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霍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霍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祝贺中华霍氏论坛开通! 第 6 楼

!爷爷的扁担----霍氏膏药传奇

我家历经沧桑和1977年7月2号大水的浩劫,没有太值钱的东西,唯有爷爷的扁担完好无损。它是枣木,长2.96米,中段最宽0.1米,两头扁细。大集体时,下雨天,社员往场院抬麦扎,都愿和母亲搭档------因为扁担能颤起点来,抬一天麦子不累肩。

    爷爷和奶奶生有6男3女,至今都健在。岁数最大的姑姑87岁,住江苏省镇江市,姑父高维玉是原镇江市卫生局局长。姑父去世后,姑姑常回山东住些日子。2001年夏末,姑姑在镇江跌倒,因是小脚(旧时妇女把脚前掌用布缠细,称缠脚),结果胫骨粉碎性骨折。出院4个月,伤腿仍然肿痛。她想起了祖传的膏药,打电话哭诉不幸遭遇:腿痛,肿胀,不敢沾地,医生说骨头没长好,镇江膏药贴了好几帖,怎么办?我安慰一番,邮了10包乌鸡接骨膏药和追风透骨膏药及内服龙凤接骨丹,用药月余,姑姑高兴回电话称,拍片骨折愈合,可以走动,。还是您老爷爷的方子好使啊,高兴之情难以言表。因父亲和六叔及二姑姑挂念,2002年春节,大姑姑从镇江回山东过春节,大连的五叔叔也同期回家欢聚。谈起这次腿伤,大姑姑讲,医院条件再好,药物再多,就是不如咱家药好使。长骨头确实快。大姑和二姑,父亲,五叔,六叔,回忆起扁担和接骨药的一段鲜为人知的一段往事……

     我爷爷的爷爷是个性情豪爽的庄稼汉,身材魁梧,力大无比。种地,打工都是好手,闲时,常到30里地远的黄县城进些纸货(祭奠故人的祭品),用扁担挑回家,挣点脚力费。有一年隆冬,老爷爷挑一担子货回家遭遇暴风雪,西北风夹着鹅毛大雪铺天盖地下个不停。老爷爷从二官道抄近路,刚踏进麦地时,突然听到有人喊救命,老爷爷壮壮胆,循声音找去,见地里窟窿井里有人,老爷爷忙取下纸货,把扁担伸进井里,把人拔上来,此人是登州府蓬莱人,在关东开药铺,回家探望老母,在潍县遭遇打劫,脱险后,徒步赶路,遇暴雪迷路跌入井里,险些送命。他活动了几下,一只腿不听使唤,他说,坏了!我腿断了。老爷爷看看他的断腿,又看看天,再看纸货早刮没有了。叹了口气,说,先到我家躲避一下吧。老爷爷让他爬到后背,把扁担一横,两胳膊一挽,硬是把蓬莱人背回家。

    蓬莱人说,大叔快帮我整骨吧,您找个药铺把药抓齐,再找块柳树枝,碗口粗的树皮,和小腿同长,把皮剥下割二块……。

     老爷爷跑到北马药铺抓齐药,按要求碾碎成末。蓬莱人把大腿绑在长凳子上,告诉老爷爷拽住脚……。最后,用醋把药末熬成膏药敷在骨折处。然后,柳树皮二块合在伤腿上绑好。蓬莱人松了口气:我腿得救了!第三天,蓬莱人又换了药,还真神!可以走动了!老爷爷看傻了眼,把接骨药方子握得紧紧的。几天后,蓬莱人说,谢谢好心人收留,救命之恩日后定当涌泉相报!。(霍氏爱仁堂博客选)


作者:124.131.7.* (2008/2/16 14:11:54)   回复此贴
  回复:祝贺中华霍氏论坛开通! 第 7 楼

老爷爷用独轮木车推着送了一程又一程。蓬莱人流泪了,说啥也不让送了,颤颤巍巍拿出一张纸:这是内服接骨丹方子,再加上你那个外敷膏药方子,不单只是活命,还能养家。我祖上是随军郎中,跟随罗成打登州镇守海关落户的,用这些药接骨,是我在关东药铺的看家本事……。

    第二年春天,蓬莱人换了行头来见恩人。老爷爷谢绝了恩惠,最后,蓬莱人做通了老爷爷的工作,选了聪明勤快的孙辈老三——我三爷爷霍广法,跟随他到关东一边学文化,一边行医。并承诺要变个样来见老爷子。

    十几年过去了,老爷爷思念孙子心切,唤子返乡。三爷爷回家,讲了如何望,闻,问,切和辩证施治。如何把柳树,桑树,杨树的根春天环剥,秋天取下瘤状的根皮再和药配好,能在三伏天把高粱秸接活……。看到孙辈有文化,学到这么多绝技。老爷爷捋着胡子说,我孙子出息了。

    三爷爷在关东混出名堂了。肉腐皮烂,生肌膏一抹就好;刀割斧砍,跌打骨折,损伤无论多久,三贴膏药肿消疼止。被称为“霍三爷”的三爷爷和“霍三贴”膏药远近闻名,神奇的接骨技艺和疗效被广泛传颂。

     民国初,军阀混战,土匪横行。当地有个土匪头子遭到镇压。行刑前买通刽子手,刀落见血为算,赌一条命。事后,三爷爷遭到绑架被快马驮到匪巢,救治奄奄一息的匪首。并被告知只许活不许死,最后,匪首没能活命。三爷爷遭到惊吓和鞭打,一病不起,英年早逝。时年36岁。三爷爷唯一的女孩——叫嫱的姑姑回老家嫁给邻村--前诸留村高姓人家,因生育难产也故去。

    我 爷爷是长子,生育九个子女。依旧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家生活,全家温饱压在他身上,农闲也到黄城用扁担挑些日用品,挣点脚力钱养家糊口。三爷爷的命运刺痛了太爷爷的心,他把行医看作是冒险的行当,予以禁止。后来,善良的爷爷偶尔遇到骨折病人也施药救人,只言明不是行医。

    同三爷爷共事的蓬莱人告老还乡。泣诉三爷爷遭遇,深感愧对恩人。几年后,其后人在烟台开个‘爱仁堂膏药店’。念老辈救命之恩和三代世交,及三爷爷故去,我奶奶赡养太爷爷不易,邀请父亲加盟。奶奶患病后,父亲为照看奶奶生活,割爱返乡。大伯父自11岁闯关东,至今居住哈尔滨,二伯父就不信那个邪,加之生活所迫,硬是靠接骨方子,在牡丹江闯天下。从辽阳到宝鸡,三伯父也常常施舍接骨药救济贫人……。

     扁担揭示了尘封多年的秘密,它是那段谁也不愿提及辛酸历史的见证。委婉,曲折,传奇的往事昭示我等更加珍惜膏药——这个祖国医学的瑰宝。
(霍氏爱仁堂博客选)http://kuailehlj.blog.163.com/edit/


作者:124.131.7.* (2008/2/16 14:13:38)   回复此贴
  回复:祝贺中华霍氏论坛开通! 第 8 楼

你好,我是辽宁的,我也姓霍 。我想你知道 是汉还是满族

作者:60.19.161.* (2008/2/17 10:33:22)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8 每页5条 当前2/2页 [1] [2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8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8)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霍氏论坛  执行时间:1,121.1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霍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