三公里处的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内,在天台山上有传说中伯益挖的井,自古以来一直称作“益井”。
舜帝执政时期,伯益与大禹同朝为官,因他善于狩猎与畜牧,被佥推为九官之一的虞官,负责治理山泽,管理上下草木鸟兽,并佐舜调驯鸟兽。由于他在长期狩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悉鸟兽语言和习性,鸟兽多被其驯服,因而在畜牧方面功绩卓著,又始食于嬴,被舜赐姓嬴氏,作为东夷少昊部落嬴姓的继承人,并赐给其封土。
大禹继承舜的王位之后,伯益又辅佐大禹治理水土、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凿挖水井。
伯益在政治上也很有建树。他曾告诫大禹,凡事要有前瞻性,要虑事周全。不要违背法则、制度,不要过度游乐享受,不要违背规律去追求百姓的称誉,不要违反民意而满足自己的欲望。治国不能懈怠,政事不能荒废,谦虚会受到益处,自满能导致失败,要选贤任能、除奸去邪。
在处理民族矛盾方面,伯益亦表现出远见卓识。舜帝时期,三苗族离心离德,舜帝便派大禹武力征服,数次战争三苗虽败但不服,于是伯益提议,要恩威并举,德武相济。大禹后来接受了伯益的建议,撤退军队,实行文教德治,三苗族受到感化,终于归顺。
伯益还将跟随大禹治水时所经历的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轶闻趣事记录下来,成为著名史籍《山海经》的基本素材。
伯益建树有无数功劳,被舜帝赐姓为嬴姓,推举为东夷各族的首领,成为后来嬴姓一族的始祖。其后裔族人创立了秦国,伯益也就是秦国的始祖,为嬴姓翘楚秦始皇奉为无上尊祖。
在伯益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益氏、翳氏、鹥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益氏正宗,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益氏和嬴姓是同一祖先,益氏族人大多尊奉伯益为得姓始祖;伯益也是赵氏、秦氏、徐氏、马氏、梁氏、黄氏、费氏等诸多嬴姓之氏的共同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周王朝时期齐国益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太平环宇记》记载,在战国时期,齐国境内有一邑地名为益都(今山东寿光),在此邑的住民中,多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益氏,世代相传至今,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三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汉朝四川益州广汉一带,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汉朝时期,广汉地区(今四川广汉)属于益州管辖。
益州,就是古蜀国之地,汉武帝刘彻置其为益州。在典籍《释名》中解释:“益,阨也,所在之地险阨也。”四川地区山峦重叠,因称其为“益州”。
在益州的住民中,多有的以州名为姓氏者,称益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益氏姓本源繁复,不可一论。
第四个渊源:源于植物,出自唐朝时期岭南中药益智,属于以植物名称为氏。
益智,本来是北回归线地区的一种植物果实名称,主产于海南岛,在雷州半岛及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区有栽培。
在秦朝军队开发岭南地区以后,益智通过进贡方式批量进入皇宫王府,在唐朝中期见盛,后经过商贾逐渐进入民间中药市场。
益智具有中医药性,入药称益智仁、益智子,拉丁名为Alpinia oxyphylla Miq,药性辛、温,具有温脾止泻、摄唾涎、暖肾、固精缩尿的功效,主治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遗精白浊。
到了隋朝文帝杨坚执政时期(公元581~604年),由于皇后的独孤氏喜食龙眼(桂圆),其外观似益智,因此独孤皇后称其为“益智”,从此成为龙眼(桂圆)的别名,并由隋朝秘书学士、唐朝弘文馆学士、著名的文字(文选)学家曹宪记载入典籍《博雅》:“益智,龙眼也。”
龙眼,是无患子科龙眼属的亚热带珍贵果树,拉丁名为Dimocarpus longgana Lour,也能入药,具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以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其叶还能治感冒、疟疾、疔肿、痔疮等。
在唐朝玄宗李隆基执政时期(公元712~756年),所宠爱的杨贵妃就非常喜食龙眼,于是就有六百里加急驿马专门在每年农历6~7月贡送京师,以冰镇保鲜,特供杨贵妃食用。负责管理冰存龙眼冰服侍其美食者,杨贵妃就称其为“益智侍郎”、“益智郎”等。
实际上,“益智侍郎”就是一群宫廷奴婢、太监,其称不入唐朝官制,关起门来自称而已,却甚得唐玄宗重视,居然享受“侍郎”之俸。唐王朝奢靡如此,安、史焉得不乱?唐军将士安得不逼明皇缢妃!
