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梅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梅氏人员联系方式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青龙梅氏宗谱》 第 6 楼

我是英山人,炳公之后,渴望寻找同宗

作者:124.156.3.* (2008/3/31 13:39:42)   回复此贴
  回复:《青龙梅氏宗谱》 第 7 楼

光绪二十九(1903)年宗谱目录

卷一:序、梅氏源流序、梅程二姓源流序、先贤谱论、凡例二十条、家规二十六条、五服图、 祭文、 家传、墓志、诗
卷二:圣谕、历朝甲子录、梅氏行派、初修名目、老祖祀产庵堂山界祭期、 孔昭祖位下祀产契据、 君育祖支下坟山界址、 梅家沟图形、郁初祖祠宇祀产界契据
卷三:统宗纪、宇公以下历代世系、正宗纪、宽昌公暨亨朋公世系、亨朋公暨耀俊公世系、耀俊公暨时字派世系、时顺支下暨光字派世系、时官支下暨光字派世系、时福支下暨光字派世系、时禄支下暨光字派世系、时寿支下暨光字派世系、时贵支下暨光字派世系
卷四:时顺支下长房光字派以下世系、时官支下二房光字派以下世系、时福支下三房光字派以下世系、时禄支下四房光字派以下世系、时寿支下五房光字派以下世系、时贵支下六房光字派以下世系
卷五:贞久公暨亨庆世系、亨庆公暨耀灿世系、耀灿公暨时字派世系、时茂公支下暨光字派世系、时先公支下暨光字派世系、时儒公支下暨光字派世系、时正公支下暨光字派世系、时禄公支下世系、时实公支下世系
卷六:时茂公支下光字派世系、时先公支下光字派世系、时儒公支下长房光字派以下世系、时儒公支下二房光字派以下世系、时儒公支下三房光字派以下世系、时儒公支下四房光字派以下世系、时儒公支下五房光字派以下世系、时儒公支下六房光字派以下世系
卷七:亨元公暨之游公世系、之游公暨时字派世系、时绣支下暨光字派世系止、时玻支下暨光字派世系止、时瑶支下暨光字派世系止、时琮支下暨光字派世系止、时瑛公支下世系止、时琬公支下暨光字派世系、 时琼公支下暨光字派世系止、时绣公支下长房光字派以下世系、时琮公支下四房光字派以下世系、时琬公支下六房光字派以下世系
卷八:信俸公支下世系、耀乾公暨时字派世系、时字派暨光字派世系
卷九: 时胜公支下长房光字派以下世系、时昌公支下二房光字派以下世系、时旺公支下三房光字派以下世系、时人公支下四房光字派以下世系、昭祖三房光青公支下书字派世系
卷十:耀能暨时广公世系、时广支下长房光字派以下世系、时广支下二房光字派以下世系、时广支下三房光字派以下世系、 添秀公暨丰祖世系、楚宇公暨士铎士锐公世系、士铎支下暨光字派世派、士锐支下暨光字派世系、士铎支下长房光字派以下世系、士锐支下二房光字派以下世系


作者:124.156.3.* (2008/3/31 13:40:44)   回复此贴
  回复:《青龙梅氏宗谱》 第 8 楼

昌久两分人丁居住情况

据考,宽昌公从蕲春徙于浠水之梅家畈居焉,梅家畈即今浠水县洗马畈,顺公路西出两华里有畈即是。从此处左手进冲约华里许,有燕子楼湾,即公之住处。
贞久公乃杰公之后,从大冶碧子渡梅家沟迁居浠水,后人以宽昌公为正宗另修宗谱,另起行派,故昌、久两分与蕲春大冶以后的行派均有不同,当时可能属地域交通不便之故。两分早建宗祠于浠水蒋桥姜家咀(现绿杨中学附近),该祠于1952年土地改革后被拆。英山久分裔孙,曾于1947年秋由竹溪公为首,同凤廷、凤志公以及各支房协力共建支祠于窑坳,系君育祖祠,该祠于1958年拆毁。
昌久两分所共宗祠,每年于农历九月十五日由各房轮流,主办祭品祀祖一次,平日两地子孙往来频繁,关系密切。
昌分人丁分布有绣球山、周家冲、小河岸、柿饼坳、郭岭、梅家社、白石井、洗马、河东街、英山草盘地、横河等处,圻阳曾有人迁居竹山,后失联系。
久分人丁分布为君爱、君选、君献、君有四公后裔仍居浠水,君育公后裔居英山窑坳,窑坳一支人有迁居英山火田横山冲、浠水、十堰竹山、安徽祁门县城关镇等处。
据考卷首、卷四、卷六知,前次宗谱由孔昭祖、郁初祖、君育祖三大祖分支。以上梗概,便后人视之了然,故书。
          
