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孙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孙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孙武孙膑孙权孙中山是否一脉 已阅:19691 / 回复:13(楼主)

根据妫汭五姓及田姓的分支叙述:
[孙姓历史悠久,来源较多,但主脉为战国军事家孙武、孙膑,三国东吴孙权,近代中国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一系,源于妫陈田氏,是陈田的一个主要分支。]这一说法是否正确.

    家乘族谱一般在其序言部分,就会开始交待其家世渊源,而后面的世系图表是详尽地将本家族的上古、中古,乃至近代世系一一排列出。其可信度如何呢?自然需要进行一些考辩,以孙氏家谱而言。其可信度如何呢?自然需要进行一些考辩,以孙氏家谱而言,一般唐宋以后的世系较为详尽,也渐趋可靠。

    汉末至南北朝战乱时期,特别是西晋的八王之乱-五胡十六国时期,汉族发源地中原战乱频繁,谱传曾大量遗失,不过政府时也颇为重视。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皆承用私家谱牒,乐安孙氏家族的完整世系不太可靠,尤其是汉代之前的世系,可以说基本上是伪造的。

    唐宋以后是中国谱牒学的大发展时期,平民百姓也广泛编织家乘族谱。然而由于在历朝动乱中,前谱多已亡失,子孙大都不能可靠地言其先祖世系与事迹,而使后人在重编家乘族谱之时,大多附会攀附尽可能找同姓的历史名人去“认祖归宗”。前面源流编已述,唐代已经开始,“姓之弊,至于尚诈”的情况。柳开《河东集?试大理评事柳君墓志铭》在谈到北宋的家谱时说:“唐季盗复两京,衣冠谱牒尽灭,迄今不复旧物,以冒姓古名家已称后者混淆无别。”《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孙姓世表中的大量谬误,也清楚说明了这一点。


    魏晋隋唐时期,孙氏族谱已经不少。至唐末五代,又是战乱频繁,北方大族奔逃四方,谱牒又一次遭受劫难,大都化为灰烬,由此造成世系的中断。


    明清时期编撰谱牒最盛,其弊则如章学诚《文史通义?永清县志士族表序例》所谓:“今大江以南,人文称盛,习尚或近浮华,私门谱牒,往往附会名贤,侈陈德业,其失则诬。大河以北,风俗简朴,其人率多椎鲁无文,谱牒之学,阙焉不备,往往子孙不志高曾名字,间有所录,荒略难稽,其失则陋。”概括得相当精辟。尤其是当时的谱师多为世俗职业,目的在于编谱敛财,不择手段,每每将本姓历代名我篡成该家世系,从而真伪混淆。清代谱师以江南为盛,故时人有“江南修谱而谱亡”之叹。

   “言李悉出陇西,言刘悉出彭城。”查今天所存之孙氏家谱,同样也存在“言孙悉出乐安、富春”之趋势。孙氏家谱在溯祖归宗叙说家世渊源方面,绝大多数都认“山东乐安孙氏”为源头,以军事家孙武、吴大帝孙权为其先祖,许多谱系还一直上溯至“大舜”。其上古世系,从“大舜之裔”的虞遂父到其十世孙、为周陶正之官的虞阏父,和其子、建立陈国的胡公满,再到其十余世孙、逃奔齐国的陈完。这一世系之排列大多是据《史记?陈杞世家》诸史籍。其乐安世系,从陈完的五世孙陈书赐姓孙,食采乐安,再经孙武、孙明、孙膑,,乃至孙钟、孙坚、孙权家族,直至南北朝、隋唐时诸孙氏家族,都基本抄录《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的有关世系。前已论述,该世系谬误很多而不可靠,致使家谱的这部门内容让人无法信从。就是其中真有孙武之后人,也由于历史悠久无证考稽,已经造成真伪难辨的局面。