在“益智侍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或植物名称为姓氏者,称益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藏族,出自唐朝时期岭南吐蕃族宗教官吏益希,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
益希,亦称益西,原本是唐朝时期吐蕃族原始宗教中的大祭司官称,属于家族世袭制官位,是其宗教领袖之一,后成为本名,主要用于藏传佛教教徒称谓。
藏传佛教,是佛教三大派系(南传上部座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之一,藏族自称其为“佛教”或“内道”,清朝以来的汉史文献中称之为“喇嘛教”,今正式称谓为“藏语系佛教”。
藏语系佛教,始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当时的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时,两位公主分别带去了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和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以及大量佛经。松赞干布在这两位公主影响下皈依佛教,分别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
到了公元八世纪中叶,佛教又直接从印度传入西藏地区。公元十世纪后半叶,藏传佛教正式形成。到公元十三世纪中开始扩播流传于蒙古地区。在此后的三百多年间,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派,普遍信奉佛法中的密宗。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上层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权,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政教合一的藏传佛教。
今西藏地区最著名的佛教建筑布达拉宫,就源于公元七世纪文成公主入藏时为公主建的宫室,但扩建成如今的规模,是到公元十七世纪逐渐完成的。
藏传佛教以密宗为主。最高深的大圆满及大手印法直指人心、与汉传佛教的禅宗极为相似。
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康熙大帝封赐给藏语系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罗桑益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赐金册金印,称为班禅五世,并明确规定班禅和达赖具有同等地位即“互为师”,谁转世早谁为师。班禅的影响主要在后藏地区,以日喀则为中心,以及青海、宁夏、甘肃和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从此,明确树立了班禅额尔德尼·罗桑益希在藏语系佛教格鲁派中的领袖地位。在藏语中,“罗桑”义为译师,“益希”则是其本名。罗桑益希成为“班禅额尔德尼”尊号之首。
“班禅”的称号始于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当时控制西藏实权者是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孛尔只斤·图鲁拜琥,他特封称宗喀巴的四传弟子罗桑确吉坚赞为“班禅博克多”。“班”就是梵文“班智达”,汉义为“学者”;“禅”是藏语“钦波”,汉义为“大”,合称就是“大学者”之义。“博克多”则是蒙语,指有智有勇的英雄人物;“额尔德尼”是满语,汉义为“珍宝”。
固始汗令罗桑确吉坚赞出面主持扎什伦布寺,并划分后藏部分地区归他管辖,称其为第四世班禅(前三世为后人追认,宗喀巴的弟子克珠杰被追认为第一世班禅)。首领固始汗此举,对巩固西藏地方政权与满清中央政权的关系起到了一定作用。
从此以后,不断有人成为罗桑益希“班禅额尔德尼”的继承人,其世系为:第五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益希(公元1663~1737年)→第六世班禅额尔德尼·贝丹意希(公元1738~1780年)→第七世班禅额尔德尼·丹贝尼玛(公元1782~1853年)→第八世班禅额尔德尼·丹贝旺秋(公元1854~1882年)→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公元1883~1937年)→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公元1938~1989年)→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公元1990~今),即一直沿用康熙大帝敕封的这个封号。
在广大藏族同胞中,多有以班禅额尔德尼·罗桑益希的本名为汉化姓氏者,称益希氏、或益西氏,简称益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清之际蒙古兀良哈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兀良哈,亦称兀良合、兀良罕,明朝中后期多称其为乌梁海部,该部的先祖是兀良罕·札儿赤兀歹,创始者叫兀良罕·脱儿豁察儿,是成吉思汗属下大功臣兀良罕·者勒篾(济拉玛)的后裔,兀良罕·者勒篾是兀良罕·札儿赤兀歹的儿子。兀良罕·脱儿豁察儿后来为蒙古喀喇沁部﹑东土默特部的始祖。
蒙古族兀良哈部原分布于兀良罕林木(今嫩河上游及蒙古肯特山一带),史称“兀良罕部”,部落族人以部为氏,称兀良罕氏。在辽国时期,兀良罕部为大辽政权的六十属国之一,后被蒙古部所征服,成为蒙古族的一支。在成吉思汗孛尔只斤·铁木真风云于蒙古高原的时期,兀良罕部随之参加了统一蒙古各部的一系列战争,著名将领有兀良罕·者勒篾(济拉玛)、兀良罕·速不台、兀良罕·察兀儿孩等。