                   公元一九八九年岁次己巳   仲夏月
  
编修人   玉章   亦香撰
                                               (摘于1989年修订的梅氏宗谱)


作者:124.156.3.* (2008/3/31 13:42:22)   回复此贴
  回复:《青龙梅氏宗谱》 第 9 楼

昌久两分归蕲春合修宗谱序

梅氏昌、久两分前修宗谱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迄今86载。长时未续修,其因是多方面的,否则几按时修篡。1949年春,久分竹溪公曾与阖族商议,并撰谱引发贴于各家,后见他族有修大成搞联宗之举。斯时,吾族亦拟修大成于蕲春。族着启兴、玉章为代表,徒步去桐梓,拜会了栋臣、宇芳两督修,计划已定,不久解放运动席卷全国,以致此事未成。转瞬二十余年,又遭文革十年浩劫,在破“四旧”运动中,两分谱牒损坏殆尽,无一全套幸存。现查昌分凤才保留有卷一、卷四,久分只留卷二和卷六两本,而且均残缺不全,以致86年中生者未登、死者未载,再不续修,年代久远,无有稽查,后世子孙非独源本不知,甚而祖先三代,亦弗晓也。是以各分有修读之议焉。
1988年冬,玉章、一枝、亦香等倡之,各支族和之,不论远近亲疏、曾否修篡,皆以至成自愿结合,以敦尊祖睦族之谊也。越明年正月,亚明、玉章、亦香、桂飞为代表去蕲春桐梓河,有鄂皖两省蕲春、黄梅、广济、英山、浠水及安徽霍山六县代表欢聚一堂,共商合修大事。
据蕲春卷首载,又考昌、久两分卷一、卷二,乃知我祖炳公生子二:长子宇公居江北,次子杰公迁江右(据考今黄梅、九江一带)。蕲春恭英公生宽书、宽昌,宽昌徙居浠水之梅家畈,此即昌分之由来。杰公十六传而至贞久公迁居大冶,后复由大冶分居浠水,其后裔君育公徙居英山,此即久分之由来。两分相处,从无疏远之间,况宽昌贞久两公又同一派号合修于谱牒,惜与蕲春脱修,又修宗祠于浠水蒋桥姜家咀,后人同祀之。该祠于1950年以后拆毁,所以此次与蕲春合修是归根溯源之善举也,其谁曰不然。
此次之续修,其要旨有二:一曰教育子孙发扬先祖三让之美德,讲文明、礼貌、道德,遵纪守法,爱国爱民,作汝南之贤孙肖子,为国家之善良公民,庶不负历代先祖之厚望。二曰明世系,序昭穆、别尊卑、分长幼、记生卒、详庐墓,以志不忘,后世溯源有据,而免代远有忘祖之苦。缘此宗旨,对所有旧序赞,有历史和教育意义者存之、不符现时形势者汰之、封建礼图坟禁契约等除之,从简去华,取精去粕,以尚改革而随时宜也。至若其续修有旧谱者,能接之照接;无旧谱者,查墓碑、看牌位、访故老、凭记忆,本着系不清先祖,乃时局之因,望祖宗宽宥;系不清后人,乃当事者之责。为了易懂,在文字上宜浅,在收宗培族上,采访者可谓尽心尽力。本次遗憾的是浠水县河东街一支人,经礼安、乐远、玉章、亦香、卫山,正蕃以及当地遂良、诗春等发动无效外,另请鄂邑家甫公回浠水发动仍无效果,只有置之,日后如此地后裔有识,勿责于经办者特叙。
现欣我族,人文蔚起,后继有贤,他日重修时,如查有全套旧谱,应将旧谱所载祖宗名目一并重修于新谱,庶祖先之名尽在,如仍未获,望历代列祖列宗有灵,不论新谱有无名目,一并同享梅氏香烟是为幸。并望我氏后裔吸此教训,勿忘对谱牒之珍藏,勿忘此届续修之艰难,勿忘代远难修之苦,予谬承两分之嘱托,不揣固陋,爰述始末,用示来兹,是为序。
                公元一九八九年岁次己巳   仲夏月
                       后裔孙    亦香   拜撰
                                             (摘于1989年修订的梅氏宗谱)


作者:124.156.3.* (2008/3/31 14:12:32)   回复此贴
  回复:《青龙梅氏宗谱》 第 10 楼

我梅家也有家谱--不过我还看过
好象是搬迁过来的有一百几十年了

作者:121.33.126.* (2008/4/13 16:32:39)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5 每页5条 当前2/3页 [1] [2] [3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梅氏论坛  执行时间:222.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