作者:121.12.153.* (2008/11/6 13:03:56)   回复此贴
  回复:孙武孙膑孙权孙中山是否一脉 第 1 楼

作为先秦三大主干之一的卫国孙氏源头,秦汉后广布于河南、山西一带,应有相当繁盛的后裔家族。然而如今,自称为其后代的家族却远少于齐国东安孙氏,这显然是不太合情理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在汉末以后的乱世中,其家族谱系的遗失,及齐国乐安孙氏世系名人的显赫,而使许多家族在后来补写族谱时,大都改换了门庭。

    现在已很少能见到自称是楚国孙叔敖后裔的家谱。福建《安溪狮渊孙氏族谱》《柳塘记》《禾山孙氏族谱》《晋江拊田孙氏族谱》《惠安埔塘孙氏族谱》诸族谱,记其祖籍都为河南光州固始县,此地乃孙叔敖的家乡,估计其中应有楚国孙氏的后裔。唐宋之后迁居福建厦门、泉州、惠安、同安、漳州诸地,虽然《柳塘记》自称“康叔苗裔”,然其他族谱中已不见对始祖的追溯,甚至有的连唐宋时期始祖的名讳与已失传。我们看到《江都孙氏族谱》同时尊孙叔敖、孙武诸人为先祖,在其“孙氏重修族谱序”中将孙叔敖与卫国孙氏及孙武、孙膑的家族世系篡为一体,说:“叔敖公系周姬姓之后,封于楚也。公本蔿(wei)姓,隐居乐安郡富春乡,改氏孙姓。……楚聘之为令尹,执政清廉。……武子系其后也,后居齐国”。其将先秦孙氏三支源头合而为一,真让人有些啼笑皆非。
  
    《云阳孙氏宗谱》不但认卫国孙氏为本族之源头,还排出了卫国孙氏直至明清的历代详尽世系,其“孙氏姓氏本源考”在叙述了卫国孙氏世系后说:“林父生二子,长曰蒯,次曰嘉,蒯子恒书,字子占,仕齐伐莒有功,食采于乐安,改孙氏为孙姓。而一改乐安为富春者,盖祖武子也。武子者,恒书之孙,凭之子也。凭公字信端,避齐田乞之乱,徙居鲁曲阜之白塔村。武子字德纯,南游会稽,以兵法说吴王,封昌国公。后又食采于浙之富春,故曰富春孙氏。是则武子者,康书二十世孙,而为惠蔚公四十八世之祖也夫。”其世系图也是如此排列,而后则基本是常见的乐安孙氏世系。谱中将孙书之名改为恒书,不知有何根据。孙林父长子孙蒯,首次出现于《左传?襄公十年》,即公元前563年。而齐国孙书伐莒在公元前523年。孙蒯做孙书的父亲,从年纪方面来看没什么问题,其后面的世系将孙膑列为孙武第五世孙。《富春孙氏族谱》“姓氏本源图说”也持上述同样观点与世系排列的顺序。
    当然我们还能找到少数家谱,有相类似的粗线条提法。如常熟《虞邑孙氏宗谱》其“锦港孙氏族谱序”如此说:“孙氏出于姬周之后文王,康叔封于卫,至武公子惠孙为上卿,因以为氏。战国时有孙武、孙膑,其苗裔也。”重要的是卫国孙氏与孙武之间的世系连接问题,由于没有任何其他略具参考价值的史料证实,我们只能将其姑且备为一种说法,以待他日新史料的出现。