宋宁宗赵扩开禧二年(金章宗完颜·璟泰和六年,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孛尔只斤·铁木真元年,公元1206年),大蒙古汗国正式建立,兀良哈部的功臣们均以军功受封千户长。在元朝时期,其后裔子孙历任要职。元朝中叶以后,兀良罕部随汉译改称兀良哈部,分移居于朵颜山地区,即今大兴安岭以东直到女真地区,北抵黑龙江流域,南临西拉木伦河的广大地域。
今河北省的平泉县境在明、清之际就隶属于喀喇沁中旗牧地,蒙古族为喀喇沁蒙古族,属于今平泉县境的土著民族。其民族主源有二:一为兀良哈部,一为喀喇沁部,实际上都是一个祖先。
元末明初,兀良哈部游迁延伸到潢水流域(今西拉木伦河),率先归附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以其地设置了著名的朵颜卫,因朵颜与福余、泰宁两卫毗邻,故合称为“朵颜三卫”或“乌梁海三卫”。当时的燕王朱棣曾充分利用大宁(今内蒙古宁城)朵颜三卫的力量,发动了著名的“靖难之役”,经过四年内战,叔夺侄位,登上了大明皇帝的宝座,称明成祖。明成祖登基后,还充分利用朵颜三卫的力量五次北征蒙古,持续追歼蒙古北元残部,彻底缓解了其对明王朝的威胁。之后把大宁之地赐予了兀良哈部,但只许其在大宁以北一百公里以外地区驻牧,不得到城内居住,兀良哈部的族人因此对明王朝大大的不满,于是经常南下侵扰,但均被明军击退。
明景泰八年(公元1458年)以后,兀良哈部占据了大宁地区,至此自大宁抵喜峰口皆为乌梁海部所占,今平泉一带几乎全部为兀良哈部属地。到了明朝后期的嘉靖初年(公元1522年),北部蒙古察哈尔部强大起来,逐步征服了兀良哈部,朵颜三卫遂步消亡。
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后,喀喇沁部强大起来并开始东移,吞并了朵颜卫的大部分土地,兀良哈部转而归附于喀喇沁部。
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苏步地偕弟率喀喇沁部归附后金。当时喀喇沁部地域广大,据《蒙古游牧记》和《清史稿》记载,喀喇沁部:喜峰口东北一百七十五公里,至京师三百八十公里,东西距二百五十公里,南北距二百二十五公里,东起土默特及敖汉,西至察哈尔正蓝旗牧场,南达盛京边墙,北邻翁牛特界。
明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爱新觉罗·皇太极为归附的蒙古诸部划定了牧地。明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天聪大汗爱新觉罗·皇太极改编喀喇沁部为左翼、右翼两旗。到了清康、乾年间,满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蒙古族地区的统治,仿金、元遗制在广建驿道、驿站。两驿间距离为五十公里左右,每个驿站备有台丁(驿卒)五十户,台兵五十人,常备驿马五十匹。
今河北平泉县境,是从喜峰口一路通达东北边陲的必经之地,元朝时期隶属于益都路,是中央王朝与东北高丽之间的重要通商途径,因此清朝政府在斯地设有南五十家子、北五十家子两个驿站。今南五十家子地区中的白氏、钱氏、霍氏、益氏,北五十家子地区中的鲍氏、白氏、叶氏、金氏等蒙古族居民,都是这两个驿站台丁的后裔子孙,其中的蒙古族益氏,主要是以曾隶属之行政地区名称汉化为氏,即以所隶益都路(今山东潍坊青州)之名为氏,汉化称益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契丹族,出自明清之际女真郭珲氏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老满洲郭珲氏,亦称古勒珲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贵益昆氏族,满语为Gohun Hala,汉义“钩子”,传说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益都(今山东潍坊青州)、黑龙江流域等地。
实际上,这支满族的先祖为契丹族,原本是一个松散结构的部族群体。在宋徽宗赵佶宣和七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保大五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金国联合北宋王朝灭了辽国之后,有一部分契丹族遗民归于金国政权,主要分布在益都地区,并成为金国益都路的军旅干将,民族属性逐渐转为女真族。
到了一百余年后的宋理宗赵昀端平元年(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三年,大蒙古国木亦坚汗孛尔只斤·窝阔台六年,公元1234年),蒙古汗国联合南宋王朝再灭金国之后,这部分契丹故民又成为了蒙古汗国的下民,再历经近百年的元朝,到明朝时期一部分族人又随蒙古良哈部一并成为朵颜三卫的成员,后分别融入汉族、满族、蒙古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益氏、郭氏、古氏、桂氏、昆氏、乐氏等。
第八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瑶族、彝族、水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益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益氏,世代相传至今,例如元朝时期的普山瑶族首领益智,就是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伯益、兀良罕·脱儿豁察儿。
分享按钮>>【鲍氏名人楷模】民国时期浮山鲍一家走出了三位胞兄弟大学毕业生
>>【益氏家谱源流】益氏郡望堂号与宗祠通用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