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鄢氏通谱》内容编纂方案

    中华鄢氏网 2009年2月17日 鄢家法


Ⅰ《中华鄢氏通谱》(总谱)内容目录
谱头:
典型文物古迹照
有代表性的族谱照
典型历史人物画像
宗亲会、修谱活动剪辑
开篇:
一、谱序
二、凡例
三、中华鄢氏宗亲会委员名及编纂委员会名
四、征引书目
五、总谱目录
六、大记事
正文:
第一章 鄢姓来源
第一节 寻根问祖
第二节 鄢姓来源(鄢侯之鄢、楚大夫之鄢、周王氏之鄢)
第二章 鄢姓的迁徙与分布
第一节 鄢侯支分布情况
第二节 鄢将师支分布情况
第三节 鄢乾公支分布情况
第三章 人 物
第一节 县团级以上职官
(一)、历史人物(民国前)
(二)、现代职官
第二节 名企名家
第三节 研究上以上学者
第四章 文物古迹
第一节 古城、牌坊、侯王印信、高官器物、状元旗伞、博士服帽等
第二节 宗祠
第三节 庙宇
第四节 名墓(碑)
第五章 班行派语
第一节 各支老字派
第二节 新字派(百字派)
第三节 世系对照表
第六章 族规家训
第七章 著名人物传记
第八章 后记

Ⅱ 凡 例
一、《中华鄢氏通谱》从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国档会字(1984)7号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中“家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价值,而且对某些工作起着很大作用”的精神为指导。本着上对祖宗,下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不误信、不误传。鄢姓的来源、郡望、历史人物及大事件,一律以老族谱为基础,史实为依据,真实为目的,多方考查,积极探索,反复论证,认真研究,潜心挖崛,精心纂写,力争独特的风格,精巧的构思,朴实的语言,真实地展现鄢姓的历史,并具有可读性。
二、本谱是中华鄢氏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最完善的族谱,时限上溯至五帝时代,下限于2009年底,幅员纵横全国乃至世界的人和事的真实可靠资料。
三、本谱采用章、节、目结构,横排竖写,纵横结合,分三部纂写,全国统修《总谱》,各省分修《卷谱》,各支自修《分谱》。《总谱》首列鄢姓来源、郡望、大分支及分部情况,大事记统索全书,分设祖宗世系,全国历代名人、县团级以上职官、进士、举人、当代研究生及各类名家、文物古迹、班行派语、族规家训、后记八大部分。《卷谱》总述本省各支鄢姓的来处、分支及分布情况;本省历代名人、县科局级及地方公务员以上职官、进士、举人、当代大专以上学者和企业家及各类专家;本省文物古迹、民风民俗和后记。《分谱》记述本支来由及分支分布情况,本支世系,本支名人以及村长以上职官和中专以上学者,企业能人,社会贤达,贤婆孝媳,烈女,后记。
四、体裁有述、记、图、表、照、录。以述为主穿插于有关章节,尽量做到图文并茂,文体一律采用白话,记述体。文字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简化字。
五、世系男记妻,女记婿,按从长到幼为序进行排列。
六、人物不分男女,不论职位高低,不褒贬议论,一律按事实简述,重树楷模。历史人物按朝代先后时间排列,现代人物分党政职官、企业老总、科技、文艺、名贤、孝媳、贞烈七类。学者以学历为序,其它以出生先后为序。
七、本谱记年,民国以前年代不准的,可用时代或年号表示,民国以后的一律用公元记年。族人的生卒时间均用农历记述。文化程度,1966年普及初中后的高中以下程度一律不体现。
八、文物古迹,本谱收集了有一定名气和纪念意义的侯王印信、高官器物、状元旗伞、博士服帽、古城、牌坊、名墓名碑、祠堂、名建筑、名庙等。
九、后记,表彰在此次组织编纂《中华鄢氏通谱》过程中作出较大贡献的先进人物,捐资20元以上的《分谱》留名,100以上的《卷谱》留名,1000元以上的《总谱》留名,2000元以上的留像,5000元以上的留全家福,10000元以上的留个人简历。


分享按钮>>泉州台湾联合举办百家姓族谱展
>>戚继光----“戚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