作者:121.12.153.* (2008/11/6 13:04:42)   回复此贴
  回复:孙武孙膑孙权孙中山是否一脉 第 2 楼

先秦两汉时期最早孙氏族人迁徙情况:
  了解孙氏人主要由河南、山东、江浙一带向全国绵延扩展的历史。然而,二千多年的漫长岁月,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乱和天灾,在政府的强制迁徙与流民潮的动荡中,孙氏族人饱经风霜。
    我们先从历史最悠久的卫国孙氏谈起,再鸟瞰这一时期各地区的有关情况。
    卫国戚邑孙氏
    卫国始封之君为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东征,平定了商王后裔武庚等的反叛后,把原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康叔,卫成为当时的诸侯大国。但到公元前660年,卫被翟打败,靠齐国的帮助,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从此沦为小国。后又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前面已述,卫武公有子惠孙,惠孙之子名耳,为卫上卿,食采于戚(今河南濮阳县北),耳之子乙以祖父名字为氏,改姓孙,是为孙乙。该孙氏宗族大约在戚地生活繁衍了近200年,约从公元前八世纪后期到公元前535年,最后由于政治斗争的失败,其孙氏宗族的主体部分不得不逐渐迁徙离开,乃至宗族沉沦家道衰落。
    孙乙字武仲,边称武仲乙,乙生昭子炎,炎生庄子纥,纥生宣子鳅。上面卫国最早的孙氏四代先祖,事迹不详。从孙鳅之子桓子良夫开始,《左传》记事渐详,且情节跌宕起伏,有声有色。孙良夫是卫国的执政大臣,位居上卿,为卫成公、穆公、定公三朝元老。卫定公即位没几年,孙桓子良夫去世,其子孙文子林父继承了爵位与采邑,然而孙林父为人颇为专横,与卫国君主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矛盾与斗争。
公元前584年,孙林父与卫定公闹翻,逃奔晋国,采邑戚也随孙氏归晋。戚地离卫都帝丘不远,实为战略要地,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就说:“盖其地濒河西,据中国之要枢,不独卫之重地,亦晋、郑、吴、楚之孔道也。”卫定公为此专程到晋国进行交涉,晋国答应把孙林父本人继续在晋国避难。
    到公元前557年,卫定公又有事来到晋国,晋厉公因孙林父有归国的希望而要求卫定公接见,但卫定公不同意。这年夏天,定公回国后,晋厉公又不经卫国同意,径直派人送孙林父回国见卫候。定公想不见,可夫人劝道:“恐怕不太好吧,他是先君宗卿的后嗣,大国又为其说情,如果不答应,晋国借口出兵讨伐,卫国说不定会亡的。虽然你讨厌他,然而还是比亡国要好吧?你还是忍耐着见他一次吧,能够安定百姓而赦免宗卿,不也说得过去吗?”于是,卫定公只得勉强接见了孙林父,并且恢复了他的职位与采邑。
    同年十月,定公病故,太子即位,是为卫献公。献公贪图玩乐,且对大臣不予信任。孙林父回到卫国,一开始就存有戒心,他不把贵重的宝器放在卫部,而是全部转移到封地戚。他还加强了与晋国大夫们的友好往来,以备外援,以防不测。
    公元前559年的一天,卫献公约孙林父与宁惠子到宫中赴宴。两位重臣皆穿好朝服而准时前往,但在宫门口从早上等到黄昏,肚子都饿扁了,亦未见献公召见。后来听说献公在苑囿射鸟玩,二人忍着饿去找献公,献公却穿着猎装戴着猎帽和他们聊起了天,似乎根本没有请客吃饭这回事。作为国家大臣遭到如此戏弄,岂能不生气窝火,于是孙林父离开国都,回到他的封地戚,不再上朝。必要时,派大儿子孙蒯代为入朝请命。
某天,卫献公对入朝请命的孙蒯以酒食款待,又让乐师歌曲助兴,且指定演唱《诗经.小雅.巧言》的最后一章,歌词谓:“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其大意是说:“他到底算什么样的人呢?住在河岸边,即无拳力也不勇敢,专门制造一些祸端。”而戚地正处黄河岸边,歌词似乎有影射之意。听着乐师的演唱,孙蒯十分不自在。席散之后,孙蒯越想越害怕,立即返回戚邑,将情况向父亲汇报。孙林父听完,略加思索后说:“看来国君在猜忌我了,不先下手,必定被其所害。”于是在戚邑聚众反叛。
    孙林父随即率家兵攻打卫都帝丘。献公赶忙派子矫、子伯、子皮诸公子前往谈判,但都被孙林父杀了。几天过后,卫献公撤退至鄄邑(今山东鄄城县西北),又派出公子子行去向孙林父求和,还是被孙林父杀了。看到大势已去,卫献公只好逃奔齐国,孙氏家兵紧紧追赶,在阿泽(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之地又大败卫军,卫献公只带着几名亲信,慌乱逃到了齐国。

作者:121.12.153.* (2008/11/6 13:05:45)   回复此贴
  回复:孙武孙膑孙权孙中山是否一脉 第 3 楼

不久,公孙剽被立为国君,是为卫殇公。孙林父与宁惠子二人重新又执掌了卫国的政权,一些诸侯国随后与之盟会,从而也认可了这场政变。时光荏苒,孙氏宗族在卫国的权势日益发展,对此,同辅国政的宁氏宗族当然不能容忍,进行明争暗斗。尤其是宁惠子之子宁喜与孙林父争宠,两家关系进一步恶化。
    公元前547年,转眼卫献公在齐国已流亡了12年,他时时关注着国内发生的事情,当了解到孙氏与宁氏的矛盾后,便派人回国秘密与宁喜联络。2月6日这天,孙林父与长子孙蒯都在戚邑,次子孙嘉则出使在齐国,只有三子孙襄留守在帝丘都城家中。宁喜乘机率兵突然袭击都城的孙家,孙襄负重伤而死,孙家被攻克。第二天,宁氏杀了卫殇公及其太子。三天后,卫献公回到卫国,复任国君,并很快组织起军队攻打孙氏的戚邑。
孙林父看到形势危急,便马上向晋国求救,晋国出兵干预,帮助孙氏戍守戚地。然而卫军正在进攻的势头上,在战斗中杀死了晋军300余人,孙氏也进行了一些反击,双方都有伤亡。晋国见如此干预效果不大,便召集诸候国,商讨对策。六月,晋、鲁、宋、郑、曹等国会盟于澶渊,组成多国部队,开始讨伐卫国。
    面对大军压境,卫国被迫求和。在诱迫性的和谈会盟中,晋国不但俘虏了卫国的宁喜等大臣,且将卫献公也执而囚之。最后在齐侯、郑伯的劝说下,才同意放归姨候及其臣下。同时将卫国西部懿氏的60邑土地,划归孙氏名下,大大扩展了戚地。至此,孙氏之戚邑作为一个独立的区域,被置于晋国的保护之下,成为晋国东部边疆上势力范围。
然而,该局面维持到公元前535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年八月,卫襄公去世,卫灵公即位。有一些晋国大夫可能与孙氏关系交恶,便对晋卿范献子说:“卫国侍奉晋国一直顺从亲和而晋国对卫国却不加礼遇,不但包庇孙林父这样的叛乱者,而且占取其土地,这样其他诸侯国也不服而有二心。卫晋本兄弟之国,如不相亲睦,还有谁来信服晋国。今天卫君新立,如再不以礼待之,卫必叛我,这样便会进一步妨碍我们与其分诸侯国改善关系。”范献子便以此转告执政大臣韩宣子,韩宣子表示同意,决定派范献子去卫国吊唁,同时也宣布把孙氏的戚邑归还给卫国。
    由于晋国解除了对戚邑的保护,并将它归还给卫国,而孙氏对卫候的结仇颇深,戚邑不会再是录氏宗族的世袭领地,从而也就结束了孙氏对这块土地将近200年的统治。不久,孙林父次子孙嘉带领部分孙氏家族迁徙到戚邑西南方向近百公里外的汲郡(今河南汲县、辉县一带)。《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这支孙氏族人,“世居汲郡。晋有孙登,即其裔也。”此后,汲郡就成了这部分孙氏家庭的第二故乡。有部分孙氏家庭有可能向东面迁徙,来到几十里外的阿邑(今山东阳谷县东北)和鄄邑(今山东鄄城县正北)之间定居下来,而战国时代的军事家孙膑便在这里出生。至今这一带生活着数十个孙姓村庄,而认孙膑为其先祖。秦时,还有部分家族被强制迁往野王(今河南沁阳市)。
    这样,在春秋政治舞台上相当活跃的卫国孙氏家族,也是当时最为显赫的孙氏集团,终于从巅峰跃落下来,无可奈何地走向衰落和分散移民。

作者:121.12.153.* (2008/11/6 13:06:05)   回复此贴
  回复:孙武孙膑孙权孙中山是否一脉 第 4 楼

1.孙武和孙膑的关系:

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 年)左右,青年孙武毅然离开乐安,告别齐国,长途跋涉,投奔吴国,公元前515年,吴国公子光利用吴国伐楚,国内空虚的机会,以专诸为刺客,袭杀吴王僚,然后自立为王,称阖闾。阖闾即位后,礼贤下士,任用伍子胥等一批贤臣,他又体恤民情,注意发展生产,积蓄粮食,建筑城垣,训练军队,因而大得民心,吴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阖闾注重搜求各种人才,立志要使吴国向长江中游发展,灭楚称雄。隐居吴都郊外的孙武带着自己撰写的13篇兵法,在伍子胥的引荐下,见到了吴王,吴王阖闾任命他为大将军。孙武上任后,即显示出惊人的军事才能。就在他上任后的那年秋天,他就同伍子胥一起领兵灭了钟吾国(今江苏省宿迁县)和徐国(今安徽省泗县)。公元前506年,吴军在孙武的指挥下大举攻楚,五战五捷,进驻楚国国都郢(今湖北江陵)。从此,吴国声威大振。公元前484年,孙武又指挥吴军在艾陵(今山东莱芜)大败齐军,活捉齐国五名统兵之将,缴获兵车800多辆。公元前482年,吴王阖闾约晋定公等诸侯国在黄地(今河南封丘)会盟,取代了晋国的霸主地位。孙武对吴国的发展强大立下了卓越的功劳,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公元前354年,魏国以庞涓为将率军伐赵,兵围邯郸。齐国应赵国之请,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击魏救赵。孙膑令一部轻兵乘虚直趋魏都大梁,而以主力埋伏于庞涓大军归途必经的桂陵之地。魏国因主力远征,都城十分空虚。魏王见齐军逼进,急令庞涓回师自救。刚刚攻下邯郸的庞涓闻大梁告急,急率疲惫之师回救。至桂陵时,遭到齐军迎头痛击,几乎全军覆灭。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  

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孙武之子“明生膑,膑生胜,字国辅,秦将。胜生盖,字光道,汉中守。生知,字万方,封武信君。知生念,字甚然,二子:丰、益。益字玄器,生卿,字伯高,汉侍中。生凭,字景纯,将军。二子:届、询字会宗,安定太守。二子:鸾、骐。鸾生爱居,爱居生福,为太原太守,遇赤眉之难,遂居太原中都。

从公元前515年前孙武---公元前354年的孙膑.将孙膑作为孙武的孙子,这肯定是后人的瞎编,所以说《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孙姓世表中有大量谬误.况且也没有孙膑是怎样由吴国回齐国的史料记载.


作者:121.12.153.* (2008/11/6 13:06:29)   回复此贴
  回复:孙武孙膑孙权孙中山是否一脉 第 5 楼

2.太原中都孙氏的渊源:

孙武的十三代后裔,东汉的孙福由是定居太原中都,其孙氏族人在太原中都开始兴盛。《后汉书?独行列传》的刘茂传中,确有太原太守孙福遇赤眉之难的具体记载。

不过,有谓《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皆承用私家谱牒,多有谬误。那么这一太原太守孙福的家世可靠吗?据有关学者的考证,孙武的生年应在公元前557-535年之间(详人物篇第二章),我们以其中间数公元前546年为准。而赤眉起义在王莽天凤五年,即公元18年,这样,从孙武到孙福共14辈人,相隔564年,平均每代相差40多年。这在古代社会是无法让人认可的,哪怕是现代社会世代晚婚晚育恐怕也做不到。我们以一般25-30年为一代计算,孙武与孙福之间应相隔23-19代才较为合理。相差距离如此之大,所以这一将太原孙氏作为孙武后代的世系肯定是不可信的。

唐林宝的《元和姓篡》中,主要记录了八个孙氏的郡望,其中乐安、东莞、吴郡富春(富阳)、清河、洛阳五个,明确记载为孙武或孙膑之后:而太原中都、河东、华原三个,并没有孙武或孙膑之后的记载。其“太原中都”后记:“汉西河太守会,十一代孙资,……会宗裔子福为太原太守,遇赤眉难,遂家焉。”看来,孙福徙居太原,开辟孙氏郡望的记载是一致的。但是其祖上是否为山东乐安孙氏,或者为浙江富春孙氏,亦即是否为孙武的后人,是需要重新考稽的。

    《元和姓篡》中所谓的汉西河太守孙会,不见古籍记载;而后的“会宗”,《汉书?杨恽传》中载,汉宣帝时有一个“安定太守西河孙会宗,”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孙福之曾祖父孙询“安会宗,安定太守”,可能为同一人。史称孙会宗“知略士也”,曾与平通侯杨恽书,以谏戒其行为,五凤四年(前54年),杨恽坐罪被杀,孙亦因此免官,这时的孙会宗可能在40岁上下。他是孙福的曾祖父,四辈人相差110年左右,平均每辈28岁。孙资为曹魏时显宦,魏国建立时(公元220年),孙资已历任县令、参丞相军事诸职。这样,孙会宗与孙资相隔11代310年左右,平均第代相差也是28年,都比较合适。所以《元和姓篡》中的“汉西河太守会”,应改正为“汉安定太守西河会宗”。

可以说,西河人孙会宗是太原中都孙氏之祖。那么“西河”在哪里呢?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西河”条的解释,汉代以前,它即可指黄河的某河段:或指今山西、陕西间的河段,或指今宁夏、内蒙古间的河段,或指流经今河南东北部的河段;也可指某一地区:或是魏国境内的黄河附近地区,或是春秋卫国西境黄河沿岸地区,后者即今河南浚县、滑县及其迤南、迤并一带。这些地方与山东乐安、浙江富春都不搭界,或者说离得太远了。而其中河南东北部河段,即今河南濮阳、浚县、滑县、汲县一带,正是卫国孙氏的发祥地及其迁徙地,如果说孙会宗是卫国孙氏的后裔,恐怕不应算空穴来风吧。
    《千唐志斋藏志》中,五代孙汉筠墓志铭所记最为清楚:“公讳汉筠,其先出自周文之子康叔,封于卫。王武公子惠孙为卫上卿,因以氏焉。乐安郡汉安定太守会宗之裔矣,近世徙太原,今为太原人也。”它太原孙氏的渊源上溯为卫国孙氏,估计也应有所根据。1991年在山东郓城附近发现的康熙七年(公元1698年)所修《孙氏族谱》,其《孙子谱序》为当时的郓城县令所撰写,据这位县太爷的考证,“孙氏周康叔,为卫上卿,以字为氏,望出太原。”其他如《余姚孙境宗谱》“分迁记”亦谓:“在河南、山西者为太原孙,卫武公之子惠孙之后。”所以太原中都孙氏应是卫国孙氏的后裔。


作者:121.12.153.* (2008/11/6 13:06:54)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3 每页5条 当前1/3页 [1] [2] [3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3)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孙氏论坛  执行时间:699.2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孙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